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别王彻(节选)

高适

载酒登平台,赠君千里心

浮云暗长路,落日有归禽。

离别未足悲,辛勤当自任。

吾知十年后,季子多黄金

(注)①曹操《观沧海》中有:“老骥伏枥,志在千里。”②战国时,苏秦因游说各国有功被委以重任,还家后其嫂以“季子位高金多”称誉之。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本诗虽未跳出“饮酒饯别”的俗套,但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没有颓废情绪,表现出催人进取的心态。
B.第二联“落日有归禽”一句,似有所喻,希望朋友远走高飞以后,能像心恋旧巢的鸟儿一样不忘故土。
C.第三联前句“未足悲”是说不值得悲伤;后句劝勉王彻,自己要积极努力,敢于承受生活的辛苦和困难。
D.最后一联,诗人借用苏秦经过刻苦努力而功成名就的典故,表达对朋友仕途畅达、事业有成的美好祝愿。
【小题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当前题号:1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三)阅读文言文语段,完成下列小题。

先是,寿春县人苟泰有子三岁,遇贼亡失,数年不知所在。后见在同县人赵奉伯家,泰以状告。各言己子,并有邻证。郡县不能断。崇①曰:“此易知耳。”令二父与儿各在别处,禁经数旬,然后遣人告知之曰:“君儿遇患,向已暴死,有教解禁,可出奔哀也。”苟泰闻既号咷,悲不自胜;奉伯咨嗟而已,殊无痛意。崇察知之,乃以儿还泰,诘奉伯诈状。奉伯乃款引云:“先亡一子,故妄认之。”

(节选自《北史•李崇传》

[注]①崇:李崇(公元455-525年),北魏中后期名臣,曾任扬州(今安徽寿县)刺史。
【小题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与例句加点词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君儿遇患,已暴死
A.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赤壁之战》)
B.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兰亭集序》)
C.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昏黑(《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D.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捕蛇者说》)
【小题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奉伯乃款引云:“先亡一子,故妄认之。”
当前题号:2 | 题型:文言文阅读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冬至

杜甫

年年至日长为客,忽忽穷愁泥①杀人,

江上形容吾独老,天边风俗自相亲。

杖藜雪后临丹壑,鸣玉②朝来散紫宸③,

心听此时无一才,路述何处见三秦。

注:①泥:阻止,缠绕。②鸣玉:古人在腰间佩戴的玉饰,行定时相击发声,指出仕在朝。③紫宸:宫殿。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联的“常为客”与《登高》中“常作客”异曲同工,既写羁旅之苦,又言久旅之苦。
B.“江上””天边”暗示诗人处境困顿,在广阔的时空背景下,更显个体渺小无助之感。
C.尾联写诗人虽逢佳节,却因战争而阻断归途,有家难回,归期遥遥,内心无限感伤迷茫。
D.本诗融铸了诗人强烈的个人情感和家国慨叹,诗风沉郁顿挫,蕴含着忧郁痛苦的情感。
【小题2】请从艺术手法的角度,赏析诗歌的颔联和颈联。
当前题号:3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徐度,字孝节,安陆人也。世居京师。少倜傥,不拘小节。及长,姿貌瑰伟,嗜酒好博。恒使僮仆屠酤为事。梁始兴内史萧介之郡,度从之,将领士卒,征诸山洞,以骁勇闻。高祖征交趾,厚礼招之,度乃委质。

侯景之乱,高祖克定广州,平蔡路养,破李迁仕,计划多出于度。兼统兵甲,每战有功。归至白茅湾,梁元帝授宁朔将军、合州刺史。侯景平后,追录前后战功,加通直散骑常侍,封广德县侯,邑五百户。迁散骑常侍。高祖镇硃方,除信武将军、兰陵太守。高祖遣衡阳献王往荆州,度率所领从焉。江陵陷,间行东归。高祖平王僧辩,度与侯安都为水军。绍泰元年,高祖东讨杜龛,奉敬帝幸京口,以度领宿卫,并知留府事。

徐嗣徽、任约等来寇,高祖与敬帝还都。时贼已据石头城,恐为贼所乘,乃使度将兵镇于冶城寺,筑垒以断之。贼悉众来攻,不能克。高祖寻亦救之,大败约等。明年,嗣徽等又引齐寇济江,度随众军破之于北郊坛。以功除信威将军、郢州刺史,兼领吴兴太守。寻迁镇右将军、领军将军、徐州缘江诸军事、镇北将军、南徐州刺史,给鼓吹一部。

周文育等西讨王琳败绩为琳所拘乃以度为前军都督镇于南陵世祖嗣位进爵为公。未拜,为使持节、散骑常侍、镇东将军、吴郡太守。天嘉元年,增邑千户。以平王琳功,改封湘东郡公,邑四千户。秩满,为侍中、中军将军。出为使持节、都督会稽、东阳、临海、永嘉、新安、新宁、信安、晋安、建安九郡诸军事、镇东将军、会稽太守。未行而太尉侯瑱薨于湘州,乃以度代瑱为都督湘、沅、武、巴、郢、桂六州诸军事、镇南将军、湘州刺史。秩满,为侍中、中军大将军,仪同、鼓吹并如故。

