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地理
- 宇宙中的地球
-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 地球的圈层结构
- + 地球的运动
- 地球自转的特征
- 地球公转的特征
-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更替
-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2)-时差
-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3)-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
-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长短的变化
-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 人文地理
- 区域地理
- 选修地理
- 世界地理
- 中国地理
某地北京时间6月22日6时左右日出,13时太阳高度角达到最大约83°。回答:该地当天上午太阳高度角达到36°时,布宜诺斯艾利斯(西四区)的区时约为( )
A.6月21日9时 | B.6月21日21时 |
C.6月22日9时 | D.6月22日21时 |
下图所示为我校初中楼附近草坪上安放的日晷,晷针北端指向北极星方向。正午晷针投影在晷盘以上且影长最短的日期是


A.3月21日 | B.6月22日 | C.9月23日 | D.12月22日 |
读下图,当地球从③公转到①期间,北京101中学窗朝南开的教室中,正午屋内的光照面积将:


A.越来越大 | B.由大变小,再由小变大 |
C.越来越小 | D.由小变大,再由大变小 |
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世界某区域和甲城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统计图。

材料二 某乘客于某日北京时间0时32分从杭州起飞前往甲城(12°N,8°W)旅游,抵达机场时拍摄了一张飞机的正面照片(如图所示),发现其影子朝向正北。
(1)说明甲城最高月均温出现的月份,并分析其原因。
(2)分析乙处沼泽的形成原因。
(3)飞机的飞行时间是______ ,说明理由。
(4)判断丙地最适宜发展的农业生产类型,并说明其可持续发展应采取的措施。
材料一 世界某区域和甲城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统计图。

材料二 某乘客于某日北京时间0时32分从杭州起飞前往甲城(12°N,8°W)旅游,抵达机场时拍摄了一张飞机的正面照片(如图所示),发现其影子朝向正北。
(1)说明甲城最高月均温出现的月份,并分析其原因。
(2)分析乙处沼泽的形成原因。
(3)飞机的飞行时间是______ ,说明理由。
(4)判断丙地最适宜发展的农业生产类型,并说明其可持续发展应采取的措施。
下图示意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移动,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当太阳直射点处在d位置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小题2】当太阳直射点由d→a移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小题1】当太阳直射点处在d位置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赤道上昼夜平分 |
B.北半球各地昼长达一年中最大值 |
C.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 |
D.北极圈及其以北到处都是极昼现象 |
A.北极圈内的极夜范围逐渐增大 | B.南半球各地黑夜逐渐变短 |
C.全球逐渐趋向昼夜平分 | D.地球公转逐渐趋向近日点 |
广州的陈先生到太平洋某地(156°E)休假,飞机在北京时间9:30从广州机场起飞,降落时当地时间为19:30。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陈先生乘坐的飞机大约飞行了
【小题2】采光是居民买房时重要考量条件之一。武汉某房地产开发商在汉口(30°N)建造了两幢商品住宅楼。某户居民买到了北楼一层的一套房子,于秋分前后入住发现正午太阳光线正好被南楼挡住。该房子一年中正午太阳光线被南楼挡住的时间大约有
【小题1】陈先生乘坐的飞机大约飞行了
A.5小时 | B.8小时 | C.11小时 | D.14小时 |
A.1个月 | B.3个月 | C.6个月 | D.9个月 |
读世界某地全年日出时刻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A.152.5°W | B.150°W | C.92.5°E | D.40°E |
A.北京日落时刻推迟 |
B.全球极夜范围扩大 |
C.该地正午日影由朝南转为朝北 |
D.该地正午太阳高度增大 |
下图表示我国某地某日测试记录的到达底面的太阳辐射日变化。完成题

【小题1】该日日期及天气状况可能是
【小题2】该地可能位于

【小题1】该日日期及天气状况可能是
A.3月12日晴朗 | B.6月5日晴朗 |
C.3月22日多云 | D.6月20日多云 |
A.祁连山地 | B.大兴安岭 |
C.南沙群岛 | D.帕米尔高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