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物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99297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8/21

1.单选题(共8题)

1.
关于伽利略对物理问题的研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伽利略认为,在同一高度由静止下落的重的物体和轻的物体,重的物体下落得快
B.只要多次试验,理想斜面实验就能做成功
C.理想斜面实验虽然是想象中的实验,但它是建立在可靠的事实基础上的
D.伽利略猜想自由落体的运动速度与下落时间成正比,并直接用实验进行了验证
2.
广州塔,昵称小蛮腰,总高度达600米,游客乘坐观光电梯大约一分钟就可以到达观光平台。若电梯简化成只受重力与绳索拉力,已知电梯在t=0时由静止开始上升,at图象如图所示(以竖直向上为正方向)。则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t=4.5 s时,电梯处于失重状态
B. 5~55 s时间内,绳索拉力最小
C. t=59.5 s时,电梯处于超重状态
D. t=60 s时,电梯速度恰好为零
3.
如图所示,足够长的光滑平板APBP用铰链连接,平板AP与水平面成53角固定不动,平板BP可绕水平轴在竖直面内自由转动,质量为m的均匀圆柱体O放在两板间,sin53=0.8,cos53=0.6,重力加速度为g。在使BP板由水平位置缓慢转动到竖直位置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平板BP受到的最小压力为mg
B.平板BP受到的最大压力为mg
C.平板AP受到的最小压力为mg
D.平板AP受到的最大压力为mg
4.
如图所示,质量分布均匀的细棒中心为O点,O1为光滑铰链,O2为光滑定滑轮,OO2由一根轻质细绳连接,水平外力F作用于细绳的一端,用N表示铰链对杆的作用力,现在水平外力F作用下, 缓慢减小到0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F逐渐变小,N大小不变
B.F逐渐变小,N逐渐变大
C.F先变小再变大,N逐渐变小
D.F先变小再变大,N逐渐变大
5.
在港珠澳大桥建设中,将一个直径22 m的钢筒,打入海底围成人工岛,创造了快速筑岛的世界记录。钢筒质量为M,起重机用10根对称分布的、长为22 m的钢索将其吊起,静止于空中。则每根钢索受到的拉力大小为( )
A.B.C.D.
6.
质量为m的小球用细线吊在斜面上,如图所示。系统静止时绳与斜面平行,不计一切摩擦。当斜面体向右以a=0.75g的加速度(g为当地重力加速度)匀加速运动时,小球与斜面刚好分离,则斜面体倾角等于( )
A.30
B.37
C.53
D.60
7.
一块足够长的白板,位于水平桌面上,处于静止状态。一石墨块(可视为质点)静止在白板上,石墨块与白板间有摩擦,滑动摩擦系数为。突然,使白板以恒定的速度v0做匀速直线运动,石墨块将在板上划下黑色痕迹。经过某段时间t,令白板突然停下,以后不再运动。在最后石墨块也不再运动时,白板上黑色痕迹的长度可能是(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石墨与板摩擦划痕过程中损失的质量):①、②、③v0 t-μgt2、④v0t,以上正确的是( )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8.
质量相同温度相同可看成理想气体的氢气和氧气,它们的
A.分子数相同
B.内能相同
C.分子的平均速率相同
D.分子的平均动能相同

2.选择题(共3题)

9.

关于长江洪灾的叙述,正确的是(     )

10.三个一样大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周长的和减少了12厘米,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blank#}1{#/blank#}平方厘米.
11.三个一样大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周长的和减少了12厘米,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blank#}1{#/blank#}平方厘米.

3.多选题(共5题)

12.
甲、乙两物体从同一位置沿同一直线运动,它们的v-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物体一直向正方向运动
B.t2时刻,乙物体追上甲物体
C.t1时刻,两者相距最远
D.0~t2时间内,乙的速度和加速度都是先减小后增大
13.
在某一高度以的初速度竖直上抛一个小球(不计空气阻力),当小球速度大小为时,以下判断正确的是(g)(  )
A. 小球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大小可能为,方向向上
B. 小球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大小可能为,方向向下
C. 小球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大小可能为,方向向上
D. 小球的位移大小一定是15m
14.
如图所示,倾角为的斜面体c置于水平地面上,小物块b置于斜面上,通过细绳跨过光滑的定滑轮与沙漏a连接,连接b的一段细绳与斜面平行。在a中的沙子缓慢流出的过程中,abc都处于静止状态,则( )
A.bc的摩擦力一定减小
B.bc的摩擦力方向可能平行斜面向上
C.地面对c的摩擦力方向一定向右
D.地面对c的摩擦力一定减小
15.
如图所示,斜面体A静止放置在水平地面上.质量为m的滑块B在外力F1F2的共同作用下沿斜面体表面向下运动.当F1方向水平向右,F2方向沿斜面体的表面向下时斜面体受到地面的摩擦力方向向左.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若只撤去F1,在滑块B仍向下运动的过程中,A所受地面摩擦力的方向可能向右
B. 若只撤去F2,在滑块B仍向下运动的过程中,A所受地面摩擦力的方向可能向右
C. 若只撤去F2,在滑块B仍向下运动的过程中,A所受地面摩擦力不变
D. 若同时撤去F1F2,滑块B的加速度方向一定沿斜面向下
16.
如图所示,2019个质量均为m的小球通过完全相同的轻质弹簧(在弹性限度内)相连,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一起沿光滑水平面以加速度a向右做匀加速运动,设1和2之间弹簧的弹力为F1—2,2和3间弹簧的弹力为F2—3,2018和2019间弹簧的弹力为F2018—2019,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F1—2:F2—3:……F2018—2019=1:2:3:……2018
B.从左到右每根弹簧长度之化为1:2:3:……2018
C.如果突然撤去拉力F,撤去F瞬间,第2019个小球的加速度为F/m,N其余每个球的加速度依然为a
D.如果1和2两个球间的弹簧从第1个球处脱落,那么脱落瞬间第1个小球的加速度为0,第2个小球的加速度为2a,其余小球加速度依然为a.

