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上枢密韩太尉书

苏辙

(1)辙生十有九年矣。其居家所与游者,不过其邻里乡党之人。所见不过数百里之间,无高山大野可登览以自广。百氏之书,虽无所不读,然皆古人之陈迹,不足以激发其志气。恐遂汩没,故决然舍去,求天下奇闻壮观,以知天地之广大。过秦、汉之故都,恣观终南、嵩、华之高;北顾黄河奔流,慨然想见古之豪杰。至京师,仰观天子宫阙之壮,与仓廪府库城池苑囿之富且大也。而后知天下之巨丽。见翰林欧阳公,所其议论之宏辩,观其容貌之秀伟,与其门人贤士大夫游,而后知天下之文章聚乎此也。

(2)太尉以才略冠天下,天下之所恃以无忧,四夷之所惮以不敢发,入则周公、召公,出则方叔、召虎,① 而辙也未之见焉。且夫人之学也,不志其大,虽多而何为?辙之来也,于山见终南、嵩、华之高,于水见黄河之大且深,于人见欧阳公,而犹以为未见太尉也!故愿得观贤人之光耀,闻一言以自壮,然后可以尽天下之大观而无憾者矣。

(3)辙年少,未能通习吏事。向之来,非有取于斗升之禄,偶然得之,非其所乐。然幸得赐归待选,使得优游数年之间,将以益治其文,且学为政。太尉苟以为可教而辱教之,又幸矣!

注释① 周公、召公:西周初年朝中的重臣。方叔、召虎:战功卓著的武将。
【小题1】“入则周公、召公,出则方叔、召虎,”的意思可用成语“□□□□”来概括。
【小题2】对“天下之所恃以无忧,四夷之所惮以不敢发”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天下有依靠的所以无忧,四夷有惧怕的所以不敢发难。
B.天下有所依靠因而无忧,四夷有所惧怕因而不敢发难。
C.天下倚仗(太尉)因而无忧,四夷惧怕(太尉)因而不敢发难
D.天下倚仗(太尉)而无忧,四夷惧怕(太尉)而无难。
【小题3】第①段中作者为什么“恐遂汩没,决然舍去”?
(1)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
【小题4】从句式及表达方式的角度评析第②段中的画线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5】“尽天下之大观,交天下之名流”是苏辙上书韩太尉的愿望,但不仅仅如此。从本文第③段中可以看出,苏辙的最大愿望是 : 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1 | 题型:文言文阅读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桂枝香·金陵怀古

(宋)王安石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注)①此词大约写于作者再次罢相、出知江宁府之时。②门外楼头:指南朝陈亡国惨剧。语出杜牧《台城曲》:“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韩擒虎是隋朝开国大将,他已带兵来到金陵朱雀门(南门)外,陈后主尚与他的宠妃张丽华于结绮阁上寻欢作乐。

【小题1】王安石,号 
【小题2】对本词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千里澄江似练”的“练”字,勾画出千里江面似匹白绢,波光闪亮。“翠峰如簇”的“簇”字又描绘出青翠的山峰犹如一束束的箭簇,峻峭挺拔。
B.上片围绕金陵秋色极尽渲染,以“画图难足”句作结,道出金陵美景用画笔是难以完美地描绘出来的。
C.下片“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起笔,由写景转入怀古,并引发对六朝兴亡的感慨之情。
D.本词立意新颖,直抒胸臆,境界开阔,风格高峻,《古今词话评价》为:“金陵怀古,诸公寄调《桂枝香》者三十余家,惟王介甫为绝唱”。
【小题3】结合作品,对下片划线句加以赏析。
当前题号:2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浣溪沙

苏轼

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渐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

注释:此诗为苏轼赴汝州任团练使途中,路径泗州。
【小题1】上面这首词属词中的(  )
A.短调
B.中调
C.长调
D.小令
【小题2】对词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全词是按照一年四季的时间顺序来描写景物的。
B.“细雨斜风”是描写乍暖还寒的情景。
C.词中的“淡烟”和“疏柳”渲染了自然环境的清新和美好。
D.“媚”运用了拟人手法,极富动态之美,融入了词人主观的感受。
当前题号:3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①吾友张子野既亡之二年,其弟充以书来请曰:吾兄之丧,将以今年三月某日葬于开封,不可以不铭,铭之莫如子。”呜呼!予虽不能铭,然乐道天下之善以传焉,况若吾子野者,非独其善可铭,又有平生之旧、朋友之恩与其可哀者,皆宜见于予文,宜其来请于予也。

②初,天圣九年,予为西京留守推官,是时,陈郡谢希深、南阳张尧夫与吾子野,尚皆无恙。于时一府之士,皆魁杰贤豪,日相往来,饮酒歌呼,上下角逐,争相先后,以为笑乐,而尧夫、子野退然其间,不动声气,众皆指为长者(注).予时尚少,心壮志得,以为洛阳东西之,贤豪所聚者多,为适然耳。其后去洛,来京师,南走夷陵,并江汉,其行万三四千里,山砠水厓,穷居独游,思从人,邈不可得。然虽洛人至今皆以谓无如向时之盛,然后知世之贤豪不常聚,而交游之难得为可惜也。初在洛时,已哭尧夫而铭之,其后六年,又哭希深而铭之;今又哭吾子野而铭。于是又知非徒相得之难,而善人君子欲使幸而久在于世,亦不可得,呜呼,可哀也已!……

③子野为人,外虽愉怡,中自刻苦,遇人浑浑不见圭角,而志守端直,临事敢决。平居酒半,脱冠垂头,童然秃且白矣。予固已悲其早衰,而遂止于此,岂其中亦有不自得者邪?

