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8题)
1.
(题文)如图所示,从斜面上某一位置先后由静止释放四个小球
相邻两小球释放的时间间隔为
,某时刻拍下小球所处位置的照片,测出
,
,
则







A.小球从A点释放 |
B.C点小球速度是A、D点小球速度之和的一半 |
C.B点小球的速度大小为![]() |
D.所有小球的加速度大小为![]() |
2.
一质点做直线运动,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
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 |
B.在![]() |
C.在![]() |
D.质点在![]() |
4.
伽利略为了研究自由落体的规律,将落体实验转化为著名的“斜面实验”。以下说法符合科学史实的是
A.斜面实验时便于测量小球运动的速度和路程 |
B.斜面实验可以通过观察与计算直接得到落体的运动规律 |
C.伽利略开创了运用数学推理和实验研究相结合的科学方法 |
D.小球多次从不同起点滚下的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保持不变 |
6.
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不考虑空气阻力的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 |
B.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时不受任何外力作用 |
C.质量大的物体落到地面时的速度大 |
D.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
8.
汽车以10 m/s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刹车时的加速度大小为2 m/s2,则自驾驶员踩刹车开始,经过2 s与6 s时汽车的位移大小之比为
A.2:3 | B.3:2 |
C.16:25 | D.25:16 |
2.选择题- (共2题)
3.多选题- (共3题)
11.
在高中物理学习中,我们会遇到多种不同的物理分析方法,这些方法对我们理解物理有很大的帮助,故在理解概念和规律的基础上,更要注意科学方法的积累与学习
运动学中有人想引入“加速度的变化率”,关于“加速度的变化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从运动学角度的定义,“加速度的变化率”的单位应是![]() |
B.加速度的变化率为0的运动是匀速运动 |
C.若加速度与速度同方向,如图所示的![]() |
D.若加速度与速度同方向,如图所示的![]() ![]() ![]() ![]() |
12.
如图所示,在足够高的空间内,小球位于空心管的正上方
处,空心管长为
,小球的球心与管的轴线重合,并在竖直线上,小球直径小于管的内径,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两者均无初速度同时释放,小球在空中不能穿过管 |
B.两者同时释放,小球具有竖直向下的初速度![]() |
C.两者同时释放,小球具有竖直向下的初速度![]() |
D.两者均无初速度释放,但小球提前了![]() |
13.
某质点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x与时间t的关系式为
各物理量均采用国际制单位
,则该质点在


A.第2s内的位移是14m | B.前2s内的平均速度是![]() |
C.任意1s内的速度增量都是![]() | D.任意相邻的1s内的位移差都是1m |
4.解答题- (共3题)
14.
如图所示,用一把刻度尺可以测量神经系统的反映速度
现有甲、乙两同学,甲同学用手指拿着一把长
的直尺,乙同学把手放在零刻度线位置做抓尺的准备,当甲同学松开直尺,乙同学见到直尺下落时,立即用手抓住直尺,记录抓住处的数据,重复以上步骤多次
现有乙同学测定神经系统的反应速度得到以下数据
单位:
,求:

第一次测量的反映时间;
第二次抓住刻度尺瞬间,刻度尺的速度;
若某同学将手指
可视为质点
放在刻度尺刻度下方
处,让刻度尺从静止释放,则刻度尺通过手指所用时间是多少?
.














15.
在一平直的公路上,甲车以
的加速度起动,此时乙车正以
的速度匀速从甲车旁驶过,问
(1)甲车追上乙车前,何时两车距离最远?最远距离是多少??何时甲车追上乙车?
(2)当甲加速到
时,立即停止加速,同时以
的加速度刹车,求甲、乙两车第二次相遇的时间?
指甲车从起动到第二次与乙车相遇的时间


(1)甲车追上乙车前,何时两车距离最远?最远距离是多少??何时甲车追上乙车?
(2)当甲加速到




16.
汽车刹车前的速度为10m/s,刹车获得的加速度大小为2m/s2,求:
(1)汽车刹车开始后10s时的速度;
(2)汽车刹车开始后20s内滑行的距离;
(3)汽车静止前最后2.5s内滑行的距离.
(1)汽车刹车开始后10s时的速度;
(2)汽车刹车开始后20s内滑行的距离;
(3)汽车静止前最后2.5s内滑行的距离.
5.实验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8道)
选择题:(2道)
多选题:(3道)
解答题:(3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