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为我国四个城市主要社会服务功能情况统计,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城市等级由高到低是
【小题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小题1】城市等级由高到低是
A.甲、乙、丙、丁 | B.乙、丁、丙、甲 |
C.甲、丙、丁、乙 | D.丁、乙、丙、甲 |
A.较高等级的城市数量少,彼此间距离近 |
B.同一种服务种类,低等级城市拥有的数量更多 |
C.高等级城市比低等级城市服务种类多,级别高 |
D.低等级城市服务范围大,嵌套在高等级城市服务范围中 |
读北京市及周边地区城市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与北京市相比,秦皇岛市()
【小题2】为促进该区域城市协同发展,可采取的措施是()

【小题1】与北京市相比,秦皇岛市()
A.城市等级高 | B.服务水平高 |
C.服务范围广 | D.服务种类少 |
A.促进人口向京津地区集中 |
B.加强城市职能分工与协作 |
C.将传统产业全部转移至其他地区 |
D.健全各城市产业结构,开展同行竞争 |
下列商业部门与图中所属城市对应正确的是( )


A.甲为普通服装店 乙为家具商店 丙为星级宾馆 |
B.甲为面包店 乙为汽车销售店 丙为家用电器商场 |
C.甲为珠宝行 乙为家具商店 丙为面包店 |
D.甲为星级宾馆 乙为珠宝行 丙为面包店 |
形成商业中心最主要的条件有( )
A.交通便利,城市规模大 | B.社会发展,有一定政治历史地位 |
C.环境优美,可发展购物旅游 | D.经济发达、人口稠密,有稳定的货源和销售区 |
如果一个城市的等级越高,则它( )
A.提供职能种类越多,服务范围也越大 | B.提供职能种类越多,服务范围越少 |
C.提供职能种类越少,服务范围越大 | D.提供职能种类越少,服务范围也越小 |
城市群(又称城市带、城市圈、都市群或都市圈等)指以中心城市为核心,向周围辐射构成城市的集合。城市群的特点反映在经济紧密联系、之间的产业分工与合作,交通与社会生活、城市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相互影响。由多个城市群或单个大的城市群即可构成经济圈。根据材料及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我国主要城市群集中分布地区及有利的自然条件。
(2)成渝城市群中,级别最高、服务范围最大的两个城市是 、 。
(3)从社会经济因素方面简要说明成渝城市群的形成基础和发展条件。
材料一 2014年7月,《成渝经济区成都城市群发展规划(2014~2020年)》和《成渝经济区南部城市群发展规划(2014~2020年)》两大规划出台,意在使“成渝经济区”能发展为内陆的城市群,成为我国经济的第四增长极。成渝经济区作为人口超过1亿的区域大市场,是中西部市场程度最高、产业集聚度和城市最密集的区域,规划中的成渝经济区总面积为18万平方千米。
材料二 下图为我国城市群分布及“成渝经济区”规划范围示意图。

(1)简述我国主要城市群集中分布地区及有利的自然条件。
(2)成渝城市群中,级别最高、服务范围最大的两个城市是 、 。
(3)从社会经济因素方面简要说明成渝城市群的形成基础和发展条件。
读某大城市功能分区分布简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从城市功能分区的结构看,应属 ( )
【小题2】关于城市的功能分区,叙述正确的是 ( )
【小题3】若在该城建立一幢集零售、娱乐、餐饮、办公于一体的高层楼房,应布局在 ( )

【小题1】从城市功能分区的结构看,应属 ( )
A.同心圆形 | B.扇形 |
C.多核心式 | D.条带状 |
A.城市功能区的形成是同类经济活动空间集聚的结果 |
B.行政区、文化区是各类城市所共有的功能区 |
C.城市各功能区之间有明确的界线 |
D.每个功能区只有一种功能 |
A.a | B.b |
C.c | D.d |
下图为“长江三角洲城镇空间体系示意图”,符号大小表示城市等级的高低。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城市等级共有 ( )
【小题2】关于图示城市叙述正确的是 ( )

【小题1】图中城市等级共有 ( )
A.3级 | B.4级 | C.5级 | D.6级 |
A.杭州市的服务范围较南京小 | B.宁波市提供的服务种类较绍兴市多 |
C.在行政管理上,苏州隶属于上海 | D.无锡市和常州市城市服务功能相同 |
读湖南省部分城市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城市等级共分为
【小题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1】图中城市等级共分为
A.一级 | B.二级 |
C.三级 | D.四级 |
A.城市等级越高,城市数量越多 |
B.城市等级越低,服务范围越大 |
C.长沙提供的服务种类与其它城市相同 |
D.长沙的服务范围可以与株洲的服务范围重叠 |
城市首位度是用来反映地区城市规模结构和人口集中程度的指标,一般用最大城市与第二大城市人口之比来表示。下图示意我国部分省区2010年的城市首位度(横轴)及其相较于2000年的变化(纵轴)。
【小题1】根据城市首位度变化特点,对四类省份分类正确的是
A.类型I一高首位度扩散 | B.类型II一低首位度集聚 |
C.类型III-高首位度集聚 | D.类型IV-低首位度扩散 |
A.山东省 | B.辽宁省 | C.陕西省 | D.广东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