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7题)
1.
中国运动员苏炳添在国际田联钻石联赛百米赛跑中,以9.99s的成绩成为突破10s大关的第一个亚洲人. 高科技记录仪测得他冲刺时的最大速度约为11.60m/s.则他在全程的平均速度的大小约为( )
A.11.60m/s |
B.10.01m/s |
C.9.99m/s |
D.9.28m/s |
2.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体积、质量都极小的物体都能看成质点 |
B.2012年厦门国际马拉松比赛中肯尼亚黑马卡麦斯•皮特以2小时07分37秒获得冠军,这里2小时07分37秒表示时刻 |
C.在某一段时间内物体运动的路程为零,则该物体一定是静止的 |
D.速度大小不变的运动就是匀速直线运动 |
3.
A、B两物体沿同一方向运动,它们的v一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在确的是


A.在t1时刻前,B物体始终在A物体的前面 |
B.在0一t1这段时间内,B物体的位移比A物体的位移大 |
C.在t1时刻前,B物体的速度始终比A物体增加得快 |
D.在t1时刻两物体不可能相遇。 |
4.
高中物理实验简单而有趣,小明最爱学习物理。如图是小明做的“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实验示意图,在水平放置的木板上垫一张白纸,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的P点,另一端拴两根细线,通过细线同时用两个弹簧秤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结点达到某一位置O点,此时细线Ob与橡皮条PO垂直.现使b弹簧秤从图示位置开始缓慢地沿顺时针转动90°的过程中,并保持O点的位置和a弹簧秤的拉伸方向不变,则在此过程中,关于a、b两弹簧秤示数的变化情况正确的是:


A.a示数增大,b示数先增大后减小 |
B.a示数减小,b示数先减小后增大 |
C.a示数增大,b示数增大 |
D.a示数减小,b示数减小 |
5.
如图所示,粗糙水平地面上的长方体物块将一重为G的光滑圆球抵在光滑竖直的墙壁上,现用水平向右的拉力F缓慢拉动长方体物块,在圆球与地面接触之前,下面的相关判断正确的是:


A.球对墙壁的压力逐渐减小 |
B.水平拉力F逐渐减小 |
C.地面对长方体物块的摩擦力逐渐增大 |
D.地面对长方体物块的支持力逐渐增大 |
6.
如图,轻杆A端用光滑水平铰链装在竖直墙面上,B端用水平绳固定在墙C处并吊一重物P,在水平向右的力F缓缓拉起重物P的过程中杆AB所受压力( )

A. 变大 B. 变小 C. 先变小再变大 D. 不变

A. 变大 B. 变小 C. 先变小再变大 D. 不变
7.
如图甲所示,一物块在斜面上恰能以速度v0匀速下滑,斜面静止不动。若在物块上再施加如图乙所示的作用力F(其中①图中F沿斜面向下,②图中F竖直向下,③图中F垂直斜面向下),斜面仍静止不动,则加力后在物块下滑的过程中:


A.四个图中地面对斜面体支持力都增大 |
B.①、②、④三个图中物块将加速下滑 |
C.②、③两图中物块将仍然匀速下滑 |
D.四个图中地面对斜面体都没有摩擦力 |
2.多选题- (共2题)
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木块放在桌面上受到一个向上的弹力,这是由于桌面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 |
B.质量均匀分布,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可能在物体上,也可能在物体外 |
C.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的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
D.若两物体间有摩擦力,则一定有弹力 |
9.
将一物块分成相等的A、B两部分靠在一起,下端放置在地面上,上端用绳子拴在天花板,绳子处于竖直伸直状态,整个装置静止,则()


A.绳子上拉力可能为零 |
B.地面受的压力可能为零 |
C.地面与物体间可能存在摩擦力 |
D.AB之间一定存在摩擦力 |
3.解答题- (共3题)
10.
如图所示,离地面足够高处有一竖直空管,管长为l=0.2m,M、N为空管的上、下两端,以恒定的速度向下做匀速直线运动,同时在距离空管N点下端d=0.25m处有一小球开始做自由落体运动,取g=10m/s2,求:

