荔枝原产于我国亚热带地区,喜温暖湿润环境,冬季不耐低温霜冻。下图为广东省荔枝生产适宜区(Ⅲ)、次适宜区(Ⅱ)、不适宜区(Ⅰ)区划图。划分荔枝生产适宜区的主要指标是
A.气候B.土壤C.市场D.水源
当前题号:1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图为中国和美国的部分地区,阴影部分为玉米带。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我国东北玉米带和美国玉米带所共同具备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
①热量丰富,生长期长 
②地广人稀 
③夏季降水丰富,且灌溉水源充足 
④地势平坦 
⑤土壤肥沃
A.①④⑤B.②③④C.②④⑤D.③④⑤
【小题2】中、美两国玉米带所共有的社会经济因素是(    )
①劳动力充足 
②机械化程度高 
③市场广大 
④复种指数高 
⑤交通运输便利
A.①③⑤B.②④⑤C.②③⑤D.①③⑤
当前题号:2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有关美国农业生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美国本土平原广阔,水热条件较好
B.农业机械化水平高
C.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显著
D.农业科技落后
当前题号:3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近年来,我国生猪养殖环保要求越来越严格,南方水网地区设置了“禁养区”、“限养区”。福建、浙江、广东等地猪场拆迁潮涌现,许多养猪大企业纷纷向东北等地迁移,出现了“南猪北养”的局面。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东北吸引大型养猪企业北迁的最主要优势是(   )
A.劳动力成本低B.接近市场C.交通便利D.饲料原料丰富
【小题2】与南方相比,东北利于养猪产业发展的自然条件是(   )
A.气候寒冷,猪瘟等疫情较少B.河流湖泊众多,利于排污
C.草场广阔,利于大规模放养D.森林资源丰富,政策扶持
当前题号:4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图为四幅农业景观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造成四个地区农业生产方式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气候B.地质C.土壤D.交通
【小题2】下列关于四个地区农业生产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农业生产过程机械化程度低,农产品的商品率较低
B.乙农业与市场联系密切,多分布在城市周边地区
C.丙农业多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生产,生产规模较小
D.丁农业生产活动分散,对自然环境不会产生影响
当前题号:5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目前从美国进口的粮食价格比我国自行生产的粮食价格要低,价格的差距使我国农产品失去了市场竞争优势,所以改变农业种植结构,发展高效农业是增加我国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我国在小麦等粮食作物种植上不具备竞争优势,而我国在芦笋种植上具有较强的优势,主要是因为我国(    )
A.劳动力资源丰富B.交通便利C.土壤肥沃D.雨热同期
【小题2】芦笋的种植在我国已有100余年的历史,发展速度较慢。但近年来,由于品质上的改善,出口量剧增,农民也依靠芦笋种植富裕起来。这说明提高农业产出的重要手段是 (    )
A.制定国家政策B.依靠科学技术C.依靠劳动者的经验D.改善自然条件
【小题3】我国从美国进口的粮食产地,主要位于美国的(  )
A.东部低山丘陵区B.西部沿海地区
C.中部平原地区D.南部沿海地区读图
当前题号:6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我国水稻主要产区分布在南方地区,甲省(区)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甲省(区)人口稠密丰富,为发展水稻种植业提供了_______有利条件。亚洲水稻单位产量高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商品率低的原因是_______
(2)乙省(区)的农业生产类型是_______农业,该地区也是我国重要的优质棉生产基地。其发展棉花生产的有利自然条件是_______.
(3)大庆、克拉玛依是因为_______资源的开发而兴起的。
(4)乙省区是我国西气东输工程的天然气输出地,天然气与煤相比较,有______________优点。
(5)大庆所在省区是我国著名的商品粮基地,由于地广人稀,人均耕地面积大,当地可进行_______生产。
当前题号:7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我国南方地区以水田农业为主,北方地区以旱地农业为主,西北地区发展畜牧业,形成这种生产活动地域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
A.降水B.地形
C.土壤D.热量
当前题号:8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芦苇多生长于池沼、河岸、溪边浅水地区,常形成苇塘。芦苇茎秆坚韧,纤维含量高,是造纸工业中不可多得的原材料。芦叶、芦花、芦茎、芦根、芦笋均可入药。经过加工的芦茎还可以做成工艺品。芦苇茎秆直立,植株高大,迎风摇曳,野趣横生。
材料二 辽河河口三角洲孕育有世界面积最大的滨海芦苇荡。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扶持下,这里养殖业发达,盘锦辽河口海域滩涂上,鱼、虾等海产品的围海养殖面积达83 456亩。

(1)简述辽河三角洲地区芦苇分布面积广的自然原因。
(2)试分析该区域芦苇产业发展迅速的原因。
(3)随着国家供给侧改革,当地工业去库存、去产能,造纸业有所萎缩,芦苇的价格走低,辽河三角洲出现了开垦湿地的现象。简析开垦湿地对当地自然环境产生的影响。
(4)请为合理开发利用当地芦苇资源,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议。
当前题号:9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河南是全国农业和人口大省,每年有大量人口外出发达地区打工。2010年9月计划用人30万的富士康郑州科技园动土奠基,目前富士康正带动其智能手机全产业链企业落户郑州及周边地市,河南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机终端产业基地。左图为太行山东麓地形示意图、右图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路线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太行山对其东麓平原地带农业生产在自然条件方面最有利影响是(  )
A.太行山阻挡冬季西北寒冷气流,提高冬季气温
B.东坡为西南季风迎风坡,增加夏季降水
C.山麓地带流水沉积形成河漫滩平原,地形平坦开阔,土壤肥沃
D.太行山海拔较高,山地垂直差异显著,农业类型多样
【小题2】下列有关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可解决北京、天津、石家庄、兰州等沿线城市的缺水问题
B.沿线自然景观的变化体现了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C.调入地可见到四合院
D.调出地典型植被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小题3】富士康工业园区的建设对河南省的积极影响是(  )
A.减少就业机会,增加人口外出发达地区打工
B.第一产业、第三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产业比重上升,促进河南省产业结构调整
C.缩短产业升级时间,加快工业化的进程
D.提高郑州城市化水平,造成住房紧张,交通拥挤,城市环境质量下降
当前题号:10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