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7题)
1.
2018年开工的池黄高铁从池州出发,沿途经过九华山,然后到达黄山。设游客甲驾车从黄山大门去九华山大门总行程198km,游客乙驾车经另一路线从九华山大门赶往黄山大门总行程185km。若两人上午8时同时出发经2小时恰好同时到达,则甲乙在两地之间运动的过程中
A.甲驾车行程“198km”指的是位移大小 |
B.研究乙车的行驶路程时能将车看作质点 |
C.甲车、乙车的平均速度相同 |
D.“上午8时”是指“时间间隔”,“经2小时是指“时刻” |
3.
t=0时,甲、乙两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以同一初速度出发沿同一直线运动,直到停止时位移相同,以出发点为参考点,它们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


A.甲运动的时间可能等于乙运动的时间 |
B.在运动过程中甲始终在乙的后方 |
C.在运动过程中甲、乙两物体的速度不可能相同 |
D.在运动过程中甲、乙两物体的加速度不可能相同 |
4.
如图所示,水平面上固定一竖直平面的光滑大半圆环,中央有孔的小球A、B间由细绳连接套在环上,B球与环中心O处于同一水平面上,AB间的细绳呈伸直状态,与水平线成30°夹角,恰好保持静止状态。已知B球的质量为0.1kg,取g=l0m/s2,细绳对B球的拉力为F,A球的质量为mA,则

A. F=2N;mA=0.4kg B. F=2N;mA ="0." 2kg
C. F=4;mA=0.2kg D. F=4N;mA=0.4kg

A. F=2N;mA=0.4kg B. F=2N;mA ="0." 2kg
C. F=4;mA=0.2kg D. F=4N;mA=0.4kg
5.
如图所示,在我国东北寒冷的冬季,狗拉雪橇是上世纪人们出行的常见交通工具。狗拉着雪橇从静止开始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狗拉雪橇加速前进时,狗拉雪橇的力大于雪橇拉狗的力 |
B.狗对雪橇的拉力先产生,运动后雪橇才对狗产生拉力 |
C.当狗拉雪橇减速前进时,狗拉雪橇的力等于雪橇拉狗的力 |
D.雪橇能够运动是由于狗对雪橇的拉力大于雪橇对狗的拉力 |
6.
如图所示,可视为质点的物体滑上传送带A端时的瞬时速度为vA=4m/s,到达B端时的瞬时速度设为vB。水平传送带A、B两端相距x=6m,物体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
0.1,取g=10m/s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若传送带不动,物体到达B端的瞬时速度vB=1m/s
B. 若传送带逆时针匀速转动, vB一定小于2m/s
C. 若传送带顺时针匀速转动, vB一定大于2m/s
D. 若传送带顺时针匀速转动, vB有可能等于2m/s


A. 若传送带不动,物体到达B端的瞬时速度vB=1m/s
B. 若传送带逆时针匀速转动, vB一定小于2m/s
C. 若传送带顺时针匀速转动, vB一定大于2m/s
D. 若传送带顺时针匀速转动, vB有可能等于2m/s
7.
同学们学过的测量仪器主要有:刻度尺、天平、秒表、打点计时器、汽车速度计、测力计、量筒等,在下列各组仪器中,都可以用来测量国际单位制规定的三个力学基本物理量的是
A.刻度尺、天平、秒表 | B.刻度尺、测力计、汽车速度计 |
C.刻度尺测力计、打点计时器 | D.量筒、天平、秒表 |
2.多选题- (共5题)
8.
以甲的出发点为原点,出发时刻为计时起点,甲乙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x-t图象如图所示其中图线甲为过原点的倾斜直线,图线乙为开口向下的抛物线,则


A.甲乙同时出发,乙始终沿正方向运动 |
B.从开始运动到t1时刻甲、乙两物体的位移相等、t1时刻速度不相等 |
C.t1到t2时间内某时刻两车的速度可能相同 |
D.t1到t2时间内物体乙的平均速度大于物体甲的平均速度 |
9.
如图所示,物块m、M叠放在一起,若m、M一起沿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倾角为
30°的斜面匀速下滑(m、M保持相对静止),则



A.m受三个力作用 |
B.M对m的摩擦力方向沿m与M的接触面斜向下 |
C.M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
D.M对斜面的摩擦力方向沿斜面向上 |
10.
2017年第十三届全运会在天津举行。下列关于四项运动中冠军运动员在运动的解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蹦床冠军涂潇在空中上升到最高点时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
B.跳高冠军王宇在越杆时处于平衡状态 |
C.举重冠军田涛在举铃过头停在最高点时,铃处于平衡状态 |
D.跳远冠军陆敏佳助跑是为了增加自己的惯性,以便跳得更远 |
11.
如图所示,沿水平方向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车厢中,悬挂小球的悬线偏离竖直方向
37°角,小球和车厢相对静止,球的质量为1kg(g取10m/s2,sin37°=0.6,cos37°=0.8),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车厢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7.5m/s2 |
B.车厢一定向左做匀加速运动 |
C.车厢可能向右做匀减速运动 |
D..悬线对球的拉力大小为8N |
12.
如图所示,甲、乙、丙三个木块的质量分别为m1、m2和m3,甲、乙两木块用细线连在一起,中间有一被压缩竖直放置的轻弹簧,乙放在丙物体上,整个装置放在水平地面上系统处于静止状态,此时绳的张力为F,在把细线烧断的瞬间,甲的加速度大小为a,对细线烧断后的瞬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受到的合力大小为F |
B.丙对乙的支持力大小为(m1+m2)g |
C.丙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m1+m2+m3)g+F |
D.地面对丙的支持力大小为m1(a+g)+m2g+m3g |
3.解答题- (共3题)
13.
如图所示,放在散热底座斜面上的笔记本电脑质量为m,当散热底座斜面与水平方向夹角为
时,电脑静止在散热底座斜面上重力加速度为g,