世祖崩,度预顾命,以甲仗五十人入殿省。废帝即位,进位司空。华皎据湘州反,引周兵下至沌口,与王师相持,乃加度使持节、车骑将军,总督步军,自安成郡由岭路出于湘东,以袭湘州,尽获其所留军人家口以归。光大二年,时年六十。太尉,谥曰忠肃。

(选自《陳书 卷一十二 列传第六》有删节)

【小题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刺史,古官名,“刺”有检核问事之意,原指由朝廷所派遣监查地方的官员。
B.出,指京官到地方任职,也称“外放”,与地方官进朝廷任职的地方官“入”相对。
C.薨,是表示诸侯或有爵位的大臣及后官嫔妃去世的词话,也可用于文人雅士。
D.赠,多指朝廷对死去之人赐以官爵或荣誉称号,“赠太尉”即指封为太射。
【小题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周文育等西讨/王琳败绩/为琳所拘/乃以度为前军/都督镇于南陵/世祖嗣位/进爵为公
B.周文育等西讨王琳/败绩/为琳所拘/乃以度为前军/都督镇于南陵/世祖嗣位/进爵为公
C.周文育等西讨/王琳败绩/为琳所拘/乃以度为前军都督/镇于南陵/世祖嗣位/进爵为公
D.周文育等西讨王琳/败绩/为琳所拘/乃以度为前军都督/镇于南陵/世祖嗣位/进爵为公
【小题3】下列各项中对于文章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项是( )
A.徐度少时任性不羁。他年少时喜欢喝酒,赌博,常指使小仆役和职业微贱之徒闹事。
B.徐度善于谋划。高祖皇帝功克广州、平定蔡路养、击败李迁仕的计谋均出自于徐度。
C.徐度履立战功。徐度骁勇善战,在平定内乱、抵御贼寇,征讨敌人时均立有战功。
D.徐度深受皇帝信任。世租驾崩时,他接受遗诏,成为顾命大臣,并率兵进宫护卫。
【小题4】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语。
(1) 梁内史萧介之郡,度从之,将领士卒。征诸山洞,以骁勇闻。
(2) 时贼已据石头城,恐为贼所乘,乃使度镇于冶城寺,筑垒以断之。
当前题号:4 | 题型:文言文阅读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 完成下列小题。

望蓟门

(唐)祖咏

燕台一去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

沙场烽火连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

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注:①门:在今北京西南,唐时属范阳道所辖,是唐朝屯驻重兵之地。②燕台:原为战国时燕昭王所筑的黄金台,这里代称燕地,为东北边防重,主要的防御对象是契丹。③三边:古称幽、并、凉为三边这里泛指当时东北、北方、西北边防地带。④蓟城:蓟门的南侧是渤海,北翼是燕山山脉,带山襟海。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人初到闻名已久的边塞重镇,游目纵观,首先令他心“惊”的是汉家大将营中吹击鼓、喧声重叠的场景,这一场景体现了军营中号令之严肃。
B.联“三边曙色动危旌”一句,写诗人在朦胧的曙色中,远望到在半空中猎猎飘扬高悬的旗帜。这种肃穆的景象,明写出军营中庄重的气派和严整的军容。
C.颈联两句,前一句写沙场烽火连天,这是进攻的态势;后一句写蓟城山海拱卫,稳如磐石,这是防守的地势。边塞重镇,攻守兼备,令人感奋。
D.整首诗从诗人登上燕台眺望落笔,着力勾画边关形胜,意象雄伟阔大。全诗以诗题的“望”字为主线,以“惊”字为总领,描写“望”中所“惊”之缘由,抒发“惊”后之感慨,格调高昂,感奋人心。
【小题2】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简析诗歌的尾联。
当前题号:5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读老杜诗集  王令

气吞风雅妙无伦,碌碌当年不见珍。

自是古贤因发愤,非关诗道可穷人。

镌鑱物象三千首,照耀乾坤四百春。

寂寞有名身後事,惟余孤冢来江滨。

(注)①镌鑱(juān):雕刻,刻画。②杜甫在代宗大历五年〔770 〕避乱往郴州依其舅 氏崔伟,行至耒(lěi)阳,因贫病交加,卒于舟中,当时草草葬于耒江边。

【小题1】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诗经》中的“风”与“雅”大都是写实的诗篇,王令认为老杜之诗堪与其比肩。
B.杜甫生逢乱世,国家危难,使他在情感上受到巨大的触动,所以,他的诗就和古代圣贤一样是因发愤而作。
C.诗人的生活大多是穷困的,所以,王令认为杜甫的诗是因“穷而后工”,道出了 “诗道”的规律。
D.“三千”与“四百”都是约数,极言杜甫诗篇牵涉的内容广阔,激励后世,流传久远。
E. 王令对大诗人杜甫是非常尊敬的,整首诗的内容都是对杜甫及其诗歌作出了高度的评价。
【小题2】请从诗人“读”的角度入手,结合全诗,分析作者表达的情感态度。
当前题号:6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别