(1)若经过t1=0.2s,小球与N点等高,求空管的速度大小v0;
(2)若经过t2=0.5s,小球在空管内部,求空管的速度大小v0应满足什么条件;
(3)为了使小球在空管内部运动的时间最长,求v0的大小,并求出这个最长时间。

(1)若经过t1=0.2s,小球与N点等高,求空管的速度大小v0;
(2)若经过t2=0.5s,小球在空管内部,求空管的速度大小v0应满足什么条件;
(3)为了使小球在空管内部运动的时间最长,求v0的大小,并求出这个最长时间。
11.
如图所示,把重10N的物体放在β=37°的斜面上,物体的一端与固定于斜面上的轻弹簧相连接,整个装置静止。弹簧劲度系数k=200N/m。已知sin37°=0.6, cos37°=0.8

(1)若斜面光滑,则弹簧的伸长量是多少?
(2)若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则弹簧的形变量范围是多少?(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1)若斜面光滑,则弹簧的伸长量是多少?
(2)若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则弹簧的形变量范围是多少?(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12.
如图所示,物块A重10N,物块B重20N,A、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B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现用水平拉力F向左拉物块B,能使A、B发生相对滑动,问:

(1)A受到B,B受到地面作用的摩擦力方向分别是哪个方向?
(2)A受到绳子的拉力是多少?
(3)至少对B向左施加多大的力,才能使A,B发生相对滑动?

(1)A受到B,B受到地面作用的摩擦力方向分别是哪个方向?
(2)A受到绳子的拉力是多少?
(3)至少对B向左施加多大的力,才能使A,B发生相对滑动?
4.实验题- (共2题)
13.
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某同学选出了一条清晰的纸带研究,如图示每个计数点间有四个点还没有画出。其中打点计时器电源频率为50Hz。其中S1=7.05cm,S2=7.68cm,S3=8.33cm,S4=8.95cm,S5=9.61cm,S6=10.26cm,

(1)纸带中相邻两个计数的时间间隔是__________s;
(2)打点计时器打下A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为______m/s,小车的加速度为_______m/s2(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1)纸带中相邻两个计数的时间间隔是__________s;
(2)打点计时器打下A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为______m/s,小车的加速度为_______m/s2(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14.
科学探究活动通常包括以下要素: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与制订计划,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某班物理课外学习小组在进行《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课题研究时,同学们提出“滑动摩擦力大小可能与接触面间的压力有关”。
(1)这属于科学探究活动的____________________要素。
(2)他们用下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探究木块A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与压力的关系,

已测得木块A的质量为100g,木板B在拉力作用下发生相对于木块A的运动时,测定木块A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得到一组F与相应的放在木块A上的砝码重力G的数据(如下表)。

木块A静止时若弹簧测力计读数为0.90N,则木块A受到木板B作用的滑动摩擦力为__________N。
(3)根据表中的数据在答题卡上所示的方格坐标纸中作出滑动摩擦力Ff与压力FN的关系图像______(图2)。 ( g取10N/kg)
(4)根据你作出的图像得出的结论回答:木块A与木板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_______。
(5)当放在木块A上的砝码重力G为3.00N,木板B在拉力作用下发生相对于木块A运动时,木块A所受滑动摩擦力应为__________N。
(1)这属于科学探究活动的____________________要素。
(2)他们用下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探究木块A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与压力的关系,

已测得木块A的质量为100g,木板B在拉力作用下发生相对于木块A的运动时,测定木块A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得到一组F与相应的放在木块A上的砝码重力G的数据(如下表)。

木块A静止时若弹簧测力计读数为0.90N,则木块A受到木板B作用的滑动摩擦力为__________N。
(3)根据表中的数据在答题卡上所示的方格坐标纸中作出滑动摩擦力Ff与压力FN的关系图像______(图2)。 ( g取10N/kg)
(4)根据你作出的图像得出的结论回答:木块A与木板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_______。
(5)当放在木块A上的砝码重力G为3.00N,木板B在拉力作用下发生相对于木块A运动时,木块A所受滑动摩擦力应为__________N。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7道)
多选题:(2道)
解答题:(3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