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9题)
2.
甲、乙两辆汽车沿同一平直路面行驶,其v-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对汽车运动状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A.在第10 s末,乙车改变运动方向 |
B.在第10 s末,甲、乙两车相距150 m |
C.若开始时乙车在前,则两车可能相遇两次 |
D.在第20 s末,甲、乙两车相遇 |
3.
汽车以20 m/s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急刹车时的加速度大小为5 m/s2,则自驾驶员急踩刹车开始,经过2 s与5 s汽车的位移之比为( )
A. 5∶4 B. 4∶5 C. 3∶4 D. 4∶3
A. 5∶4 B. 4∶5 C. 3∶4 D. 4∶3
4.
如图所示,一轻质弹簧两端分别与竖直墙壁和物块连接,物块位于水平面上。A、B是物块能保持静止的位置中离墙壁最近和最远的点,A、B两点离墙壁的距离分别是x1、x2。物块与地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Ffm,则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


A.![]() | B.![]() | C.![]() | D.![]() |
5.
如图所示,用轻质弹簧将篮球拴在升降机底板上,此时弹簧竖直,篮球恰好与光滑的侧壁和光滑的倾斜天花板接触,在篮球与侧壁之间装有压力传感器,当升降机沿竖直方向运动时,压力传感器的示数逐渐增 大,某同学对此现象给出了下列分析与判断,其中可能正确的是


A.升降机正在匀加速上升 |
B.升降机正在匀减速上升 |
C.升降机正在加速下降,且加速度越来越大 |
D.升降机正在减速下降,且加速度越来越大 |
6.
一个榔头敲在一块玻璃上把玻璃打碎了.对这一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榔头敲玻璃的力大于玻璃对榔头的作用力,所以玻璃才碎
B. 榔头受到的力大于玻璃受到的力,只是由于榔头能够承受比玻璃更大的力才没有碎裂
C. 榔头和玻璃之间的作用力应该是等大的,只是由于榔头能够承受比玻璃更大的力才没有碎裂
D. 因为不清楚玻璃和榔头的其他受力情况,所以无法判断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的大小
A. 榔头敲玻璃的力大于玻璃对榔头的作用力,所以玻璃才碎
B. 榔头受到的力大于玻璃受到的力,只是由于榔头能够承受比玻璃更大的力才没有碎裂
C. 榔头和玻璃之间的作用力应该是等大的,只是由于榔头能够承受比玻璃更大的力才没有碎裂
D. 因为不清楚玻璃和榔头的其他受力情况,所以无法判断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的大小
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在恒力作用下能做曲线运动也能做直线运动 |
B.物体在变力作用下一定是做曲线运动 |
C.物体做曲线运动,沿垂直速度方向的合力一定为零 |
D.两个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一定是直线运动 |
8.
如图所示,A、B是两个摩擦传动的靠背轮,A是主动轮,B是从动轮,它们的半径Ra=2Rb, a 和b 两点在轮的边缘,c 和d 在各轮半径的中点,下列判断正确的有( )

A. Va =" 2" Vb B. ωb = 2ωa C. Vc = Va D. ωb = ωc

A. Va =" 2" Vb B. ωb = 2ωa C. Vc = Va D. ωb = ωc
2.选择题- (共5题)
10.
下列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是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法
②在我国环境保护法律体系中占有核心地位
③我国已形成以环境保护法为基础,以宪法为主体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
④环境保护法为保护和治理环境提供了法律依据
11.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听蜀僧濬弹琴
李白
蜀僧抱绿绮①,西下峨眉峰。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②,余响入霜钟③。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注】①绿绮:古代名琴。②流水:借用“高山流水”典故。③霜钟:《山海经•中山经》载,丰山有九钟,霜降而鸣。
12.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听蜀僧濬弹琴
李白
蜀僧抱绿绮①,西下峨眉峰。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②,余响入霜钟③。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注】①绿绮:古代名琴。②流水:借用“高山流水”典故。③霜钟:《山海经•中山经》载,丰山有九钟,霜降而鸣。
3.多选题- (共3题)
15.
A、B、C三个物体如图所示放置,所有接触面均不光滑。有一个水平力F作用在物体C上,使A、B、C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则( )


A.B对A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 |
B.B对A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 |
C.C对A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 |
D.C对A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 |
16.
如图所示,质量为m1的足够长木板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其上放一质量为m2的木块。t=0时刻起,给木块施加一水平恒力F。分别用a1、a2和v1、v2表示木板、木块的加速度和速度大小,图中可能符合它们运动情况的是( )

A.
B. 
C.
D. 

A.


