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地理
- 地球和地图
- 行星地球
- 地球上的大气
- 地球上的水
- 地表形态的塑造
-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 人文地理
- 区域地理
- 选修地理
- 世界地理
- 中国地理
(12分)读“我国部分地区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中字母代表自然带名称是:A._______带,B._________带,C._______带。
(2)自然带沿北纬40°自东向西的分布,体现了自然带的 分布规律。这种分布规律的产生主要受________条件的影响较大。从全球来看,这种分布规律在_______纬度地区表现得最典型。

(1)图中字母代表自然带名称是:A._______带,B._________带,C._______带。
(2)自然带沿北纬40°自东向西的分布,体现了自然带的 分布规律。这种分布规律的产生主要受________条件的影响较大。从全球来看,这种分布规律在_______纬度地区表现得最典型。
读某区域四种农作物种植北界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四种农作物种植北界的分布体现了()
【小题2】油橄榄种植区与同纬度我国东部地区相比,农业生产的优势是()

【小题1】四种农作物种植北界的分布体现了()
A.纬度地带性 | B.经度地带性 |
C.垂直地带性 | D.非地带性 |
A.地形平坦 | B.土壤肥沃 |
C.夏季光照充足 | D.夏季降水丰富 |
“十二五”规划期间,国家电网公司将投资1264亿元发展新疆电网,到2015年形成3000万千瓦“疆电外送”能力,下图为该工程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哈密南—郑州特高压直流工程是“疆电外送”首个特高压项目,起点在新疆哈密南部能源基地,落点河南郑州,该线路沿途依次呈现的地带性植被是
【小题2】关于新疆建设能源基地,实施“疆电外送”工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小题1】哈密南—郑州特高压直流工程是“疆电外送”首个特高压项目,起点在新疆哈密南部能源基地,落点河南郑州,该线路沿途依次呈现的地带性植被是
A.荒漠、荒漠草原、草原、落叶阔叶林 |
B.荒漠、草原、荒漠草原、落叶阔叶林 |
C.草原、荒漠、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 |
D.草原、荒漠草原、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 |
A.向外输送的是以太阳能、风能、煤炭为主要能源的电力 |
B.有效缓解了新疆地区的电力供需矛盾,减轻了当地的大气污染程度 |
C.使新疆的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减少就业机会 |
D.扩大了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 |
下图为肯尼亚山植被垂直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甲所在山坡的植被最可能是
【小题2】肯尼亚山东南部与西北部山麓地带农业生产方式差异显著,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小题1】甲所在山坡的植被最可能是
A.热带荒漠 | B.山地雨林 |
C.干燥森林 | D.山地竹林 |
A.地势 | B.热量 | C.水分 | D.光照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7分)
打开绥芬河政府网站,有如下一段文字:“绥芬河,一个东北亚合作中具有重要战略位置的地方!绥芬河,一个俄罗斯人最多,总想再来的地方!绥芬河,一个文化多元、风情万种的地方!……”绥芬河市被誉为“百年口岸”“国境商都”“木业之都”,绥芬河市利用全国最大进口木材集散地的优势,积极辟建木材加工园区,主要产品销往日、美、韩、欧洲和北京、西安、福建等地。阅读下列四个材料,回答下题。
材料一 东北某区域地理位置图。

材料二 2012年绥芬河产业结构比重图

材料三 满洲里口岸贸易产品构成图

材料四 该区域沼泽地广布,下图为区域东北部沼泽地的开发方式

(1)材料一图中A地的主要植被类型是 ,绥芬河市的气候类型是 ,并简述从海参崴到绥芬河到哈尔滨到满洲里一线气候特征的差异。(4分)
(2)阅读材料二,2012年绥芬河市产业结构的突出特点是什么?说明其形成原因。(5分)
(3)阅读材料三,比较该口岸中俄进出口贸易产品构成的差异,并从俄罗斯产业结构、资源状况方面分析形成差异的原因。(4分)
(4)依据材料四,从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的角度简述该沼泽地利用方式有何利弊。(4分)
打开绥芬河政府网站,有如下一段文字:“绥芬河,一个东北亚合作中具有重要战略位置的地方!绥芬河,一个俄罗斯人最多,总想再来的地方!绥芬河,一个文化多元、风情万种的地方!……”绥芬河市被誉为“百年口岸”“国境商都”“木业之都”,绥芬河市利用全国最大进口木材集散地的优势,积极辟建木材加工园区,主要产品销往日、美、韩、欧洲和北京、西安、福建等地。阅读下列四个材料,回答下题。
材料一 东北某区域地理位置图。

材料二 2012年绥芬河产业结构比重图

材料三 满洲里口岸贸易产品构成图

材料四 该区域沼泽地广布,下图为区域东北部沼泽地的开发方式

(1)材料一图中A地的主要植被类型是 ,绥芬河市的气候类型是 ,并简述从海参崴到绥芬河到哈尔滨到满洲里一线气候特征的差异。(4分)
(2)阅读材料二,2012年绥芬河市产业结构的突出特点是什么?说明其形成原因。(5分)
(3)阅读材料三,比较该口岸中俄进出口贸易产品构成的差异,并从俄罗斯产业结构、资源状况方面分析形成差异的原因。(4分)
(4)依据材料四,从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的角度简述该沼泽地利用方式有何利弊。(4分)
图示意某区域运用全球气候模式模拟1951-2000年和预估2001-2050年的年均≥10℃积温等值线(单位:℃)分布,3200℃为暖温带北界指标,1600℃为中温带北界指标。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该区域的温度带及温度带的变化是:
【小题2】该区域2001-2050年温度带变化对自然环境和农作物分布的影响是:

【小题1】该区域的温度带及温度带的变化是:
A.1951-2000年的甲地相当于暖温带 | B.2001-2050年的暖温带向高海拔推移 |
C.1951-2000年的乙地相当于中温带 | D.2001-2050年的中温带向低海拔推移 |
A.山地永久积雪的最低界线降低 | B.棉花的种植范围大量向南扩展 |
C.山地森林分布的最高界线降低 | D.冬小麦的种植范围明显向北扩展 |
2015年3月13 日,位于智利中部沿海的瓦尔帕莱索(33°02'S,71°38'W)附近森林发生火灾,周边大约4500名民众紧急撤离。此次火灾被烧毁的森林主要是
A.针叶林 | B.常绿阔叶林 |
C.落叶阔叶林 | D.常绿硬叶林 |
读下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据图上自然带的分布,其主要反映自然带分布的( )
【小题2】图中B区域的植被类型是( )

【小题1】据图上自然带的分布,其主要反映自然带分布的( )
A.由赤道到两极的分异规律 | B.垂直地带性 |
C.由沿海到内陆的分异规律 | D.非地带性 |
A.亚热带常绿阔叶 | 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
C.温带落叶阔叶林 | D.亚寒带针叶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