高适

咋夜离心正郁陶,三更白露西风高。

萤飞木落何淅沥,此时梦见西归客。

曙钟寥亮三四声,东邻嘶马使人惊。

揽衣出户一相送,唯见归云纵复横。

(注)①郁陶:忧思积聚。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描写三更时分的凄清情景,侧面衬托出诗人忧思积聚,彻夜难眠。
B.第三句写萤火乱飞,落叶浙浙沥沥作响,动静之大,惊醒了睡梦中的诗人。
C.友人即将西归,诗人忧思萦怀,未曾启程却已梦见,足见他们感情之深。
D.晨钟嘹亮地响了三四声,忽然听到东邻的马叫令诗人心惊:友人已启程。
【小题2】本诗写送别场景“别有情致”,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
当前题号:7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除夜宿石头驿

戴叔伦

旅馆谁相问?寒灯独可亲。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

寥落悲前事,支离笑此身。愁颜与衰鬓,明日又逢春。

注:此诗作于诗人晚年任抚州(今属江西)刺史时期。这时他正寄寓石头驿(在今江西新建县赣江西岸),可能要取道长江东归故乡金坛(今属江苏)。
【小题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错误的两项是
A.首联说万家团聚之际,诗人在驿馆长夜枯坐,想象亲人在寒灯边等自己,表明诗人孤独寂寞之心境。开篇设问,照应标题,紧扣了“宿”字。
B.颔联用两个名词,连同前面的定语“一年将尽”“万里未归”,构成对仗,把悠远的时间性和广漠的空间感,对照并列在一起,自有一种百感苍茫的情思和意境。
C.诗人点铁成金,将梁武帝《冬歌》“一年漏将尽,万里人未归”换了两句的结构,强调了“夜”和“人”,创新后就成为警句。
D.颈联上句回想过去,写没有得意事可供现在愉快地回忆;下句是自怜,写现在已没有壮健的躯体能忍受流浪的生活。上句反衬下句。
E. 这首诗语言平易,出口能诵,写情切挚,寄慨深远,情意连绵,凄恻动人,自非一般无病呻吟者可比。
【小题2】请结合全诗,分析最后一句“明日又逢春”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当前题号:8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新年作

(唐)刘长卿

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

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先。

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

已似长沙傅,从今又几年。

(注)作者贬南巴尉时作。长沙傅:贾谊,他曾被贬为长沙王太傅。三年后被召回长安,为梁怀王太傅。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写作者身处异乡却逢新年,伤感之情油然而生,不禁独立天边热泪横流。
B.颈联写同岭猿共度旦暮,与江柳共赏风烟,虚实相生,表达了诗人生活的单调与自得其乐。
C.尾联诗人以贾谊自况,表明自己遭到了像贾谊一样的冤情,寄托了迁谪之意。
D.全诗抒情语句不多,但情感哀切深至,首尾感叹往复,情致悱恻。
【小题2】请结合诗句,简析作者运用哪些手法来表达其复杂情感的。
当前题号:9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下列关于诗歌的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杜甫《蜀相》一诗,在艺术表现上,以反问开篇,以实写虚,情景交融,叙议结合,结构起承转合、层次波澜,又有炼字琢句、音调和谐的语言魅力,使人一唱三叹,余味不绝。人称杜诗“沉郁顿挫”,《蜀相》就是典型代表。
B.李白《越中览古》一诗中,首句点明题意,说明所怀古迹的具体内容。二、三两句分写战士还家、宫女如花的情况,场景十分繁盛、美好、热闹、欢乐,然而结句突然一转,将上面所写的一切一笔勾销。诗人将昔时的繁盛和眼前的凄凉,通过具体的景物,作了鲜明的对比,使读者感受特别深切,更觉悲凉可叹。
C.情景交融是姜夔《扬州慢·淮左名都》表现手法上的一个显著特点。此词移情入景,乐景写哀,特别是乐景写哀,词人在词中写了大量的乐景:名都,佳处,二十四桥……可是,写乐景是为了衬托哀情,是为了对比“现在”的惨状:名都的凋残,佳处的弊坏,二十桥的冷寂……这正如王夫之所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倍增其哀乐。”
D.杜甫《登岳阳楼》首联叙事,颔联描写,颈联抒情,尾联总结。通篇是“登岳阳楼”诗,却不局限于写“岳阳楼”与“洞庭水”。诗人摒弃眼前景物的精微刻画,从大处着笔,吐纳天地,心系国家安危,悲壮苍凉,催人泪下。时间上抚今追昔,空间上包吴楚、越关山。其身世之悲,国家之忧,浩浩茫茫,与洞庭水势融合无间,形成沉雄悲壮、博大深远的意境
当前题号:10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