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度福建省三明市高一物理上学期联合考试物理卷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98218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2/2/7

1.单选题(共7题)

1.
为庆祝元旦,某校高一和高二学生组织了一场足球比赛,下列关于比赛的表述中涉及到的计时数据,指时间的是
A.比赛于2012年1月1日下午2点30分开始B.开场20秒时,红队率先进球
C.比赛第30分钟,蓝队换人D.整场比赛共踢了90分钟
2.
“蹦极”是一项非常刺激的体育运动。某人身系弹性绳自高空P点自由下落,图中a点是弹性绳的原长位置,b是人静止地悬吊时的平衡位置,c是人所到达的最低点。人在从P点落下到最低点c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在Pa段做自由落体运动,绳的拉力等于重力
B.在ab段人在向下加速,加速度越来越大
C.在c点,人的速度为零,加速度为零
D.在bc段绳的拉力大于人的重力,人处于超重状态
3.
在汽车的维修中,千斤顶发挥了很大作用,图中分别为剪式千斤顶的实物图和示意图。当摇动把手时,螺纹轴迫使千斤顶的两臂靠拢,从而将汽车顶起。当汽车刚被顶起时,若已知汽车对千斤顶的压力为4.0×104N,且千斤顶两臂间的夹角恰为120°,则
A.此时两臂受到的压力大小各为2.0×104N
B.此时千斤顶对汽车的支持力为8.0×104N
C.若摇动把手把车继续往上顶,两臂受到的压力将减小
D.若摇动把手把车继续往上顶,两臂受到的压力将不变
4.
如图,水平传送带以速度v向右匀速传动。现把一个物体无初速度地放在传送带上,这时物体受到的力是
A.重力、弹力B.重力、弹力、滑动摩擦力
C.重力、滑动摩擦力D.重力、弹力、静摩擦力
5.
在物理课上,老师在讲解“惯性”概念时,做了一个小实验:用两根细绳分别悬挂一个乒乓球和一个同体积的实心小铁球,用力对着乒乓球吹气,乒乓球偏离了竖直方向;用几乎同样大的力对着小铁球吹气,小铁球几乎没有动。这个实验主要说明的物理问题是
A.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B.物体的质量越大,其具有的惯性也越大
C.只有运动的物体才具有惯性D.只有静止的物体才具有惯性
6.
下列各图分别表示的是某一物体的运动情况或其所受合外力的情况。其中甲图是某物体的位移-时间图象;乙图是某一物体的速度-时间图象;丙图表示某一物体的加速度-时间图象;丁图表示某一物体所受合外力随时间图象;四幅图中的图线都是直线,从这些图象中可以判断出这四个一定质量物体的某些运动特征。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物体受到的合外力一定不为零
B.乙物体受到的合外力不变
C.丙物体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
D.丁物体的加速度越来越大
7.
2011年7月20日,姚明宣布退役,9年NBA生涯让他成为世界一流中锋,给中国人争得了荣誉,也让更多的青少年爱上了篮球这项运动。姚明某次跳起投篮可分为下蹲、蹬地(加速上升)、离地上升、下落四个过程,忽略空气阻力,下列关于蹬地和离地上升两个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两过程中姚明都处于超重状态
B.两过程中姚明都处于失重状态
C.前过程为超重,后过程为失重
D.前过程为失重,后过程为超重

2.选择题(共10题)

8.

在历代诗人赞美桂林山水的诗篇中写有“群峰倒影山浮水,无山无水不入神”的著名诗句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blank#}1{#/blank#}现象形成的.清澈见底的漓江看起来比实际浅,是由于光的{#blank#}2{#/blank#}现象形成的.

9.

一束激光射到平面镜上,当入射角是35度时,反射角是{#blank#}1{#/blank#}度.

10.