4.解答题(共4题)

17.
如图甲所示,倾角=37的粗糙斜面固定在水平面上,斜面足够长。一根轻弹簧一端固定在斜面的底端,另一端与质量m=1.0 kg的小滑块(可视为质点)接触,滑块与弹簧不相连,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当t=0时释放滑块,在0~0.24 s时间内,滑块的加速度a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已知弹簧的劲度系数k=2.0102 N/m,当t=0.14 s时,滑块的速度v1=2.0 m/s。g取10 m/s2,sin 37=0.6,cos 37=0.8。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求:
(1)斜面对滑块的摩擦力Ff的大小;
(2)t=0.14 s时滑块与出发点间的距离d
(3)在0~0.44 s时间内,滑块运动的位移x
18.
传送带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如图所示,一倾斜放置的传送带与水平面的夹角=37,在电动机的带动下以v=2 m/s的速率顺时针方向匀速运行。MN为传送带的两个端点,MN两点间的距离L=7 m,N端有一离传送带很近的挡板P可将传送带上的物块挡住。在传送带上的O处由静止释放质量为m=1kg的木块,木块可视为质点,若木块每次与挡板P发生碰撞时间极短,碰后都以碰前的速率反方向弹回,木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0.5,OM间距离L1=3 m。sin 37=0.6,cos 37=0.8,g取10 m/s2。传送带与轮子间无相对滑动,不计轮轴处的摩擦。
(1)木块轻放上传送带后瞬间的加速度大小;
(2)木块第一次反弹后能到达的最高位置与挡板P的距离;
(3)木块做稳定的周期性运动后的周期。
19.
如图所示,质量M=10kg、上表面光滑的足够长的木板在F=50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以初速度v0=5 m/s沿水平地面向右匀速运动。现有足够多的小铁块,它们的质量均为m=1kg,将一铁块无初速地放在木板的最右端,当木板运动了L=1m时,又无初速度地在木板的最右端放上第2块铁块,只要木板运动了L就在木板的最右端无初速度放一铁块。(取g=10m/s2)试问:

(1)第1块铁块放上后,木板运动了L时,木板的速度多大?
(2)最终木板上放有多少块铁块?
(3)最后一块铁块与木板右端距离多远?
20.
在水平面有一个导热气缸,如图甲所示,活塞与气缸之间密封了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不计活塞与气缸间的摩擦。最初密封气体的温度为23,气柱长10cm;给气体加热后,气柱长变为12cm。已知气缸内截面积为0.001m2,大气压P0=1.0105 Pa,g取10m/s2
(1)求加热后气体的温度;
(2)若保持加热后气体温度不变,将气缸直立后(如图乙所示)气柱长度变为8cm,求活塞质量。

5.实验题(共2题)

21.
如图所示为“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装置图,实验所用电源频率为f,则:

(1)按照实验要求应该____
A.要平衡摩擦力
B.要求悬挂物的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
C.先释放小车,再接通电源
D.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
(2)如图所示为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ABCDE为依次排列的五个计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没有画出来。量出BCDE点到A点的距离为d1d2d3d4、则打B点时小车的速度vB=____,用逐差法求小车的加速度表达式为a=____。
22.
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时小明仔细分析实验数据,怀疑实验中的橡皮筋被多次拉伸后弹性发生了变化,影响实验了结果。他用弹簧测力计先后两次将橡皮筋拉伸到相同长度,发现读数不相同,于是进一步探究了拉伸过程对橡皮筋弹性的影响。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将一张白纸固定在竖直放置的木板上,橡皮筋的上端固定于O点,下端N挂一重物。用与白纸平行的水平力缓慢地移动N,在白纸上记录下N的轨迹。重复上述过程,再次记录下N的轨迹。两次实验记录的轨迹如图所示。过O点作一条直线与轨迹交于ab两点,则:
(1)实验中橡皮筋分别被拉伸到ab时橡皮筋的拉力Ta、Tb的大小关系为____。
(2)根据实验,可以得出的实验结果有哪些____(填写选项前的字母)。
A.两次受到的拉力相同时,橡皮筋第2次的长度较长
B.橡皮筋的长度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C.两次被拉伸到相同长度时,橡皮筋第2次受到的拉力较大
D.两次受到的拉力相同时,拉力越大,橡皮筋两次的长度之差越大
(3)根据小明的上述实验探究,请对“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提出一条注意事项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8道)

    选择题:(3道)

    多选题:(5道)

    解答题:(4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