求:(1)此时电脑所受的弹力和摩擦力各多大?
(2)当把散热底座斜面的倾角增大到
时,轻推电脑刚好沿散热底座斜面匀速下滑,电脑和散热底座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多少?


求:(1)此时电脑所受的弹力和摩擦力各多大?
(2)当把散热底座斜面的倾角增大到

14.
如图所示,质量为8kg、足够长的小车M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小车右端受到的水平推力F大小为8N,当小车向左运动的速度达到1.5m/s时,在小车左端轻轻地放上一个质量为2kg的小物块m(可视为质点),物块与小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取g=10m/s2)。

求:(1)两者刚达到相同的速度时,小物块离小车左端的距离;
(2)两者达到相同的速度后,再经过t=2s物块的位移大小。

求:(1)两者刚达到相同的速度时,小物块离小车左端的距离;
(2)两者达到相同的速度后,再经过t=2s物块的位移大小。
15.
小明乘坐跳楼机时,先被安全带固定在座椅上,跳楼机上升到离地最大高度64m处,然后由静止释放,开始下落过程可认为自由落体运动,然后小明和座椅整体受到大小为f=3675N的恒定阻力而做匀减速运动,且下落到离地面4m高处速度恰好减为零。已知小明和座椅下落过程中最大速度为20m/s,重力加速度g=10m/s2。求:
(1)小明和座椅下落过程的总时间;
(2)小明和座椅的总质量。
(1)小明和座椅下落过程的总时间;
(2)小明和座椅的总质量。
4.实验题- (共2题)
16.
某同学从实验室里借来两个弹簧秤,在课外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实验步骤如下:用完全相同的两个弹簧测力计进行操作,弹簧测力计A挂于固定点C,下端用细线挂一重物G,弹簧测力计B的一端用细线系于O点,手持另一端向左拉至水平,使结点O静止在某位置,分别读出弹簧测力计A和B的示数并在贴于竖直木板的白纸上记录O点的位置和拉线的方向。

(1)弹簧测力计A的指针如图所示,由图可知拉力的大小为_____N(本实验用的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单位为N)。
(2)由实验作出FA和FB的合力F以及拉线的方向,甲乙同学分别作出如图所示,得到的结果符合事实的是______(填“甲”或“乙”);某次实验中,该同学发现弹簧测力计A的指针稍稍超出量程,下列解决办法可行的是_______。
A.改变弹鳘测力计B拉力的大小
B减小重物G的质量
C将A更换成量程较小的弹簧测力计
D改变弹簧测力计B拉力方向

(1)弹簧测力计A的指针如图所示,由图可知拉力的大小为_____N(本实验用的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单位为N)。
(2)由实验作出FA和FB的合力F以及拉线的方向,甲乙同学分别作出如图所示,得到的结果符合事实的是______(填“甲”或“乙”);某次实验中,该同学发现弹簧测力计A的指针稍稍超出量程,下列解决办法可行的是_______。
A.改变弹鳘测力计B拉力的大小
B减小重物G的质量
C将A更换成量程较小的弹簧测力计
D改变弹簧测力计B拉力方向
17.
某研究小组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研究小车质量一定时其加速度与受到的作用力的关系。

(1)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小车的加速度a和小车所受拉力F的图象如图乙所示。甲同学画出的图线为I,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是:在平衡摩擦力时_______。乙同学画出图线为Ⅱ,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是没有满足小车的质量_______砝码与砝码盘的总质量。
(2)对于该实验的认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
A该实验应用了等效替代的思想方法
B该实验应用了控制变量的思想方法
C实验时必须先接通电源后释放小车
D用天平测出m及M,直接用公式
求出小车运动的加速度
(3)已知交流电源的频率为50Hz,某次实验得到的纸带如图丙所示,图中相邻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由该纸带可求得小车的加速度a=_______m/s2。(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1)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小车的加速度a和小车所受拉力F的图象如图乙所示。甲同学画出的图线为I,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是:在平衡摩擦力时_______。乙同学画出图线为Ⅱ,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是没有满足小车的质量_______砝码与砝码盘的总质量。
(2)对于该实验的认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
A该实验应用了等效替代的思想方法
B该实验应用了控制变量的思想方法
C实验时必须先接通电源后释放小车
D用天平测出m及M,直接用公式

(3)已知交流电源的频率为50Hz,某次实验得到的纸带如图丙所示,图中相邻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由该纸带可求得小车的加速度a=_______m/s2。(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7道)
多选题:(5道)
解答题:(3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7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