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11题)
1.
如图所示,“复兴号”动车组于2017年6月26日11时05分,从北京南站发车沿京沪高铁至上海虹桥站终点,整个行程用时
,总行程
在“复兴号”动车组这一运行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复兴号”动车组运行的路程是1315km |
B.“复兴号”动车组运行的位移是1315km |
C.运行时间![]() |
D.2017年6月26日11时05分指的是时间间隔 |
2.
如图所示,中间有孔的物块A套在光滑的竖直杆上,通过滑轮用不可伸长的轻绳将物体拉着匀速向上运动,则关于拉力F以及拉力作用点的移动速度v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F不变,v不变 |
B.F增大,v减小 |
C.F增大,v增大 |
D.F增大,v不变 |
3.
a、b两个物体做平抛运动的轨迹如图所示,设它们抛出的初速度分别为va、vb,从抛出至碰到台上的时间分别为ta、tb,则( )


A.va=vb |
B.va<vb |
C.ta>tb |
D.ta<tb |
5.
如图中的a是研究小球在斜面上平抛运动的实验装置,每次将小球从弧型轨道同一位置静止释放,并逐渐改变斜面与水平地面之间的夹角
,获得不同的射程
,最后作出了如图中的b所示的
图象,
取
,则







A.由图b可知,小球在斜面顶端水平拋出时的初速度![]() |
B.实验中发现![]() ![]() ![]() |
C.若最后得到的图象如图中的c所示,由图象b中直线的斜率![]() |
D.所给条件无法求出小球在斜面顶端平抛的初速度以及斜面的长度 |
6.
如图所示,在竖直放置的半圆形容器的中心O点分别以水平初速度v1、v2抛出两个小球(可视为质点),最终它们分别落在圆弧上的A点和B点,已知OA与OB互相垂直,且OA与竖直方向成α角,则两小球初速度之比
为:



A.![]() | B.![]() | C.![]() | D.![]() |
7.
如图所示为高度差h1=0.2 m的AB、CD两个水平面,在AB平面的上方与竖直面BC距离x=1.0m处,小物体以水平速度v=2.0m/s抛出,抛出点的高度h2=2.0m,
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g=10 m/s2.则( )
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g=10 m/s2.则( )
A.落在平面AB上 |
B.落在平面CD上 |
C.落在竖直面BC上 |
D.落在C点 |
8.
如图所示的光滑斜面长为l,宽为b,倾角为θ,一物块(可看成质点)沿斜面左上方顶点P以初速度v0水平射入,恰好从底端Q点离开斜面,则( )


A.物块由P点运动到Q点所用的时间![]() |
B.物块由P点运动到Q点所用的时间![]() |
C.初速度![]() |
D.初速度![]() |
9.
一位同学做平抛实验时,只在纸上记下重垂线
方向,未在纸上记下斜槽末端O的位置,并只描出如图所示的一段平抛轨迹曲线.现在曲线上取A、B两点,用刻度尺分别量出两点到
的距离,AA′=
,BB′=
,以及A、B间的竖直距离h,可求出小球抛出的初速度
为( )







A.![]() | B.![]() | C.![]() | D.![]() |
10.
一般的曲线运动可以分成很多小段,每小段都可以看成圆周运动的一部分,即把整条曲线用一系列不同半径的小圆弧来代替。如图(a)所示,曲线上的A点的曲率圆定义为:通过A点和曲线上紧邻A点两侧的两点作一圆,在极限情况下,这个圆就叫做A点的曲率圆,其半径ρ叫做A点的曲率半径。现将一物体沿与水平面成α角的方向已速度υ0抛出,如图(b)所示。则在其轨迹最高点P处的曲率半径是


A.![]() | B.![]() |
C.![]() | D.![]() |
11.
如图所示,汽车在一段弯曲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关于它受到的水平方向的作用力方向的示意图,如下图所示,可能正确的是哪项(图中F 为地面对其的摩擦力,f为行驶时所受阻力)( )


A.![]() | B.![]() | C.![]() | D.![]() |
2.选择题- (共9题)
3.多选题- (共6题)
21.
关于平抛运动(忽略空气阻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平抛运动的速度和加速度都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大 |
B.平抛运动实际的路径大于竖直方向的高度,所以实际的运动时间大于竖直方向的分运动的时间 |
C.做平抛运动的物体仅受到重力的作用,所以加速度保持不变 |
D.做平抛运动的物体在相同时间内速度变化相同 |
22.
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有一个半球形大坑,O 为球心,AB为沿水平方向的直径。若在A点以初速度
沿AB方向向右平抛一小球甲,小球甲将击中坑内的最低点D;若在甲球抛出的同时,在C点以初速度
沿平行BA方向向左平抛另一小球乙,也恰能击中D点。已知∠COD=600,甲、乙两小球的质量相同,不计空气阻力,则:




