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中有A、B、C、D四座城市,请从地形、气候、河流等区位因素方面分析其发展前景,完成31-34题。(选填字母)

【小题1】从地形因素考虑,没有区位优势的城市是______
【小题2】从气候因素考虑,处于区位劣势的是______
【小题3】位于通航河段上游起点的是______
【小题4】具有最大发展前景的城市是______

【小题1】从地形因素考虑,没有区位优势的城市是______
【小题2】从气候因素考虑,处于区位劣势的是______
【小题3】位于通航河段上游起点的是______
【小题4】具有最大发展前景的城市是______
巴黎原是在塞纳河中的一个小岛上发展起来的,这是因为
A.位于河流交汇处,交通便利 | B.位于河流中间,供水有保障 |
C.位于河流中间,有利于安全防卫 | D.位于河流中间,有利于货物装卸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影响城市区位的主要因素是在不断变化的 |
B.有些因素如交通、军事等对现代城市区位影响已经很弱 |
C.有些因素如自然资源、宗教等始终对城市区位影响很强 |
D.日本的筑波城其城市区位的主导因素是交通运输 |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所谓“锈带”,通常是指美国中西部的几个州,底特律、匹兹堡、克利夫兰和芝加哥等大工业城市均在这一地区。20世纪七、八十年代,随着经济发展格局的变化,“锈带”地区工厂大量倒闭,失业率迅速上升,遗弃的工厂设备锈迹斑斑,因此人们形象地称该地区为“锈带”。从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锈带”地区经历了艰苦的产业转型过程,“锈带复兴”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基本完成。

(1)据图判断,城市②钢铁工业发达,其发展钢铁工业的优势区位条件有哪些?
(2)20世纪50年代以后,乙图所示工业区的钢铁生产经济效益开始下降,钢铁生产向欧洲以外的子公司转移。这种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甲、乙两图所示地区“走向复兴”采取了哪些相同措施?
所谓“锈带”,通常是指美国中西部的几个州,底特律、匹兹堡、克利夫兰和芝加哥等大工业城市均在这一地区。20世纪七、八十年代,随着经济发展格局的变化,“锈带”地区工厂大量倒闭,失业率迅速上升,遗弃的工厂设备锈迹斑斑,因此人们形象地称该地区为“锈带”。从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锈带”地区经历了艰苦的产业转型过程,“锈带复兴”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基本完成。

(1)据图判断,城市②钢铁工业发达,其发展钢铁工业的优势区位条件有哪些?
(2)20世纪50年代以后,乙图所示工业区的钢铁生产经济效益开始下降,钢铁生产向欧洲以外的子公司转移。这种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甲、乙两图所示地区“走向复兴”采取了哪些相同措施?
读中国地图回答

(1)就整体而言,我国城市主要分布在______地区。因为这里的人口密度比较______,生产力水平也比较高。
(2)从地形上看,我国城市主要在地势第____级阶梯上,因为这里地形以_____、______为主;从气候看,我国城市主要分布在年降水量400mm等降水量线以______(填方向)地区。
(3)石家庄与太原相比,它们的形成和发展,就影响城市区位的因素,除都是_____中心外,自然地理条件中的_____和______相差很大。
(4)上海与武汉都沿河而设市,但两者也有区别,上海在____处,武汉在_____处。
(5)利用河流入海口沿海发展起来的百万人口以上的城市,除上海外,还有____、____。因沿海港口具有极为方便的海运条件而发展起来的百万人口以上的城市有____、_____。

(1)就整体而言,我国城市主要分布在______地区。因为这里的人口密度比较______,生产力水平也比较高。
(2)从地形上看,我国城市主要在地势第____级阶梯上,因为这里地形以_____、______为主;从气候看,我国城市主要分布在年降水量400mm等降水量线以______(填方向)地区。
(3)石家庄与太原相比,它们的形成和发展,就影响城市区位的因素,除都是_____中心外,自然地理条件中的_____和______相差很大。
(4)上海与武汉都沿河而设市,但两者也有区别,上海在____处,武汉在_____处。
(5)利用河流入海口沿海发展起来的百万人口以上的城市,除上海外,还有____、____。因沿海港口具有极为方便的海运条件而发展起来的百万人口以上的城市有____、_____。
读题34图"世界大城市的分布和城市密集地区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0分)

(题34图)
(1)从图上看出,世界上的城市大部分分布于_________(南、北)半球。
(2)从社会经济发展看,城市的分布和人口、生产力的分布是一致的,即人口密度_________、生产力水平_________的地区,城市密度也较高。当今世界城市分布的新特点是不断形成 和 .
(3)从自然地理条件看,城市多分布在中、低纬度的_________和_________地带。
(4)在欧洲,城市最密集的地区在_________,亚洲城市最密集的地区在_________。

(题34图)
(1)从图上看出,世界上的城市大部分分布于_________(南、北)半球。
(2)从社会经济发展看,城市的分布和人口、生产力的分布是一致的,即人口密度_________、生产力水平_________的地区,城市密度也较高。当今世界城市分布的新特点是不断形成 和 .
(3)从自然地理条件看,城市多分布在中、低纬度的_________和_________地带。
(4)在欧洲,城市最密集的地区在_________,亚洲城市最密集的地区在_________。
下图为中国城市和城市规模增长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图示时期,对中国城市发展判断正确的是( )
A.1996年之前,大城市发展速度超过了中小城市 |
B.1997年之后,城市发展以郊区城市化为主 |
C.1996年之前,推动城市发展的动力主要是产业大规模集聚 |
D.1997年之后,建成区的平均绿地面积在减少 |
A.小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成本低,利用率高 |
B.小城市布局分散,能有效发挥集聚效应 |
C.大城市资金雄厚,环境质量好 |
D.大城市产业活动密集,土地利用率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