④铭曰:嗟夫子野,质厚材良。孰屯其亨?孰其长?岂其中有不自得,而外物有以戕?开封之原,新里之乡,三世于此,其归其藏。

(注)长者:重厚自尊,谓之长者。(语出《韩非子•诡使》)
(1)写出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①铭之莫如子
②洛阳东西之
③思从
④孰其长
(2)下列“以”字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其弟充书来请曰 君何知燕王(《廉蔺列传》) 
B.乐道天下之善传焉 忽魂悸魄动(《梦游天姥吟留别》)
C.为笑乐 亦不复儿为念(《促织》)
D.而外物有戕     逞寡君之志(《崤之战》)
(3)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平居酒半,脱冠垂头,童然秃且白矣。
(4)分析文中作者两次提到张子野“岂其中有不自得”的表达效果。
(5)清代沈德潜评论本文“叙交游聚散死生,有山阳闻笛(即怀念故友)之感,子野可铭处自见”(《唐宋八大家古文》),结合这一评论,梳理第二段写作思路。
当前题号:4 | 题型:文言文阅读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

黄庭坚

满川风雨独凭栏,绾结湘娥十二鬟。

可惜不当湖水面,银山堆里看青山。

注:①君山是洞庭湖中的一座小岛。②川:这里指洞庭湖。③绾结:将头发向上束起。湘蛾:湘水女神,相传君山是她们居住的地方。鬟:发髻。
【小题1】本诗作者黄庭坚,是宋代文学家,号    
【小题2】下列对这首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第一句写诗人登楼凭栏远眺洞庭湖,“独”字表现了诗人的孤独。
B.诗歌首句点题,期中的“风雨”扣“雨中”,“凭栏”扣“望”字。
C.本诗化用了刘禹锡“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的诗句。
D.本诗语言朴实无华,意境壮阔雄浑,抒发了诗人搏击风雨的豪情。
【小题3】这首诗在描写景物时运用了精彩的比喻,请结合具体诗句对其比喻手法的妙用进行赏析。
当前题号:5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和周廉彦  

[宋] 张耒

天光不动晚云垂,芳草初长衬马蹄。

新月已生飞鸟外,落霞更在夕阳西。

花开有客时携酒,门冷无车出畏泥。

修禊洛滨期一醉,天津春浪绿浮堤。

(注)①修禊:清明节前后到水边嬉戏,以祛除不祥。②天津:桥名,在洛阳。

【小题1】从体裁上看,本诗是
【小题2】本诗颔联“新月已生飞鸟外”将“飞鸟”视为静态参照物,将“新月”视为动态事物,好像是月亮从鸟旁边升上了天空;实际情形是鸟在新月旁边飞,下面诗句与这种衬托写法相同的是( )
A.溪路漫冈转,夕阳归鸟斜。(刘长卿《奉送从兄罢官之淮南》)
B.夕阳鸟外落,新月树端生。(梅尧臣《中秋新界,壕水初满,自城东偶泛舟回》)
C.惆怅旧堂扃绿野,夕阳无限鸟飞迟。(李郢《上裴晋公》)
D.人泊孤舟青草岸,鸟鸣高树夕阳村。(韩偓《避地》)
【小题3】从“景和情”的角度鉴赏本诗的首联和颔联。
当前题号:6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各题。

定风波

苏轼

元丰六年七月六日,王文甫家饮酿白酒,大醉,集古句作墨竹词。

雨洗娟娟嫩叶光,风吹细细绿筠香。秀色乱侵书帙晩,帘卷,清阴微过酒樽凉。

人画竹身肥拥肿,何用?先生落笔胜萧郎。记得小轩岑寂夜,廊下,月和疏影上东窗。

(注)①当时苏轼谪居黄州。②本词截取杜甫《严郑公宅同咏竹》、白居易《画竹歌并引》、曹希《墨竹》中的部分诗句拼集而成。③萧郎,指唐代画家萧悦,善画竹。
【小题1】下面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集用他人诗句作词,写自己眼中之竹,自然贴切,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B.苏轼借笔下的“墨竹”,暗表自己虽处于人生低谷,但依然保持着高洁的情怀。
C.上阙中“秀”字照应“雨洗”,暗写雨后竹子的光泽;“乱”字则照应“风”。
D.下阕中“先生”指王文甫,他画的竹子很形象,比萧悦笔下“肥”竹更胜一筹。
【小题2】作者采用集句诗的方式将竹子描写得形神毕肖,这些诗句是怎样描写竹子的?请结合上阕相关诗句简要分析。
当前题号:7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杨柳回塘,鸳鸯别浦,绿萍涨断莲舟路。断无蜂蝶慕幽香,红衣脱尽芳心苦

