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山西省阳泉市高一期末物理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98452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7/7/20

1.单选题(共7题)

1.
关于加速度和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的速度为零,加速度也为零
B.物体速度的变化量越大,加速度也越大
C.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加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
D.若加速度和速度的方向相同,当加速度逐渐减小时速度逐渐增大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研究奥运会跳水冠军郭晶晶的跳水动作时,不能把她看成质点
B.从北京到聊城和聊城到北京的位移相同
C.质点沿直线运动时,通过的路程等于位移的大小
D.我们平常所说的子弹射出枪口时速度指的是平均速度
3.
一辆汽车正往东开,突然发现前方有一个障碍物,于是司机来了个刹车,汽车在障碍物的前方停了下来.下列对于这个运动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汽车的位移方向是向东的
B.汽车的速度方向是向东的
C.汽车的加速度方向是向东的
D.汽车的末速度一定是零
4.
一个小石子从离地某一高度处由静止自由落下,某摄影爱好者恰好拍到了它下落的一段轨迹AB。该爱好者用直尺量出轨迹的长度,如图所示.已知曝光时间为s,则小石子出发点离A点约为

A. 6.5 m    B. 10 m    C. 45 m    D. 20 m
5.
如图所示,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在粗糙斜面上向上滑行过程中,关于物体的受力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受到重力、斜面支持力
B.物体受到重力、斜面支持力、沿斜面向下的摩擦力
C.物体受到重力、斜面支持力、沿斜面向上的冲力
D.物体受到重力、斜面支持力、沿斜面向上的冲力、沿斜面向下的摩擦力
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表面各处的重力加速度都相同
B.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方向开始下落的运动时自由落体运动
C.重力加速度g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计算中通常取9.8m/s2
D.满足速度跟时间成正比的下落运动一定时自由落体运动
7.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木板静止在桌面上,木板上有质量为m的滑块向右滑行,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木板与地面间动摩擦因数为μ1,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那么木板受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
A.μ2mgB.μ1mgC.μ2(m+M)gD.μ1Mg+μ2mg

2.多选题(共2题)

8.
如图所示,将两个相同的木块a、b置于固定在水平面上的粗糙斜面上,a、b中间用一轻弹簧连接,b的右端用细绳与固定在斜面上的挡板相连.开始时a、b均静止,弹簧处于压缩状态,细绳上有拉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达到稳定状态时,a所受的摩擦力一定不为零
B.达到稳定状态时,b所受的摩擦力一定不为零
C.细绳剪断瞬间,b所受合外力一定为零
D.细绳剪断瞬间,a所受合外力一定为零
9.
如图所示,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的质量为M的斜面上有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若物体在其上匀速下滑,斜面仍保持静止,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斜面对地面的压力等于(M+m)g
B.斜面对地面的压力大于(M+m)g
C.地面对斜面有向右的摩擦力
D.地面对斜面没有摩擦力

3.解答题(共1题)

10.
如图所示,一质量不计的弹簧原长为10cm,一端固定于质量m=2 kg的物体上,另一端施一水平拉力F.(g=10 m/s2)

(1)若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当弹簧拉长到12cm时,物体恰好匀速运动,弹簧的劲度系数多大?
(2)若将弹簧拉长到11cm时,物体所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多少?
(3)若将弹簧拉长到13cm时,物体所受的摩擦力大小为多少?(设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相等)

4.实验题(共3题)

11.
某同学得到一条用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如图所示,并在其上取了A、B、C、D、E、F、G等7个计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点,图中没有画出,打点计时器接周期为T=0.02s的交流电源.经过测量得:瞬时速度分别为1.65m/s,2.15m/s,2.64m/s,3.15m/s,3.65m/s.

(1)计算F点的速度表达式vf=   m/s(用d 和T表示);
(2)根据(1)中得到的数据,试在图中所给的坐标系中,画出υ﹣t图象,并从中可得出物体的加速度a=    m/s2
12.
某学习小组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时,按如图所示的方式进行实验.第一次用两个弹簧测力计拉伸橡皮筋到某一位置,第二次用一个弹簧测力计将橡皮筋拉伸到白纸上的同一位置.

(1)实验过程中,需要记录的物理量有
A.节点O的位置   B、两根细绳套的长度
C.第一次拉伸橡皮筋时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和细绳套的方向
D.第二次拉伸橡皮筋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和细绳套的方向
(2)图乙中的    是力F1和F2的合力的理论值;    是力F1和F2的合力的实际测量值.在F与F′俩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    (填F或F′)
(3)本实验采用的科学的科学计数法是
(4)该组同学记录完所有数据后发现整个实验中只用了一个图钉固定白纸(如图所示).刘同学认为白纸可能在实验中发生了转动,导致先后两次橡皮筋拉伸的方向不同,所以记录的数据是无效的,需要重新进行实验.崔同学认为即便白纸发生了转动,但是橡皮筋拉伸方向相对于白纸来说是相同的,所以记录的数据依然是有效的.你觉得谁的观点正确?
A.刘同学  B.崔同学  C.都不正确.
13.
下面是《探究物体加速度与质量、力的关系》实验步骤:
①用天平测出小车质量M和小桶质量m
②安装好打点计时器,在小车上装好纸带
③调整长木板的倾斜程度
④在小桶中加入适量的砝码m1
⑤保持小车质量一定时,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
⑥保持小车所受拉力一定时,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
(1)步骤③的目的是_____
(2)步骤④中,要求小桶和砝码总质量(m+m1)_____小车质量M
(3)步骤⑤和⑥,表明该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_.
(4)通过步骤⑥得到一组数据,根据数据作出图象.______
a(m/s2
2.40
2.66
3.23
3.98
(kg﹣1
0.50
0.67
0.80
1.00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7道)

    多选题:(2道)

    解答题:(1道)

    实验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