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6题)
1.
有三个光滑斜轨道1、2、3。它们的倾角依次是60°、45°、30°,这些轨道交于点O。现有位于同一竖直线上的三个物体甲、乙、丙分别沿这三个轨道同时从静止自由下滑,如图所示,物体滑到O点的先后顺序是( )


A.甲最先,乙稍后,丙最后 |
B.乙最先,然后甲和丙同时到达 |
C.甲、乙、丙同时到达 |
D.乙最先、甲稍后,丙最后 |
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伽利略通过理想斜面实验,说明了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 人站在加速上升的升降梯中处于超重状态
C. 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不为零时,其速度一定增大
D. 国际单位制中力学的基本单位有:s(秒)、m(米)、N(牛)
A. 伽利略通过理想斜面实验,说明了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 人站在加速上升的升降梯中处于超重状态
C. 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不为零时,其速度一定增大
D. 国际单位制中力学的基本单位有:s(秒)、m(米)、N(牛)
5.
在一东西向的水平直铁轨上,停放着一列已用挂钩连接好的车厢。当机车在东边拉着这列车厢以大小为a的加速度向东行驶时,连接某两相邻车厢的挂钩P和Q间的拉力大小为F;当机车在西边拉着车厢以大小为
a的加速度向西行驶时,P和Q间的拉力大小仍为F。不计车厢与铁轨间的摩擦,每节车厢质量相同,则这列车厢的节数可能为:()

A.8 | B.10 |
C.12 | D.14 |
6.
如图所示水平面上,质量为20 kg的物块A拴在一个被水平拉伸的弹簧一端,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小车上,小车静止不动,弹簧对物块的弹力大小为5 N时,物块处于静止状态,若小车以加速度a=1 m/s2沿水平地面向右加速运动时( )


A.物块A相对小车向左运动 |
B.物块A受到的摩擦力将减小 |
C.物块A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不变 |
D.物块A受到的弹力将增大 |
2.多选题- (共1题)
7.
下列关于力和运动关系的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不为零时,其速度不可能为零 |
B.物体所受的合外力的方向,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 |
C.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与物体运动速度无直接联系 |
D.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不为零,则加速度一定不为零 |
3.解答题- (共3题)
8.
一长木板置于粗糙水平地面上,木板左端放置一小物块;在木板右方有一墙壁,木板右端与墙壁的距离为4.5m,如图(a)所示.t=0时刻开始,小物块与木板一起以共同速度向右运动,直至t=1s时木板与墙壁碰撞(碰撞时间极短).碰撞前后木板速度大小不变,方向相反;运动过程中小物块始终未离开木板.已知碰撞后1s时间内小物块的v﹣t图线如图(b)所示.木板的质量是小物块质量的15倍,重力加速度大小g取10m/s2.求

(1)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1及小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2;
(2)木板的最小长度;
(3)木板右端离墙壁的最终距离.

(1)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1及小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2;
(2)木板的最小长度;
(3)木板右端离墙壁的最终距离.
10.
在电梯中,把一重物置于台秤上,台秤与压力传感器相连,电梯由静止开始竖直上升过程中,传感器所受的压力与时间的关系(FN-t)图象如图所示,g取10 m/s2,由图象求出:

(1)电梯减速上升过程经历的时间;
(2)重物的质量;
(3)电梯的最大加速度.

(1)电梯减速上升过程经历的时间;
(2)重物的质量;
(3)电梯的最大加速度.
4.实验题- (共2题)
11.
(1)在用如图甲装置“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备有下列器材:

甲
E.纸带和复写纸;
F.导线;
G.细绳;
H.小车;
I.沙和小桶;
J.一端附有滑轮的长木板;
K.砝码.
其中多余的器材是____(填代号),缺少的器材是___和____.
(2)如图乙为“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条较理想的纸带,纸带上A、B、C、D、E、F、G为七个相邻的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是0.1 s,距离如图所示,单位是cm,小车的加速度是____m/s2.

乙
(3)在探究加速度a与质量m的关系时,分别以____为纵坐标、____为横坐标作图象,这样就能直观地看出其关系.

甲
A.电磁打点计时器; |
B.天平(带砝码); |
C.秒表; |
D.低压直流电源; |
F.导线;
G.细绳;
H.小车;
I.沙和小桶;
J.一端附有滑轮的长木板;
K.砝码.
其中多余的器材是____(填代号),缺少的器材是___和____.
(2)如图乙为“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条较理想的纸带,纸带上A、B、C、D、E、F、G为七个相邻的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是0.1 s,距离如图所示,单位是cm,小车的加速度是____m/s2.

乙
(3)在探究加速度a与质量m的关系时,分别以____为纵坐标、____为横坐标作图象,这样就能直观地看出其关系.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6道)
多选题:(1道)
解答题:(3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