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济南外国语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98744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8/2/12

1.单选题(共7题)

1.
某人驾车从济南到青岛用时6 h,车上里程表的示数增加了420 km,根据地图上的相关数据得到出发地到目的地的直线距离为360 km,则整个过程中汽车的位移大小和平均速度的大小分别为
A.360 km  60 km/h
B.360 km  70 km/h
C.420 km  70 km/h
D.420 km  60 km/h
2.
斜面长为L,高为h,一质量为m的物体放在斜面上恰能匀速下滑,若将物体沿斜面匀速向上拉,则拉力的大小为( )
A.B.
C.D.无法确定
3.
根据牛顿第一定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运动员冲刺到终点后,不能马上停下来,还要向前跑一段距离
B.自行车紧急刹车。轮子不转了,车子还会向前滑动
C.地球由西向东转,我们向上跳起后,还落到原地
D.气球吊着物体上升。某时刻绳子突然断了,物体立刻相对于地面向下运动
4.
小明站在电梯里,当电梯以加速度5m/s2下降时,小明受到的支持力(  )
A.小于重力,但不为零B.大于重力
C.等于重力D.等于零
5.
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长度和时间的单位分别是
A.g、m、s
B.kg、m、s
C.kg、m、h
D.kg、cm、s
6.
起重机用4s的时间将2×104N重物匀速提升10m,在此过程中起重机的输出功率为
A.2×105 W
B.5×105 W
C.5×104 W
D.8×104 W
7.
一人乘电梯从1楼到20楼,在此过程中经历了先加速,后匀速,再减速的运动过程,则电梯对人的支持力的做功情况是(  )
A.加速时做正功,匀速时不做功,减速时做负功
B.加速时做正功,匀速和减速时做负功
C.加速和匀速时做正功,减速时做负功
D.始终做正功

2.选择题(共1题)

8.

我国陆地总面积约(  )

3.多选题(共4题)

9.
质量不同的两个物体从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后落到地面,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质量大的先落地
B.两物体落地的时间相同
C.两物体落地时的速度相同
D.两物体下落过程中的加速度相同
10.
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在2~4 s内,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
B.质点在0~2 s内的加速度比4~6 s内的加速度大
C.在第4 s末,质点离出发点最远
D.在0~6 s内,质点的平均速度为5 m/s
11.
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小车,质量为5kg。在50 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2s内前进了4 m,在这个过程中(g取10 m/s2)
A.小车加速度的大小是1 m/s2
B.小车加速度的大小是2 m/s2
C.小车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是0.8
D.小车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10 N
12.
把一个物体竖直向上抛出,该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是,若物体的质量为,所受的空气阻力大小恒为,则在从物体被抛出到落回地面的全过程中
A.重力所做的功为2mgh
B.重力所做的功为0
C.空气阻力做的功为-2fh
D.空气阻力做的功为0

4.解答题(共3题)

13.
汽车在路上出现故障时,应在车后放置三角警示牌(如图所示),以提醒后面驾车司机,减速安全通过。在夜间,有一货车因故障停车,后面有一小轿车以30m/s的速度向前驶来,由于夜间视线不好,驾驶员只能看清前方50m的物体,并且他的反应时间为0.5s,制动后最大加速度为6m/s2。求:
(1)小轿车从刹车到停止所用小轿车驾驶的最短时间;
(2)三角警示牌至少要放在车后多远处,才能有效避免两车相撞。
14.
有一种圆珠笔,内部有一根小弹簧.如图所示,当笔杆竖直放置时,在圆珠笔尾部的按钮上放一个200g的砝码,砝码静止时,弹簧压缩量为2mm.现用这支圆珠笔水平推一本放在桌面上质量为800g的书,当按钮压缩量为2.4mm(未超过弹簧的弹性限度)时,这本书恰好匀速运动.(g取10m/s2)试求:

(1)笔内小弹簧的劲度系数;
(2)书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大小.
15.
在科技创新活动中,小华同学根据磁铁同性相斥原理设计了用机器人操作的磁力运输车(如图甲所示)。在光滑水平面AB上(如图乙所示),机器人用大小不变的电磁力F推动质量为m=1kg的小滑块从A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小滑块到达B点时机器人撤去电磁力F,小滑块冲上光滑斜面(设经过B点前后速率不变),最高能到达C点。

机器人用速度传感器测量小滑块在ABC过程的瞬时速度大小并记录如下。
t/s
0
0.2
0.4

2.2
2.4
2.6

v/(m·s-1
0
0.4
0.8

3.0
2.0
1.0

求:(1)机器人对小滑块作用力F的大小
(2)斜面的倾角α的大小。

5.实验题(共2题)

16.
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打点计时器应接在______(选填“交流”或“直流”)电源上,每隔______s打一次点(打点计时器电源的频率为50Hz).如图所示为某同学打出的一条纸带,他按打点先后顺序每5个点取1个计数点,得到了O、A、B、C、D等几个计数点,并用刻度尺量得OA=1.50cm,AB=1.90cm,BC=2.30cm,CD=2.70cm,则打C点时小车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m/s;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a= _______m/s2.(两个计算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7.
如图甲所示为“探究合力与分力的关系”的实验,其中A为固定橡皮条的图钉,P为橡皮条与细绳的结点,用两把互成角度的弹簧秤把结点P拉到位置O

(1) 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____.
A.理想实验法
B.等效替代法
C.控制变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
(2) 从图甲可读得弹簧秤B的示数为________N。
(3)某同学利用坐标纸记下了橡皮条的结点位置O点以及两个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大小,如图所示。请在图中作出F1F2合力的图示,并用F表示此力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7道)

    选择题:(1道)

    多选题:(4道)

    解答题:(3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12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