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地理
- 地球和地图
- 行星地球
- 地球上的大气
- 地球上的水
- 地表形态的塑造
-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 人文地理
- 区域地理
- 选修地理
- 世界地理
- 中国地理
读图回答下题。

台湾岛被称为“亚洲天然植物园”,分析台湾岛植物种类繁多的自然原因
①地处亚热带季风区,雨热丰沛 ②地势起伏大
③人们的环保意识好 ④市场需求量大

台湾岛被称为“亚洲天然植物园”,分析台湾岛植物种类繁多的自然原因
①地处亚热带季风区,雨热丰沛 ②地势起伏大
③人们的环保意识好 ④市场需求量大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下图示意我国植被的地带性分布。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②为
【小题2】造成①、②、③三地景观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小题1】图中②为
A.草原 | B.荒漠 | C.针叶林 | D.针阔混交林 |
A.热量 | B.水分 | C.地形 | D.土壤 |
下图为我国某山地垂直自然带示意图与当地气候资料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根据该山地所在地区的气候特点判断,C自然带应为()
【小题2】导致山地南侧自然带垂直分布较高的因素主要是()

【小题1】根据该山地所在地区的气候特点判断,C自然带应为()
A.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 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
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 D.热带雨林带 |
A.南坡水热均优于北坡 | B.南坡降水少于北坡 |
C.南坡纬度较北坡低 | D.南坡土壤较北坡肥沃 |
神农架位于湖北省西北部,处于二、三级阶梯交界处,最高峰神农顶是华中第一峰,成为我国著名的旅游景区。读图和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神农架立体小气候明显,有“六月雪,十月霜,一日有四季”之说。
(1)说明神农架气候特点的形成原因。
神农架景区春看百花,夏避暑热、秋观红叶、冬滑雪,同时保留了原始古老文化的痕迹,更是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上重要的连接点。
(2)据资料,评价神农架的旅游资源。
下图是2016年“五一”期间神农架景区游客主要地分布示意图。

(3)读图,描述两天游客地的异同,并指出主要影响因素。

神农架立体小气候明显,有“六月雪,十月霜,一日有四季”之说。
(1)说明神农架气候特点的形成原因。
神农架景区春看百花,夏避暑热、秋观红叶、冬滑雪,同时保留了原始古老文化的痕迹,更是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上重要的连接点。
(2)据资料,评价神农架的旅游资源。
下图是2016年“五一”期间神农架景区游客主要地分布示意图。

(3)读图,描述两天游客地的异同,并指出主要影响因素。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古人登大别山主峰,发现南北两侧“南山花烂漫,北山白雪皑皑,”推测登山季节可能是()
【小题2】南北景色差异,北边白雪皑皑的主要原因是()

【小题1】古人登大别山主峰,发现南北两侧“南山花烂漫,北山白雪皑皑,”推测登山季节可能是()
A.春 | B.夏 | C.秋 | D.冬 |
A.海陆位置 | B.背阳阴坡 |
C.纬度 | D.迎风阳坡 |
南美洲东北部地处热带,但从海岸到大陆内部各地气候不尽相同。两幅图反映了本区不同季节的气压分布情况(单位:百帕),图中M城(海拔44米)和Q城(海拔199米)的年平均气温和年降水量分别是:26.6℃, 2100mm, 27.2℃、765 mm。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最能反映M,Q城气候类型特征的图标是
【小题2】造成M城与Q城气候异同的主要原因是

【小题1】图中,最能反映M,Q城气候类型特征的图标是
A.![]() | B.![]() | C.![]() | D.![]() |
A.两地所在的纬度位置,是决定两地年温差均小的主因 |
B.赤道低气压的摆移,是决定两地降水月份分配差异的主因 |
C.两地距海的远近,是造成M城远较Q城湿润的主因 |
D.两地海拔的差异,是造成M城远较Q城湿润的主因 |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出图中字母代表的省区、省会名称
K省是 ,L省省会是 ,N省区的全称是 ,M省的简称是 。
(2)图中省区位于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上的有 ,位于第二级阶梯上的有 、 。(填字母)
(3)图中山脉①②③,属于我国地势第一阶梯与第二阶梯分界的是 ,(填数字代码及山脉名称)③山脉是地形区界线,西侧是 ,东侧是 ;①山脉是省区界线,其东侧省区是 。
(4)图中K省所在的地形区为 ,该地形区主要的生态问题是 。

(1)填出图中字母代表的省区、省会名称
K省是 ,L省省会是 ,N省区的全称是 ,M省的简称是 。
(2)图中省区位于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上的有 ,位于第二级阶梯上的有 、 。(填字母)
(3)图中山脉①②③,属于我国地势第一阶梯与第二阶梯分界的是 ,(填数字代码及山脉名称)③山脉是地形区界线,西侧是 ,东侧是 ;①山脉是省区界线,其东侧省区是 。
(4)图中K省所在的地形区为 ,该地形区主要的生态问题是 。
下图示意我国某山气温随海拔高度的变化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该山月平均气温最高与最低值之差的最大值出现在()
【小题2】该山位于()
【小题3】导致该山1500m以下l月气温垂直变化小的主要原因是()

【小题1】该山月平均气温最高与最低值之差的最大值出现在()
A.1月的山顶 | B.1月的山麓 |
C.7月的山顶 | D.7月的山麓 |
A.浙 | B.川 | C.新 | D.吉 |
A.正午太阳高度角小 | B.晴天多,降水较少 |
C.山谷风出现频率低 | D.受冷空气的影响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湖南省地形图

材料二 衡阳与同纬度东部沿海城市福州1月气温(单位:℃)比较表。
材料三 灰霾(又称霾)是悬浮在近地面大气中的大量微小尘粒、烟粒或盐粒的集合体,使空气混浊,水平能见度降低到10千米以下的一种天气现象。它的形成除与污染物的排放有关外,还与大气运动、降水等天气现象有关。下图为长沙多年平均灰霾日数的季节变化图。

(1)据材料一、二,与福州相比,说出衡阳1月气温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2)据材料三,简述一年中长沙夏半年多年平均灰霾日数特点,并分析其形成的天气原因。
材料一 湖南省地形图

材料二 衡阳与同纬度东部沿海城市福州1月气温(单位:℃)比较表。
地点 | 北纬27° | 附近 |
| 衡阳 | 福州 |
1月气温 | 5.6 | 10.4 |

(1)据材料一、二,与福州相比,说出衡阳1月气温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2)据材料三,简述一年中长沙夏半年多年平均灰霾日数特点,并分析其形成的天气原因。
读图“亚欧大陆部分地区自然带分布模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各自然带中, 和 (填字母)自然带的名称相同,但对应的气候类型不同; 和 (填字母)自然带的名称不同,但对应的气候类型相同。
(2)自然带由A→E→D的变化,反映的是 的分异规律,影响因素是 ,自然带从E→G→F的变化,反映的是 的分异规律,影响因素是 。
(3)图中自然带中,南半球缺失的是 (填字母),原因是 。

(1)图中各自然带中, 和 (填字母)自然带的名称相同,但对应的气候类型不同; 和 (填字母)自然带的名称不同,但对应的气候类型相同。
(2)自然带由A→E→D的变化,反映的是 的分异规律,影响因素是 ,自然带从E→G→F的变化,反映的是 的分异规律,影响因素是 。
(3)图中自然带中,南半球缺失的是 (填字母),原因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