A.甲、乙两小球初速度的大小之比![]() |
B.甲、乙两球在此过程中速度变化量的大小之比为2:1 |
C.甲、乙两小球下落时间之比为![]() |
D.逐渐增大小球甲抛出速度![]() |
23.
以下关于分运动和合运动的关系的讨论中,错误的说法是( )
A.两个直线运动的合运动,可能是直线运动,也可能是曲线运动 |
B.两个匀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可能是直线运动,也可能是曲线运动 |
C.两个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可能是直线运动,也可能是曲线运动 |
D.两个分运动的运动时间,一定与它们的合运动的运动时间相等 |
25.
如图所示,倾角为θ的斜面上有A、B、C三点,现从这三点分别以不同的初速度水平抛出一小球,三个小球均落在斜面上的D点,今测得AB:BC:CD=5:3:1由此可判断( )


A.A点、B点、 C点三个小球运动时间之比为1:2:3 |
B.A点、B点、 C点三个小球的运动轨迹可能在空中相交 |
C.A点、B点、 C点三个小球的初速度大小之比为3:2:1 |
D.A点、B点、 C点三个小球落在斜面上时速度与初速度间的夹角之比为1:1:1 |
26.
某物体做平抛运动时,它的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其正切值tanθ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g取10m/s2)则 ( )


A.第1s物体下落的高度为5m |
B.第1s物体下落的高度为10m |
C.物体的初速度为5m/s |
D.物体的初速度为10m/s |
4.解答题- (共6题)
27.
如图所示,从A点以v0=4m/s的水平速度抛出一质量m=1kg的小物块(可视为质点),当物块运动至B点时,恰好沿切线方向进入光滑圆弧轨道BC,经圆弧轨道后滑上与C点等高、静止在粗糙水平面的长木板上,圆弧轨道C端切线水平。已知长木板的质量M=4kg,A、B两点距C点的高度分别为H=0.6m、h=0.15m,R=0.75m,物块与长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5,长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2,g=10m/s2。求:

(1)小物块运动至B点时的速度大小和方向;
(2)小物块滑动至C点时,对圆弧轨道C点的压力;
(3)长木板至少为多长,才能保证小物块不滑出长木板。

(1)小物块运动至B点时的速度大小和方向;
(2)小物块滑动至C点时,对圆弧轨道C点的压力;
(3)长木板至少为多长,才能保证小物块不滑出长木板。
28.
如图所示,一个人用一根长L=1m、只能承受F=74N拉力的绳子,拴着一个质量为m=1kg的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已知圆心O离地面距离h=6m,转动中小球在最低点时绳子恰好断了。(取g=10m/s2)

(1)绳子断时小球运动的角速度多大?
(2)绳断后,小球落地点与抛出点间的水平距离是多少?

(1)绳子断时小球运动的角速度多大?
(2)绳断后,小球落地点与抛出点间的水平距离是多少?
29.
如图所示,在一端封闭,长约1m的玻璃管内装满清水,水中放一个红蜡做的小圆柱体R,试管静止时小蜡块恰好能在试管中以速度v匀速上升。蜡块在图中位置(坐标原点),让玻璃管沿水平方向从静止开始以加速度a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此时,蜡块R便在管内以速度u匀速上升,建立如图所示的坐标系,试写出蜡块的轨迹方程(即y与x的关系式)。

30.
水平光滑直轨道ab与半径为R的竖直半圆形光滑轨道bc相切,一小球以初速度
沿直轨道向右运动,如图所示,小球进入圆形轨道后刚好能通过c点,然后小球做平抛运动落在直轨道上的d点,小球看做质点,忽略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求db的水平距离x.


31.
如图所示,在倾角θ=370的斜面底端的正上方H处,平抛一个物体,该物体落到斜面上的速度方向正好与斜面垂直,求物体抛出时的初速度。(sin370="0.6" ,cos370="0.8" ,重力加速度为g,结果可用根号表示)

32.
以15m/s的速度水平抛出一石子,石子落地时速度方向与抛出时速度方向成53°,不计空气阻力,g=10m/s2,sin53°=0.8,cos53°=0.6.求:
(1) 石子落地时的竖直分速度大小。
(2)石子在空中的飞行时间。
(3)石子抛出点与落地点的高度差。
(4)石子落地时的位移大小。
(1) 石子落地时的竖直分速度大小。
(2)石子在空中的飞行时间。
(3)石子抛出点与落地点的高度差。
(4)石子落地时的位移大小。
5.实验题- (共1题)
33.
在做“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时,通过描点法画出小球平抛运动的轨迹,并求出平抛运动的初速度,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关于这个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
(2)在做“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时,坐标纸应当固定在竖直的木板上,图中坐标纸的固定情况与斜槽末端的关系正确的是______

(3)某同学在描绘平抛运动轨迹时,得到的部分轨迹曲线如图乙所示。在曲线上取
、
、
三个点,测量得到
、
、
三点间竖直距离
,
,
、
、
三点间水平距离
,
取
,则小球平抛运动的初速度
的大小为__________
.
(1)关于这个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
A.小球释放的初始位置越高越好 |
B.每次小球可从不同高度由静止释放 |
C.实验前要用重锤线检查坐标纸上的竖线是否竖直 |
D.小球的平抛运动要靠近木板但不接触 |

(3)某同学在描绘平抛运动轨迹时,得到的部分轨迹曲线如图乙所示。在曲线上取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11道)
选择题:(9道)
多选题:(6道)
解答题:(6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6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