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5题)
1.
2012年广州春节焰火晚会农历正月初一在珠江河段琶洲会展中心的主会场和白鹅潭江面的分会场精彩上演.在焰火运动的过程中,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焰火的速度越大,加速度也一定越大 |
B.焰火的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一定越大 |
C.焰火的加速度不断减小,速度一定越来越小 |
D.某时刻速度为零,其加速度一定为零 |
2.
一根轻质弹簧竖直悬挂在天花板上,下端悬挂一小球,小球和弹簧的受力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F1的施力者是弹簧 | B.F4的反作用力是F1 |
C.F3的施力者是地球 | D.F2的反作用力是F3 |
3.
如图,A、B两物体叠放在水平地面上,A物体m=20kg,B物体质量M=30kg.处于水平位置的轻弹簧一端固定于墙壁,另一端与A物体相连,弹簧处于自然状态,其劲度系数为250N/m,A与B之间、B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5.现有一水平推力F作用于物体B上使B缓慢地向墙壁移动,当移动0.2m时,水平推力F的大小为(g取10m/s2)()

A. 350 N B. 300 N C. 250 N D. 200 N

A. 350 N B. 300 N C. 250 N D. 200 N
4.
如图所示,小车向右运动的过程中,某段时间内车中悬挂的小球A和车水平底板上的物块B都相对车厢静止,悬挂小球A的悬线与竖直线有一定夹角,这段时间内关于物块B受到的摩擦力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物块B不受摩擦力作用 |
B.物块B受摩擦力作用,大小恒定,方向向左 |
C.物块B受摩擦力作用,大小恒定,方向向右 |
D.因小车的运动性质不能确定,故B受到的摩擦力情况无法判断 |
5.
在图示的非匀强电场中,实线表示电场线;在只受电场力的作用下,电子从A点运动到B点;电子在A点的速度方向如图所示.比较电子在A、B两点的速度、加速度、电势能,其中正确的是()

A. vA>vB、aA<aB、EpA>EpB B. vA>vB、aA>aB、EpA<EpB
C. vA<vB、aA<aB、EpA<EpB D. vA<vB、aA>aB、EpA>EpB

A. vA>vB、aA<aB、EpA>EpB B. vA>vB、aA>aB、EpA<EpB
C. vA<vB、aA<aB、EpA<EpB D. vA<vB、aA>aB、EpA>EpB
2.选择题- (共5题)
7.
用半径相同的两小球A、B的碰撞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装置示意如图所示,斜槽与水平槽圆滑连接.实验时先不放B球,使A球从斜槽上某一固定点C由静止滚下,落到位于水平地面的记录纸上留下痕迹.再把B球静置于水平槽前端边缘处,让A球仍从C处由静止滚下,A球和B球碰撞后分别落在记录纸上留下各自的痕迹.记录纸上的O点是重垂线所指的位置,若测得各落点痕迹到O的距离: =2.68cm, =8.62cm, =11.50cm,并知A、B两球的质量比为2:1,则未放B球时A球落地点是记录纸上的{#blank#}1{#/blank#}点,系统碰撞前总动量p与碰撞后总动量p′的百分误差 ={#blank#}2{#/blank#}%(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3.多选题- (共2题)
11.
如图,一个大人单独提起一桶水和两个小孩共同提起同一桶水,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大人的拉力可以看作两个小孩拉力的合力 |
B.大人拉力一定等于两个小孩拉力大小之和 |
C.两个小孩两手臂夹角θ越大,则小孩拉力越小 |
D.两个小孩两手臂夹角θ越大,则小孩拉力越大 |
12.
下列关于功和机械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有阻力作用的情况下,物体重力势能的减少不等于重力对物体所做的功 |
B.合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改变量 |
C.物体的重力势能是物体与地球之间的相互作用能,其大小与势能零点的选取有关 |
D.运动物体动能的减少量一定等于其重力势能的增加量 |
4.解答题- (共2题)
13.
一传送带装置如下图所示,其中AB段是水平的,长度LAB=4m,BC段是倾斜的,长度lBC=5 m,倾角为θ=37°,AB和BC在B点通过一段极短的圆弧连接(图中未画出圆弧),传送带以v=4 m/s的恒定速率顺时针运转.已知工件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现将一个工件(可以看作质点)无初速度地放在A点,求:

(1)工件第一次到达B点所用的时间:
(2)工件沿传送带上升的最大位移;
(3)工件运动了23 s时所在的位置

(1)工件第一次到达B点所用的时间:
(2)工件沿传送带上升的最大位移;
(3)工件运动了23 s时所在的位置
14.
如图所示,倾角为45°的粗糙斜面AB底端与半径R=0.4m的光滑半圆轨道BC平滑相接,O为轨道圆心,BC为圆轨道直径且处于竖直平面内,A、C两点等高.质量m=1kg的滑块从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恰能滑到与O等高的D点,g取10m/s2.求:
(1)求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2)若使滑块能到达C点,求滑块至少从离地多高处由静止开始下滑;
(3)若滑块离开C处后恰能垂直打在斜面上,求滑块经过C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
(1)求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2)若使滑块能到达C点,求滑块至少从离地多高处由静止开始下滑;
(3)若滑块离开C处后恰能垂直打在斜面上,求滑块经过C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

5.实验题- (共2题)
15.
如图所示,某小组同学利用DIS实验装置研究支架上力的分解。A、B为两个相同的双向力传感器,该型号传感器在受到拉力时读数为正,受到压力时读数为负。A连接质量不计的细绳,可沿固定的板做圆弧形移动。B固定不动,通过光滑铰链连接长0.3 m的杆。将细绳连接在杆右端O点构成支架。保持杆在水平方向,按如下步骤操作:

①测量绳子与水平杆的夹角∠AOB=θ
②对两个传感器进行调零
③用另一细绳在O点悬挂一个钩码,记录两个传感器的读数
④取下钩码,移动传感器A改变θ角
重复上述步骤,得到图示表格1。
(1)根据表格1,A传感器对应的是表中力_______(选填“F1”或“F2”)。钩码质量为______kg(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2)某次操作中,有同学使用相同器材实验,但将传感器调零后再接上支架,其后按①③④步骤重复实验,得到图示表格2,则表格空缺处数据应接近___________。(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

①测量绳子与水平杆的夹角∠AOB=θ
②对两个传感器进行调零
③用另一细绳在O点悬挂一个钩码,记录两个传感器的读数
④取下钩码,移动传感器A改变θ角
重复上述步骤,得到图示表格1。
(1)根据表格1,A传感器对应的是表中力_______(选填“F1”或“F2”)。钩码质量为______kg(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2)某次操作中,有同学使用相同器材实验,但将传感器调零后再接上支架,其后按①③④步骤重复实验,得到图示表格2,则表格空缺处数据应接近___________。(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5道)
选择题:(5道)
多选题:(2道)
解答题:(2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