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99076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7/7/19

1.选择题(共4题)

1.

如图1表示兴奋在两个神经细胞之间传递的示意图,图2是图1中③结构放大及相关实验设计,C处箭头代表受到刺激,请据图回答问题:

(1)兴奋在两个神经细胞之间传递的结构包括图1中的{#blank#}1{#/blank#} (填数字序号).

(2)图2中C处未受刺激时电位是{#blank#}2{#/blank#} ,受刺激后电流计指针偏转{#blank#}3{#/blank#} 次,①处{#blank#}4{#/blank#} (形成或不形成)局部电流.

(3)如果图1中①处电位发生变化,会释放{#blank#}5{#/blank#} ,作用于③处,C处电位{#blank#}6{#/blank#} (会或不会)发生变化.

(4)多巴胺是一种神经递质.正常情况下,多巴胺发挥作用后可以通过转运体重新回到突触小泡中,但可卡因能够阻断此生理过程,可卡因导致图1中②处多巴胺含量{#blank#}7{#/blank#} ,增强并延长对脑的刺激.

(5)最新研究成果表明:一些神经细胞不仅能释放典型的神经递质,还能释放ATP,两者均能引起受体细胞膜电位的变化.请依据图1示意图写出证明ATP作为神经细胞间信号分子的实验思路:①{#blank#}8{#/blank#}②{#blank#}9{#/blank#} .

2.

如图1表示兴奋在两个神经细胞之间传递的示意图,图2是图1中③结构放大及相关实验设计,C处箭头代表受到刺激,请据图回答问题:

(1)兴奋在两个神经细胞之间传递的结构包括图1中的{#blank#}1{#/blank#} (填数字序号).

(2)图2中C处未受刺激时电位是{#blank#}2{#/blank#} ,受刺激后电流计指针偏转{#blank#}3{#/blank#} 次,①处{#blank#}4{#/blank#} (形成或不形成)局部电流.

(3)如果图1中①处电位发生变化,会释放{#blank#}5{#/blank#} ,作用于③处,C处电位{#blank#}6{#/blank#} (会或不会)发生变化.

(4)多巴胺是一种神经递质.正常情况下,多巴胺发挥作用后可以通过转运体重新回到突触小泡中,但可卡因能够阻断此生理过程,可卡因导致图1中②处多巴胺含量{#blank#}7{#/blank#} ,增强并延长对脑的刺激.

(5)最新研究成果表明:一些神经细胞不仅能释放典型的神经递质,还能释放ATP,两者均能引起受体细胞膜电位的变化.请依据图1示意图写出证明ATP作为神经细胞间信号分子的实验思路:①{#blank#}8{#/blank#}②{#blank#}9{#/blank#} .

3.

下列属于PCR技术的条件的是(  )

①单链的脱氧核苷酸序列引物    ②目的基因所在的DNA片段    ③脱氧核苷酸

④核糖核苷酸                ⑤DNA连接酶               ⑥DNA聚合酶    ⑦限制性内切酶.

4.

已知函数f(x)=x2,x-1sinπ2x,-1<x<210log4x,x2

(1)求f(1),f[f(﹣2)]的值;

(2)若f(a)=10,求实数a的值.

2.单选题(共1题)

5.
下列单位中属于国际单位制中的力学基本单位的是(   )
A.长度、质量、时间
B.厘米、克、秒
C.米、千克、秒
D.米、千克、秒、安培、摩尔等

3.多选题(共1题)

6.
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B.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说明了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C.物体对悬绳的拉力或对支持面的压力的大小一定等于重力
D.两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是确定的,则合力也是确定的

4.实验题(共3题)

7.
某同学用如右图所示装置测量重力加速度g,所用交流电频率为50 Hz.在所选纸带上取某点为0号计数点,然后每隔2个点取一个计数点,所有测量数据及其标记符号如下图所示

(1)本实验中,电磁式打点计时器所使用的电源是_____________(填“甲”或“乙”)
甲——电压合适的50Hz的交流电源;    
乙——电压可调的直流电源;
(2)设相邻两个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T,则计算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重力加速度的计算结果是g=_____________________m/s2(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8.
如图所示,是两位同学在研究“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成”时所得到的实验结果,若F′的作用效果与F1F2共同作用效果相同,则尊重实验事实的结果为____________
9.
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
(1)为了减小实验误差,悬挂物的质量应___________(填“远大于”、“远小于”或“等于”)小车和砝码的质量;每次改变小车质量(或悬挂物质量)时,_____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
(2)某同学在平衡摩擦力时把木板的一端垫得过高,所得的aF图像为下图中的________;
A.  B.  C.  D.
(3)本实验所采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
A.理想实验法 B.等效替代法 C.控制变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4道)

    单选题:(1道)

    多选题:(1道)

    实验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