C.


17.
如图,在河水速度恒定的小河中,一小船保持船头始终垂直河岸从一侧岸边向对岸行驶,船的轨迹是一个弯曲的“S”形,则( )


A.小船垂直河岸的速度大小恒定不变 |
B.小船垂直河岸的速度大小先增大后减小 |
C.与船以出发时的速度匀速过河相比,过河时间长了 |
D.与船以出发时的速度匀速过河相比,过河时间短了 |
4.解答题- (共3题)
18.
如图所示,质量为
的木板B放在水平地面上,质量为
的木箱A放在木板B上.一根轻绳一端拴在木箱上,另一端拴在天花板上,轻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37°.已知木箱A与木板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现用水平向右、大小为200 N的力F将木板B从木箱A下面匀速抽出(sin 37°≈0.6,cos 37°≈0.8,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则木板B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的大小是多少?





19.
如图所示,绷紧的传送带与水平面的夹角θ=30°,传送带在电动机的带动下,始终保持v0=2m/s的速率运行,现把一质量为m=10kg的工件(可看作质点)轻轻放在传送带的底端,工件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
,经过时间t=1.9s,工件被传送到顶端,g取10m/s2。求:

(1)物块刚开始运动时的加速度
(2)传送带的长度


(1)物块刚开始运动时的加速度
(2)传送带的长度
5.实验题- (共2题)
21.
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关系”的实验中,某实验小组将不同数量的钩码分别挂在竖直弹簧下端,进行测量,根据实验所测数据,利用描点法作出了所挂钩码的重力G与弹簧总长L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回答以下问题。

(1)弹簧的原长为_____m。
(2)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____N/m。
(3)分析图象,总结出弹簧弹力F跟弹簧长度L之间的关系式为_____。

(1)弹簧的原长为_____m。
(2)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____N/m。
(3)分析图象,总结出弹簧弹力F跟弹簧长度L之间的关系式为_____。
22.
物理小组在一次探究活动中测量滑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一表面粗糙的木板固定在水平桌面上,一端装有定滑轮;木板上有一滑块,其一端与电磁打点计时器的纸带相连,另一端通过跨过定滑轮的细线与托盘连接.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源的频率为50 Hz.开始实验时,在托盘中放入适量砝码,滑块开始做匀加速运动,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小点.


(1)上图给出的是实验中获取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0、1、2、3、4、5、6、7是计数点,每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图中未标出),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数据计算得加速度a=______(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回答下列两个问题:
①为测量动摩擦因数,下列物理量中还应测量的有________.(填入所选物理量前的字母)
E.滑块运动的时间t
②测量①中所选定的物理量时需要的实验器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______(用被测物理量的字母表示,重力加速度为g).与真实值相比,测量的动摩擦因数______(填“偏大”或“偏小”).写出支持你的看法的一个论据:___________.


(1)上图给出的是实验中获取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0、1、2、3、4、5、6、7是计数点,每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图中未标出),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数据计算得加速度a=______(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回答下列两个问题:
①为测量动摩擦因数,下列物理量中还应测量的有________.(填入所选物理量前的字母)
A.木板的长度l | B.木板的质量m1 |
C.滑块的质量m2 | D.托盘和砝码的总质量m3 |
②测量①中所选定的物理量时需要的实验器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______(用被测物理量的字母表示,重力加速度为g).与真实值相比,测量的动摩擦因数______(填“偏大”或“偏小”).写出支持你的看法的一个论据: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9道)
选择题:(5道)
多选题:(3道)
解答题:(3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