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营口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99807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3/9

1.单选题(共8题)

1.
竖直矿井中的升降机可将地下深处的矿石快速运送到地面。某一竖井的深度约为96m升降机运行的最大速度为8m/s,加速度大小不超过1m/s2,假定升降机到井口的速度为零,则将矿石从井底提升到井口的最(  )
A.16sB.20sC.24sD.26s
2.
营口有礼倡导驾驶员文明行车。现一汽车驾驶员驾驶汽车以10m/s的速度在马路上匀速行驶,驾驶员发现正前方16m处的斑马线上有行人,于是剎车礼让,汽车恰好停在斑马线前,假设汽车在驾驶员0.6s的反应时间内做匀速直线运动汽车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则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
A.18m/s2B.6m/s2C.5m/s2D.4m/s2
3.
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物体从同一点出发的位移﹣时间(st)图象,由图象可以看出在04s这段时间内(  )
A.甲、乙两物体始终同向运动
B.4s末甲、乙两物体相遇
C.甲的平均速度大于乙的平均速度
D.甲、乙两物体之间的最大距离为6m
4.
固定在水平地面上的两竖直杆之间用软绳连接,软绳在夏、冬两季由于热胀冷缩的效应软绳呈现如图所示的两种形状。有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冬季软绳对竖直杆的拉力较大
B.夏季软绳对竖直杆的拉力较大
C.夏季竖直杆对地面的压力大
D.冬夏两季软绳对竖直杆的拉力一样大
5.
如图(a)所示,一只小鸟沿着较粗的树枝从A缓慢移动到B,将该过程抽象为质点从圆弧A点移动到B点,如图(b)。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树枝对小鸟的弹力减小
B.树枝对小鸟的合力减小
C.树枝对小鸟的摩擦力减小
D.树枝对小鸟的摩擦力增大
6.
有种自动扶梯,无人乘行时运转很慢,有人站上扶梯时,它会先慢慢加速,再匀速运转.一顾客乘扶梯上楼,正好经历了这两个过程,则能正确反映该乘客在这两个过程中的受力示意图的是()
A.B.C.D.
7.
历史上首先正确认识力和运动的关系,推翻“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物理学家是(  )
A.阿基米德B.牛顿C.伽利略D.亚里士多德
8.
手枪每次发射出枪弹的速度相等。现让手枪沿光滑竖直轨道自由下落,在下落过程中枪管始终保持水平,此过程中手枪先后发射出两颗子弹。忽略空气阻力,两颗子弹落到水平地面的(  )
A.时刻相同,地点相同B.时刻相同,地点不同
C.时刻不同,地点相同D.时刻不同,地点不同

2.多选题(共3题)

9.
下面对教材中的插图理解正确的是(  )
A.甲图中飞机上的人与地面上的人观察跳伞者运动不同的原因是选择了不同的参考系
B.乙图桌面以上的装置可以观察桌面微小形变
C.丙图中重力的分力F2就是压力
D.丁图中电梯正在上升即将达到某楼层开始制动过程中体重计的读数变小
10.
如图所示,物体以恒定的速率沿圆弧AB做曲线运动,对它的运动分析可知(  )
A.因为它的速率恒定不变,故作匀速运动
B.该物体受的合外力可能等于零
C.该物体受的合外力一定不等于零
D.它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不可能在同一直线上
11.
v0直向上抛出一小球,当它回到抛出点时的速度为.设小球运动中受到的空气阻力大小恒定。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小球受到的空气阻力与重力之比为3:5
B.小球受到的空气阻力与重力之比为1:3
C.小球上升的最大高度与无阻力情况下的最大高度之比为3:4
D.小球上升的最大高度与无阻力情况下的最大高度之比为5:8

3.解答题(共3题)

12.
汽车以10m/s的速度进站,某时刻关闭发动机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当滑行s=50m时速度恰好减为零,求:
(1)汽车减速滑行时的加速度大小;
(2)汽车滑行的总时间t。
13.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半圆柱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质量为m的小物块在半圆柱体上处于平衡状态,小物块与一轻弹簧连接,弹簧的上端固定于墙上的O点。已知小物块与球心O′的连线与竖直方向成θ=45°角,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其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也为θ.若小物块与半圆柱体之间接触是光滑的,求:
(1)弹簧的伸长量;
(2)半圆柱体所受地面的支持和摩擦力;
(3)为了保证半圆柱体能够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则半圆柱体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至少为多少?(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14.
质量为2kg的木板B静止在水平面上,可视为质点的物块A从木板的左侧沿木板上表面水平冲上木板,如图甲所示。AB经过ls达到同一速度,之后共同减速直至静止,ABv-t图象如图乙所示,重力加速度g=10m/s2,求:

(1)AB上表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1
(2)B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2
(3)A的质量。

4.实验题(共2题)

15.
做“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实验:

(1)用一条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该同学发现有如图1中的两种穿法,感到有点犹豫。你认为_____(选填“A“或“B”)的穿法效果更好
(2)完成实验后,小明用刻度尺测量纸带距离时如图2,B点的读数是_____cm,已知打点计时器每0.02s打一个点,则B点对应的速度vB=_____m/s。(v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
(3)某实验小组中的四位同学利用同一条纸带分别作出了如图3所示的四幅vt图象,其中最规范的是_____由此图象得到的加速度是_____m/s2
16.
应用如图所示装置“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
(1)实验对两次拉伸橡皮条的要求中,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_____.
A.将橡皮条拉伸相同长度即可
B.将橡皮条沿相同方向拉即可
C.将弹簧秤都拉伸到相同刻度
D.将橡皮条和绳的结点O拉到相同位置
(2)同学们在操作过程中有如下议论,其中对减小实验误差有益的说法是_____.
A.两细绳必须等长
B.弹簧秤、细绳、橡皮条都应与木板平行
C.用两弹簧秤同时拉细绳时两弹簧秤示数之差应尽可能大
D.拉橡皮条的细绳要长些,标记同一细绳方向的两点要远些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8道)

    多选题:(3道)

    解答题:(3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12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