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河北省邯郸市鸡泽县一中高二下期末物理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98496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7/7/26

1.单选题(共1题)

1.
在物理学的重大发现中科学家们创造出了许多物理学研究方法,如理想实验法、控制变量法、极限思维法、类比法、科学假说法、建立理想模型法、微元法等等.下列物理研究方法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根据速度定义式,当非常非常小时,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应用了极限思想方法
B.在用打点计时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时,把重物在空气中的落体运动近似看做自由落体运动,这是采用了控制变量法
C.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采用了微元法
D.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叫理想化模型法.

2.多选题(共1题)

2.
科技馆中的一个展品如图所示,在较暗处有一个不断均匀滴水的水龙头,在一种特殊的间歇闪光灯的照射下,若调节间歇闪光间隔时间正好与水滴从A下落到B的时间相同,可以看到一种奇特的现象,水滴似乎不再下落,而是像固定在图中的ABCD四个位置不动,对出现的这种现象,下列描述正确的是(g=10m/s2)(   )
A.水滴在下落过程中通过相邻两点之间的时间满足tABtBCtCD
B.闪光的间隔时间是
C.水滴在相邻两点间的平均速度满足vABvBCvCD=149
D.水滴在各点的速度之比满足vBvCvD=123

3.解答题(共1题)

3.
一颗小石头从某一高度处由静止自由下落,经过A点时的速度是10m/s,到达地面B点时的速度是30m/s。(不计空气阻力,)。求:
(1)小石头下落时的高度;
(2)小石头从A点运动到B点的时间和A、B间的距离。

4.实验题(共2题)

4.
某同学利用图示装置研究小车的匀变速直线运动。

(1)实验中必要的措施是______。
A.细线必须与长木板平行  B.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
C.小车的质量远大于钩码的质量   D.平衡小车与长木板间的摩擦力
(2)他实验时将打点计时器接到频率为50 HZ的交流电源上,得到一条纸带,打出的部分计数点如图所示(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图中未画出)。s1=3.59 cm,s2=4.41 cm,s3=5.19 cm,s4=5.97 cm,s5=6.78 cm,s6=7.64 cm。则小车的加速度a=______m/s2(要求充分利用测量的数据),打点计时器在打B点时小车的速度vB=______m/s。(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5.
如图甲是“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获得的一条纸带,O、 A、B、C、D和E为纸带上六个计数点,加速度大小用a表示.

(1)OD间的距离为________cm.
(2)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出的x-t2图线(x为各计数点至同一起点的距离),斜率表示______________,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2(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1道)

    多选题:(1道)

    解答题:(1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