返照迎潮,行云带雨,依依似与骚人语。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

[注]本文作者是宋代词人贺铸。《宋史·文苑传》载贺铸"喜谈当世事,可否不少假借。虽贵要权倾一时,少不中意,极口诋之无遗辞。人以为近侠。……竟以尚气使酒,不得美官,悒悒不得志"。①回塘:意即曲折回环的池塘。 ②别浦:即江河支流的水口。
【小题1】首词的词牌应是
A.声声慢B.水调歌头C.踏莎行D.雨铃霖
【小题2】这首词咏叹的事物是_____ ,词上片描写的环境特点是______。
【小题3】对作品赏析最恰当的一项
A.前两句中用“杨柳”、“鸳鸯”来渲染,岸上、水中,一绿一红,色彩鲜艳。
B.因为“涨断莲舟路”,所以美丽不能被人发现,诗人以此暗指自己不被重用。
C.“依依似与骚人语”用了拟人的手法,“骚人”特指创作《离骚》的诗人屈原。
D.诗歌借景抒情,寄托个人身世的感叹,抒写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苦闷。
【小题4】文中的画线句在艺术手法上有何特点?请结合全诗进行鉴赏。
当前题号:8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卢程,不知其世家也。唐昭宗时,举进士,为盐铁出使巡官。唐亡,避乱燕、赵,变服为道士,游诸侯间。庄宗尝召程草文书,程辞不能。其后战胡柳,掌书记王诚于阵,庄宗还军太原,置酒谓监军张承业曰:“吾以杯酒辟一书记于坐。”因举杯属巡官冯道。程位在道上,以尝辞不能,故不用。程大恨曰:“用人不以门阀而先田舍儿邪!”

庄宗即位,议择宰相,节度判官卢质当拜,而质不乐行事,乃言程为故唐时名族,可以为相,庄宗遂以程为中书侍郎。是时,朝廷新造,百度未备,程拜命之日,肩舆导从,喧呼道中。庄宗闻其声以左右,对曰:“宰相檐子入门。”庄宗登楼视之,笑曰:“所谓似是而非者也。”

程奉皇太后册,自魏至太原,上下山险,所至州县,驱役丁夫,官吏迎拜,程坐肩舆自若,少忤其意,必加笞辱。人有驴夫于程者,程帖兴唐府给之,府吏启无例,程怒笞吏背。少尹任圜,庄宗姊婿也,诣程诉其不可。程戴华阳巾,鹤氅,据几决事,视圜骂曰:“尔何虫豸,恃妇家力也!宰相取给州县,何为不可!”圜不对而去,夜驰至博州见庄宗。庄宗大怒,曰:“朕误相此痴物,敢辱予九卿!”令自尽,赖卢质力解之,乃罢为右庶子。庄宗入洛,程于路坠马,中风卒。

(节选自《新五代史·唐臣传》)

(注)①檐子:轿子    ②兴唐府:地名
【小题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掌书记王诚于阵(______) (2)人有驴夫于程者(______)
(3)鹤氅 (______) (4)令自尽 (______)
【小题2】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尝辞不能 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B.质不乐行事 望洋向若叹曰
C.庄宗闻声以左右   孰能讥之乎
D.举杯属巡官冯道   利乘便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吾以杯酒辟一书记于坐。
(2)是时,朝廷新造,百度未备。
【小题4】文中“似是而非”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
【小题5】分析卢程这一人物形象。
当前题号:9 | 题型:文言文阅读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诗,完成下面小题。

红梅

苏轼

怕愁贪睡独开迟,自恐冰容不入时。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

寒心未肯随春态,酒晕无端上玉肌。诗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

[注]诗老:指苏轼的前辈诗人石曼卿。

【小题1】从诗的题材来看,这首诗属于______________诗。
【小题2】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独开迟”既点出了红梅晚开,也赋予了她不与众花争春的品性。
B.“自恐”句不是说自己真的担心,而足含蓄地表达了不愿趋时的情感。
C.“尚余”句在写红梅“雪霜姿”的同时,也透露出一丝无奈。
D.“酒晕”句是说梅花之色仿佛是人饮酒后脸上泛起的红晕。
【小题3】阅读下面苏轼的诗论并回答问题。
林逋《梅花》诗云,“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决非桃李。……此乃写物之功。若石曼卿《红梅》诗云,“认桃无绿叶,辨杏有青枝”,此村学中至陋语也。
请你谈谈苏轼赞扬林逋《梅花》诗而批评石曼卿《红梅》诗的理由。
赞扬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批评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10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