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4题)
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有体积很小或质量很小的物体才可以看作质点 |
B.在单向直线运动中,物体的位移就是路程 |
C.有摩擦力一定有弹力 |
D.物体受到的几个共点力的合力一定大于每一个分力 |
2.
粗糙的水平面上叠放着A和B两个物体,A和B间的接触面也是粗糙的,如果用水平力F拉B,而B仍保持静止如图所示,则此时( )


A.B和地面间的静摩擦力等于F,B和A间的静摩擦力也等于F |
B.B和地面间的静摩擦力等于F,B和A间的静摩擦力等于零 |
C.B和地面间的静摩擦力等于零,B和A间的静摩擦力也等于零 |
D.B和地面间的静摩擦力等于零,B和A间的静摩擦力等于F |
4.
如图所示,天花板上用细绳吊起两个用轻弹簧相连的质量相同的小球.两小球均保持静止.当突然剪断细绳时,上面小球A与下面小球B的加速度为( )


A.aA=g aB=g | B.aA=g aB=0 |
C.aA=2g aB=0 | D.aA=0 aB=g |
2.选择题- (共7题)
3.多选题- (共1题)
1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个物体只要接触就会产生弹力 |
B.物体对桌面的压力是由于物体发生弹性形变产生的 |
C.滑动摩擦力的方向可能和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 |
D.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必与其几何中心重合 |
4.填空题- (共1题)
5.解答题- (共1题)
14.
(12分)如图所示,质量为25 kg的小孩坐在5 kg的雪橇上,大人用与水平方向成37°斜向上的大小为100 N的拉力拉雪橇,使雪橇沿水平地面做匀速运动,(sin 37°=0.6,cos 37°=0.8,g=10m/s2)

求:(1)雪橇对地面的压力大小;
(2)雪橇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的大小.

求:(1)雪橇对地面的压力大小;
(2)雪橇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的大小.
6.实验题- (共1题)
15.
“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1)打点计时器是一种计时仪器,其电源频率为50Hz,常用的电磁式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计时器,使用的都是____(填“直流电”或“交流电”),它们是每隔______s打一个点。
(2)某同学在实验中.打出的一条纸带如图所示,他选择了几个计时点作为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计时点没有标出,其中s1= 7.06cm、s2=7.68cm、s3=8.30cm、s4=8.92cm,那么打b点的瞬时速度大小是__________m/s;纸带加速度的大小是________m/s2(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本实验采用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
(4)某同学将长木板右端适当垫高,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他把长木板的右端垫得过高,使得倾角过大.用a表示小车的加速度,F表示细线作用于小车的拉力.他绘出的a - F关系图象是___

(1)打点计时器是一种计时仪器,其电源频率为50Hz,常用的电磁式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计时器,使用的都是____(填“直流电”或“交流电”),它们是每隔______s打一个点。
(2)某同学在实验中.打出的一条纸带如图所示,他选择了几个计时点作为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计时点没有标出,其中s1= 7.06cm、s2=7.68cm、s3=8.30cm、s4=8.92cm,那么打b点的瞬时速度大小是__________m/s;纸带加速度的大小是________m/s2(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本实验采用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
A.控制变量法 | B.理想实验法 |
C.等效替代法 | D.实验推理法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4道)
选择题:(7道)
多选题:(1道)
填空题:(1道)
解答题:(1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