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7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宋太初,泽州晋城人。太平兴国三年,举进士,解褐大理评事、通判戎州,以善政闻。有诏褒美,迁将作监丞,转太常丞。雍熙三年,通判成都府,赐绯鱼。会诏求直言,著《守成箴》以献。淳化初,迁监察御史。时北面用兵,选为雄州通判。二年,为京西转运副使。未几,移河东,至道初,迁兵部员外郎,充盐铁副使。时陈恕为使,太初有所规画必咨恕,未尝自用为功,恕甚德之。会西鄙有警,转馈艰急,充陕西转运使。二年,命白守荣、马绍忠护刍粮,分三番抵灵州。转运副使卢之翰违旨并往,为戎人所剽。上怒,捕太初及副使秘书丞窦玭系狱。太初责怀州团练副使,之翰、玭悉除名。明年,起太初为祠部郎中,知梓州。俄复旧秩。真宗嗣位,召还。咸平初,拜右谏议大夫、知江陵府。蛮寇扰动,太初以便宜制遏,诏奖之。三年,再知梓州。明年,益州雷有终以母老求还,诏太初就代。时分川陕为四路,各置转运使。上以事有缓急,难于均济,命太初为四路都转运使,要切之务,俾同规画。太初与钤辖杨怀忠颇不协,时蜀土始安,上虑其临事矛盾,亟召太初还。会御史中丞赵昌言等坐事被劾,命权御史中丞。先是,按劾有罪必豫请朝旨,太初以为失风宪①体,狱成然后闻上,时论韪之。俄出知杭州。太初有宿疾,以浙右卑湿不便,求近地,得庐州。疾久颇昏忘,不能治大郡,连徙汝、光二州。景德四年卒,年六十二。太初性周慎,所至有干职誉。尝著《简谭》三十八篇,自序略曰:“广平生纂文史②老释之学,尝谓《礼》之中庸,伯阳③之自然,释氏之无为,其归一也。喜以古圣道契当世之事,而患未博也,因笔而简之,以备阙忘耳。”
(选自《宋史•列传第三十六》,有删改)
【注】①风宪:即“御史”,掌管风纪的官吏。②文史:借指儒家。③伯阳:老子的字,借指道家。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中国的儒者将孔子看成圣人,把孟子看成亚圣。历代帝王几乎都将孔子视为无可挑剔的圣人,但对孟子,总觉得味道有点儿别致。既然如此①{#blank#}1{#/blank#}这也许因为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孟子的性善论,一是他的民本思想。这里说孟子主张性善论,②{#blank#}2{#/blank#}。孟子认为人性本是善的,因了后来的不良教育及社会熏染而变坏了;荀子认为人性本是恶的,但通过教育和觉悟可以走向善。③{#blank#}3{#/blank#},其价值取向也都是让人培养和保持善和美,但切入点不同。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一些有关筷子的习俗至今流传,比如,①{#blank#}1{#/blank#}。首先,要会摆放筷子。筷子要整齐地摆放在进食者的右手边,不要将一双筷子一反一正并列摆放,也不要将筷子用于进食的一端朝桌外摆放。其次,②{#blank#}2{#/blank#}。不可取位过高,这样容易被认为清高孤傲,也有远离父母家门的嫌疑;③{#blank#}3{#/blank#},这样容易被认为笨拙,也显得缺乏教养。在举筷夹菜时,不要乱翻后再夹菜,更不要伸筷过长而到别人面前的碗盘中夹菜。
2.单选题- (共10题)
A.重力可分解为沿斜面向下的力和对斜面的压力 |
B.物体对斜面的压力与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反作用力 |
C.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与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相互平衡 |
D.重力垂直于斜面方向的分力与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相互平衡 |
A.物体仅在静止和匀速运动时才具有惯性 |
B.伽利略的斜面实验是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基础,牛顿第一定律是实验定律 |
C.质量越大,运动状态越不容易改变,惯性越大 |
D.在月球上举重比在地球上容易,所以同一个物体在月球上比在地球上惯性小 |
A.人站在体重计时,突然下蹲,体重计示数不变 |
B.蹦床运动员在上升到最高点时处于平衡状态 |
C.在减速上升的电梯里人对地板的压力小于重力 |
D.跳水运动员被跳板弹起,离开跳板向上运动是超重现象 |
A.加速度的单位是m/s2,由公式![]() |
B.体积大的物体也可能当作质点 |
C.力做功有正功和负功因此功是矢量 |
D.加速度是描述位置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
A. 每次实验必须设法算出橡皮筋对小车做功的具体数值
B. 每次实验中,橡皮筋拉伸的长度没有必要保持一致
C. 放小车的长木板应该尽量使其水平
D. 先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再让小车在橡皮筋的作用下弹出

A.将点电荷q从A点移走,则该点的电场强度为零 |
B.将电荷量为q的负点电荷放于A点,A点场强大小为4×104N/C,方向由A指向正电荷Q |
C.将电荷量为2q的正点电荷放于A点,A点场强大小为8×104N/C,方向由A指向B |
D.B点处的电场强度小于4×104N/C |
3.填空题- (共4题)

4.解答题- (共2题)



(1)H的大小;
(2)小球沿轨道运动后再次落到轨道上的速度的大小是多少.

(1)物体在斜坡上滑行时加速度的大小a;
(2)滑雪板与雪道间的动摩擦因数μ;
(3)物体滑上水平雪道后,在t′=2.0 s内滑行的距离x.
5.实验题- (共1题)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7道)
单选题:(10道)
填空题:(4道)
解答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