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左氏春秋》,是一部记录春秋历史的编年体史书,相传是春秋末年秦国史官左丘明为孔子修订的《春秋》所作的传。 |
B.吕叔湘先生是中国现代语言学家和教育家,著有《中国文法要略》等;朱光潜先生是中国现代学者,主要从事美学方面的研究,《谈美书简》是其代表作之一。 |
C.《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三千多年间的历史,具有极高的史学和文学价值。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
D.《论语》是孔子的弟子及其后学汇集整理而成的语录体文集,记载了孔子和他弟子的言行;《孟子》是战国时期孟子的言论汇编,为孟子及其门人所著。 |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主要记述孔子的言行,内容涉及哲学、政治、伦理、道德、文学、教育等各方面,是了解儒家学说最直接、最宝贵的资料。 |
B.记录墨子及其弟子言行的《墨子》一书,由墨子的弟子整理而成。墨子宣传“非攻”与“兼爱”,其学说与孔子的儒学在战国时期影响极大,与儒学并称为“显学”。 |
C.道家经典《老子》由老子所著,以其“言道德之意”,所以又称“道德经”。老子,姓李名耳,为道家创始人。 |
D.道家学派的另一著作《庄子》,是庄周所著,其文语汇丰富,多用寓言,想象丰富,形成一种汪洋恣肆,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独特风格。鲁迅先生说:“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 |
文化积累——下列选项内容,陈述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第一部语录体儒家经典散文作品是孔子所著的《论语》。 |
B.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春秋时鲁国人孟子所著的《诗经》。 |
C.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是春秋末期左丘明所著的《左传》。 |
D.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是西汉史官司马迁所著的《史记》。 |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计三百零五篇,包括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作品,分为“风”“雅”“颂”三类,相传为孔子编订,被列为儒家经典。 |
B.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诗人。名平,字原,春秋时期楚国人。因为主张举贤授能、修明法度、连齐抗秦而被谗流放。秦兵攻破郢都之后,自沉汨罗江。有《离骚》《天问》《九歌》等传世。 |
C.雨果,十九世纪杰出的英国作家,作品有《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等。《巴黎圣母院》叙述了美丽的吉普赛姑娘爱斯梅拉达被陷害致死的故事。 |
D.《论语》是孔子的弟子及其后学汇集整理而成的语录体文集,记载了孔子的言行。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是儒家学说的开创者。 |
文化文学常识不正确的一项()
A.朱自清,号秋实,字佩弦,是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诗人、散文家、著名学者。主要著作有《背影》《欧游杂记》《论雅俗共赏》等。 |
B.《迷娘曲》的作者歌德,是意大利著名诗人、剧作家、思想家,代表作有诗剧《少年维特之烦恼》《浮士德》等,其作品对世界文学有很大影响。 |
C.《论语》是语录体的散文集,书中多为简洁的语言片段,一般每章节只有数十字。其突出特点是简洁凝练,生动隽永,意味深长。 |
D.传记,是用来记载人物生平经历的一种文体。优秀的传记文学应该是历史的真和文学的美的结合,是历史的科学性和文学的形象性的结合。 |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梁秋实先生笔下的梁任公即梁启超先生,梁启超是中国近代著名学者,维新派领袖,号饮冰室主人,其著作合编为《饮冰室合集》。 |
B.《论语》成书于春秋战国之际,是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作为儒家思想的经典,充分反应了儒家的治国理念。 |
C.《史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步纪传体通史,全书分为“本纪、世家、列传、书、表”五种形式,司马迁写《史记》的目的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
D.英国作家查尔斯·狄更斯在“半自传体”小说《大卫·科波菲尔》中塑造了众多正面和反面人物形象,其中正面人物的代表之一是大卫的母亲佩葛蒂。 |
下列涉及一些中国文化常识,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五经》指的是《诗》《书》《论语》《周易》《春秋》五部儒家经典著作。 |
B.《史记》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分为“本纪”“世家”“列传”“表”“书”五部分。 |
C.《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经过汉代刘向整理编辑,定名为《战国策》。 |
D.“伯”是古代爵位称呼,旧时周代爵位有公、侯、伯、子、男五种。 |
文言文阅读
阅读文言文,完成各题。
①笃信好学,守死善道(_______) ②危邦不入,乱邦不居(_______)
③吾闻君子不党(______) ④苟有过,人必知之(_______)
【小题2】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
【小题3】根据上述两章文字,说说孔子的政治思想和修身思想有哪些共同点。
阅读文言文,完成各题。
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论语·泰伯》)
陈司败问:“昭公知礼乎?”孔子曰:“知礼。”
孔子退,揖巫马期而进之,曰:“吾闻君子不党,君子亦党乎?君取于吴,为同姓,谓之吾孟子。君而知礼,孰不知礼?”
巫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
(《论语·述而》)
【小题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的意思。①笃信好学,守死善道(_______) ②危邦不入,乱邦不居(_______)
③吾闻君子不党(______) ④苟有过,人必知之(_______)
【小题2】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
【小题3】根据上述两章文字,说说孔子的政治思想和修身思想有哪些共同点。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1)孔子为什么将富贵比作“浮云”?请简析。(2分)
(2)常言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与孔子的观点是否一致?为什么?请结合上述语录及孔子关于“义”与“利”的看法加以阐述。(2分)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1)孔子为什么将富贵比作“浮云”?请简析。(2分)
(2)常言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与孔子的观点是否一致?为什么?请结合上述语录及孔子关于“义”与“利”的看法加以阐述。(2分)
阅读下面的《 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①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
②子曰:“事父母几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②而不怨。”(《论语•里仁》)
(注)①几:婉转。②劳:忧愁。
【小题1】下列对上面两个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小题2】孔子认为“孝”的核心精神是什么(请用一个字概括)?请结合上面的选文说说这一核心精神是如何体现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
②子曰:“事父母几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②而不怨。”(《论语•里仁》)
(注)①几:婉转。②劳:忧愁。
【小题1】下列对上面两个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认为无论是人还是犬马都会养自己的父母。 |
B.孔子不赞同把“孝”简单等同于“养”的看法。 |
C.孔子认为父母如果有错,子女应尽规劝的职责。 |
D.孔子认为子女赡养和规劝父母都应该讲究时机。 |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