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101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99885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3/5

1.单选题(共10题)

1.
如图所示的是一个物体的运动图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3s末开始改变速度方向
B.物体4s末开始改变位移方向
C.物体在第5s内的加速度的大小大于第1秒内的加速度的大小
D.物体在第4s内和第5s内的加速度方向相反
2.
下面哪一个物理量的单位不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
A.米B.千克C.秒D.牛顿
3.
静止的甲、乙两汽车,分别受到相同的牵引力后,甲车比乙车启动得快,若两车路面的摩擦因数相同,则在启动过程中
A.甲车的惯性大
B.甲车的质量大
C.经历相同的启动时间,甲车的速度大
D.通过相同的位移,甲车所用的时间多
4.
在天花板上吊灯的情形中,哪两个力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A.电灯受的重力和电线对电灯的拉力
B.电线对电灯的拉力和天花板对电线的拉力
C.电线对电灯的拉力和电灯对电线的拉力
D.电灯受到的重力和电灯对电线的拉力
5.
如图所示,物体的合外力F的大小随时间t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物体在合外力的作用下从静止开始运动,则在时间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加速度先变小,后变大;速度先变小,后变大
B.物体的加速度先变大,后变小;速度先变大,后变小
C.物体的加速度先变小,后变大;速度先变大,后变小
D.物体的加速度先变大,后变小;速度一直变小
6.
有关超重和失重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处于超重状态时,所受重力增大;处于失重状态时,所受重力减小
B.竖直上抛运动的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C.在沿竖直方向运动的升降机中出现失重现象时,升降机一定处于上升过程
D.在沿竖直方向运动的升降机中出现失重现象时,升降机一定处于下降过程
7.
关于平抛运动(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物体只受重力,加速度为g
B.物体的运动是水平匀速运动和竖直自由落体运动的合运动
C.抛出点高度一定时,落地时间与初速度大小有关
D.抛出点高度一定时,水平飞出距离与初速度大小成正比
8.
以v0水平抛出一物体,如图,不计空气阻力,它又落到斜面上时,所用的时间为
A.B.
C.D.
9.
图中所示为一皮带传动装置,右轮的半径为ra是它边缘上的一点.左侧是一轮轴,大轮的半径为4r,小轮的半径为2rb点在小轮上,到小轮中心的距离为rc点和d点分别位于小轮和大轮的边缘上.若在传动过程中,皮带不打滑.则(  )
A.a点与b点的线速度大小相等B.a点与b点的角速度大小相等
C.a点与c点的角速度大小相等D.a点与d点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
10.
铁路在弯道处的内外轨道高度是不同的,已知内外轨道平面与水平面的倾角为θ,如图所示,弯道处的圆弧半径为R,若质量为m的火车转弯时速度小于.则(    )
A.内轨对内侧车轮轮缘有挤压
B.外轨对外侧车轮轮缘有挤压
C.这时铁轨对火车的支持力等于
D.这时铁轨对火车的支持力大于

2.选择题(共1题)

11.

在学习了物理知识以后,小勇同学发现物体可以因为不同的原因飞起来,下面是小勇同学的四种分析,其中错误的是(  )


3.多选题(共2题)

12.
关于两个物体间的相互作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马拉车不动,是因为马拉车的力小于车拉马的车
B.马拉车前进,是因为马拉车的力大于车拉马的力
C.马拉车不论是动还是不动,马拉车的力的大小总是等于车拉马的力的大小
D.只有马拉车不动或匀速前进时,才有马拉车与车拉马的力大小相等
13.
如图所示,在一次救灾工作中,一架沿水平直线飞行的直升机,用悬索救起伤员。直升机和伤员以相同水平速度匀速运动的同时,悬索将伤员吊起,在某一段时间内,二者之间的距离l与时间t的关系为式中l表示伤员到直升起的距离,H表示开始计时时伤员与直升机的距离,b是一常数,t表示伤员上升的时间,不计伤员和绳索受到的空气阻力。这段时间内从地面上观察,下面判断正确的是  
A.悬索始终保持竖直B.伤员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C.伤员做匀变速曲线运动D.伤员的加速度大小、方向均不变

4.解答题(共6题)

14.
如图甲是2012年我国运动员在伦敦奥运会上蹦床比赛中的一个情景。设这位蹦床运动员仅在竖直方向上运动,运动员的脚在接触蹦床过程中,蹦床对运动员的弹力F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通过传感器用计算机绘制出来,如图乙所示。取g= 10m/s2,根据F-t图象分析求解:

(1)运动员的质量;
(2)运动员在运动过程中的最大加速度;
(3)在不计空气阻力情况下,运动员重心离开蹦床上升的最大高度。
15.
如图所示,质量m=1. 0kg的物体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在F=3. 0N的水平恒定拉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作用5秒后撤去力F,求:

(1)物体在力F作用过程中加速度的大小;
(2)撤去力F的瞬间,物体速度的大小;
(3)5s内物体移动的距离。
16.
如图所示,一个质量m=20kg的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对物体施加一个F =100 N的拉力,使物体做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拉力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θ=37°,物体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 50,sin37°=0. 60,cos37°=0. 80,取重力加速度g=10m/s2

(1)求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大小;
(2)求物体在 2. 0 s末的瞬时速率;
(3)若在 2. 0 s末时撤去拉力F,求此后物体沿水平地面可滑行的最大距离。
17.
一只鸟在距水面20m的上空以5m/s的速度水平飞行. 突然它叼着的一条0. 1kg的鱼从口中掉落. 不计空气阻力(g取10m/s2),求
(1)鱼从脱离到落至水面所用的时间;
(2)鱼从脱离到撞击水面的过程中,水平方向的位移大小;
(3)鱼撞击水面的速度大小。
18.
一根轻杆长为L=1m,两端各固定一个质量为m=1kg的小球AB,在AB中点O有一转轴,当杆绕轴O在竖直平面内匀速转动时,若转动周期 ,g取10m/s2,求轻杆转到如图所示的竖直位置时:

(1)A球和B球线速度的大小。
(2)A球和B球各对杆施加的力的大小。
19.
暑假里,小明去游乐场游玩,坐了一次名叫“摇头飞椅”的游艺机,如图17所示,该游艺机顶上有一个半径为4.5m的“伞盖”,“伞盖”在转动过程中带动下面的悬绳转动,其示意图如图18所示。“摇头飞椅”高O1O2=5.8m,绳长5m。小明挑选了一个悬挂在“伞盖”边缘的最外侧的椅子坐下,他与座椅的总质量为40kg。小明和椅子的转动可简化为如图18所示的圆周运动。在某段时间内,“伞盖”保持在水平面内稳定旋转,绳与竖直方向夹角为37º。g取10m/s2,sin37º=0.6, cos37º=0.8,在此过程中,求:

(1)座椅受到绳子的拉力大小;
(2)小明运动的线速度大小;
(3)小明随身带的玻璃球从座椅上不慎滑落,求落地点与游艺机转轴(即图18中O1点)的距离(结果用根号表示)。

5.实验题(共2题)

20.
如图所示,用质量为m的重物通过滑轮牵引小车,使它在长木板上运动,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记录小车的运动情况。利用该装置可以完成“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

(1)打点计时器使用的电源是_________(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 直流电源 B. 交流电源
(2)实验中,需要平衡摩擦力和其他阻力。正确操作方法是____(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 把长木板右端垫高  B. 改变小车的质量
在不挂重物且______(选填选项前的字母)的情况下,轻推一下小车,若小车拖着纸带做匀速运动,表明已经消除了摩擦力和其他阻力的影响。
A. 计时器不打点 B. 计时器打点
(3)某同学在做保持小车质量不变,验证小车的加速度与其合外力成正比的实验时,根据测得的数据作出如图所示的aF图线,所得的图线既不过原点,又不是直线,原因可能是_______。(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 木板右端所垫物体较低,使得木板的倾角偏小
B. 木板右端所垫物体较高,使得木板的倾角偏大
A.小车质量远大于砂和砂桶的质量
B.砂和砂桶的质量不满足远小于小车质量
21.
在做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时,让小球多次沿同一轨道运动,通过描点法画出小球平抛运动的轨迹。

(1)为了能较准确地描绘运动轨迹,下面列出一些操作要求,将你认为正确选项的前面字母填在横线上:____________________。
(a)通过调节使斜槽的末端保持水平
(b)每次释放小球的位置必须不同
(c)每次必须由静止释放小球
(d)记录小球位置用的木条(或凹槽)每次必须严格地等距离下降
(e)小球运动时不应与木板上的白纸(或复写纸)相接触
(f)将球的位置记录在纸上后,取下纸,用直尺将点连成折线
(2)一个同学在实验中,只画出了如图所示的一部分曲线,于是他在曲线上取水平距离相等的三点A、B、C,量得= 0. 2m。又量出它们之间的竖直距离分别为h1 = 0. 1m,h2 = 0. 2m,利用这些数据,可求得:
①物体抛出时的初速度为_________m/s;
②物体经过B时竖直分速度为________m/s;
③抛出点在A点上方高度为__________m处。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10道)

    选择题:(1道)

    多选题:(2道)

    解答题:(6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