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5题)
1.
小陈在地面上从玩具枪中竖直向上射出初速度为v0的塑料小球,若小球运动过程中受到的空气阻力与其速率成正比,小球运动的速率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t1时刻到达最高点,再落回地面,落地速率为v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小球上升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大于![]() |
B.小球下降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小于![]() |
C.小球射出时的加速度值最大,到达最高点的加速度值为 0 |
D.小球的加速度在上升过程中逐渐减小,在下降过程中也逐渐减小 |
2.
如图所示,一箱子放在水平地面上,现对箱子施加一斜向上的拉力F,保持拉力的方向不变,在拉力F的大小由零逐渐增大的过程中(箱子未离开地面),关于摩擦力f的大小随拉力F的变化关系,下列四幅图可能正确的是


A.![]() | B.![]() | C.![]() | D.![]() |
4.
如图所示,重为6N的木块静止在倾角为θ=300的斜面上,若用平行于斜面沿水平方向大小等于4N的力推木块,木块仍能保持静止,则此时木块所受的静摩擦力的大小等于


A.3N | B.4N | C.5N | D.6N |
5.
设雨点下落过程中受到的空气阻力与雨点(可看成球形)的横截面积S成正比,与下落速度v的二次方成正比,即f=kSv2,其中k为比例常数,且雨点最终都做匀速运动.已知球的体积公式为V=
πr3(r为半径).若两个雨点的半径之比为1∶2,则这两个雨点的落地速度之比为

A.1∶![]() | B.1∶2 | C.1∶4 | D.1∶8 |
2.选择题- (共1题)
6.下表是1935~1937年中国工矿业生产简表(单位:吨)。对该表蕴含的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年代 | 钢 | 生铁 | 煤 | 锰矿 |
1935年 | 256565 | 787061 | 36091747 | 31400 |
1936年 | 114315 | 809996 | 39902985 | 43400 |
1937年 | 556347 | 956683 | 37230469 | 79187 |
3.多选题- (共2题)
7.
如图甲所示,质量分别为m、M的物体A、B静止在劲度系数为k的弹簧上,A与B不粘连.现对物体A施加竖直向上的力F,使A、B一起上升,若以两物体静止时的位置为坐标原点,两物体的加速度随位移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则( )


A.在图乙中PQ段表示拉力F逐渐增大 |
B.在图乙中QS段表示B物体减速上升 |
C.位移为x3时,A、B一起运动的速度大小为![]() |
D.位移为x1时,A、B之间弹力为mg-kx1-Ma0 |
8.
如图甲所示,倾角为θ的粗糙斜面固定在水平面上,初速度为v0="10" m/s,质量为m="1" kg的小木块沿斜面上滑,若从此时开始计时,整个过程中小木块速度v的平方随路程变化的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取g="10" 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t="10" s时刻,摩擦力反向 |
B.斜面倾角θ=37° |
C.小木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 |
D.0~5 s内小木块做匀减速运动 |
4.解答题- (共2题)
9.
[湖北监利中学2018届月考]高速公路上甲、乙两车在同一车道上同向行驶,甲车在前,乙车在后,速度均为
,距离
时刻甲车遇紧急情况后,甲、乙两车的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取初始运动方向为正方向.通过计算说明两车在
内会不会相撞.




10.
如图所示,在倾角为
的足够长的固定的光滑斜面上,有一质量为
的长木板正以
的初速度沿斜面向下运动,现将一质量
的小物块(大小可忽略)轻放在长木板正中央,已知物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
,设物块与木板间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
取
.
(1)求放上小物块后,木板和小物块的加速度大小;
(2)要使小物块不滑离长木板,长木板至少要有多长;
(3)假设长木板长
,在轻放小物块的同时对长木板施加一沿斜面向上的
的恒力,求小物块在长木板上运动过程中
所做的功及系统机械能的增量.







(1)求放上小物块后,木板和小物块的加速度大小;
(2)要使小物块不滑离长木板,长木板至少要有多长;
(3)假设长木板长




5.实验题- (共2题)
11.
图(a)为测量滑块与水平木板之间动摩擦因数的实验装置示意图。木板固定在水平桌面上,打点计时器电源的频率为
。开始实验时,在托盘中放入适量砝码,滑块开始做匀加速运动,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点。

(1)图(b)是实验中获取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打点未标出,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数据计算的加速度
=
____ m/s2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为测定动摩擦因数,下列物理量中还应测量的有___(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3)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_____(用被测物理量的符号表示,重力加速度为g)。


(1)图(b)是实验中获取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打点未标出,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数据计算的加速度

____ m/s2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为测定动摩擦因数,下列物理量中还应测量的有___(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滑块运动的时间t |
B.滑块的质量m1 |
C.木板的质量m2 |
D.托盘和砝码的总质量m3 |
12.
小莉和她的同学结合图示的方法,利用简易实验器材:一把刻度尺,一质量为
的重物,测量自己头发丝能承受的最大拉力,并与网上获取的正常数据进行对比(头发能承受的拉力随年龄而变化:20岁组,头发能承受的拉力最大,平均约1.72N;30 岁组,平均约1.50N……)实验步骤如下:

①水平固定刻度尺;
②用手指尖紧捏住头发丝两端,用直尺测量出两手指尖之间的头发丝长度
;
③重物挂在头发丝上,两手缓慢沿刻度尺水平移动,直至头发丝恰好被拉断;从刻度尺上读出两手指尖之间的距离
。(取重力加速度
,挂钩光滑且质量不计)。
由以上数据可知所用刻度尺的最小分度为____;头发丝的最大拉力的表达式T=________(用以上物理量符号表示);利用所测数据可求得最大拉力为____N(保留三位有效数字),在正常范围。


①水平固定刻度尺;
②用手指尖紧捏住头发丝两端,用直尺测量出两手指尖之间的头发丝长度

③重物挂在头发丝上,两手缓慢沿刻度尺水平移动,直至头发丝恰好被拉断;从刻度尺上读出两手指尖之间的距离


由以上数据可知所用刻度尺的最小分度为____;头发丝的最大拉力的表达式T=________(用以上物理量符号表示);利用所测数据可求得最大拉力为____N(保留三位有效数字),在正常范围。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5道)
选择题:(1道)
多选题:(2道)
解答题:(2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