电影银幕和教室里的投影屏幕都是用粗糙白布制成的.表面粗糙,能使照射到它上面的光发生{#blank#}1{#/blank#},而白色表面可以反射{#blank#}2{#/blank#}光.所以,处于屏幕前不同位置的观众都可以看到色彩正常的画面.

11.

如图在观察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如果把烛焰先 后放在a、b、c、d和e点,同时调整光屏的位置,则:

①把烛焰放在{#blank#}1{#/blank#}点,屏上出现的像最大;

②把烛焰放在{#blank#}2{#/blank#}点,屏上出现的像最小;

③把烛焰放在{#blank#}3{#/blank#}点,屏上不出现烛焰的像;

④如果把烛焰从a到移到d点,则像到透镜的距离{#blank#}4{#/blank#},像的大小{#blank#}5{#/blank#} .(“变大”、“变小”、“不变”)

12.

图中的两条光线是由同一点光源S发出经平面镜反射后形成的,请完成光路图并确定光源S的位置.



13.

图中的两条光线是由同一点光源S发出经平面镜反射后形成的,请完成光路图并确定光源S的位置.



14.

如图所示,F为凸透镜的两个焦点,A′B′为物体AB的像,则物体AB在(  )


15.

一束光线经过某光学元件后的出射光线如图所示,则方框内放置的光学元件(  )

16.

人坐在游船上,从水面上可以看到天空中的白云,也可以看到水中游动的鱼,前者属于光的{#blank#}1{#/blank#}现象,后者属于光的{#blank#}2{#/blank#}现象.

17.

人坐在游船上,从水面上可以看到天空中的白云,也可以看到水中游动的鱼,前者属于光的{#blank#}1{#/blank#}现象,后者属于光的{#blank#}2{#/blank#}现象.

3.填空题(共2题)

18.
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时,在弹性限度内,悬挂15 N重物时,弹簧长度为0.16 m;悬挂20 N重物时,弹簧长度为0.18 m,则弹簧的原长为________m.劲度系数为_______N/m.
19.
一个重为0.5kg的足球由静止开始下落,下落中受到的空气阻力与它速度的平方成正比,即f=kv2。已知当物体的速度达到20m/s后就匀速下落,此时空气阻力________重力(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当它的速度为10m/s时,阻力的大小为________N。(重力加速度g取10m/s2

4.解答题(共2题)

20.
如图所示,某装卸工人斜向下推着质量为m的木箱在水平地面上匀速前进。已知木箱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该工人推力与水平面间夹角为α
【小题1】请在图中作出木箱的受力示意图;
【小题2】求工人推力的大小。
21.
利用图像描述两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除了能直接表明两个物理量之间的变化特点外,图线与横轴所围的面积还可以表示第三个物理量。例如:在vt图像中,除了能够直接表明某时刻的速度v,图线与横轴所围的面积可以表示物体在这段时间内的位移s。如图(a)所示,质量为m=1kg的物块,在水平向右、大小为5N的恒力F作用下,沿粗糙水平面由静止开始沿直线运动。在运动过程中,物块除了受到与水平面间的恒定摩擦力外,还受到一个水平向左的空气阻力。已知空气阻力的大小随着物块速度的增大而增大,且在物块刚开始运动时速度为零,空气阻力也为零。物块运动过程中加速度a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b)所示,求:

(1)请描述物块在0~6s时间内依次做了什么运动;
(2)物块刚开始运动时加速度的大小;
(3)物块最终的运动速度的大小;
(4)t=4s以后空气阻力的大小。

5.实验题(共2题)

22.
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实验中:
【小题1】下列操作正确的有    。(填选项前的代号)
A.在释放小车前,小车要靠近打点计时器
B.打点计时器应放在长木板的有滑轮一端
C.应先接通电源,后释放小车
D.电火花计时器应使用220V的直流电源
【小题2】若按正确的操作,打出如图所示的一条纸带。O、ABCD为依次选取的计数点,相邻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点没有画出,距离已在图中标示。打点计时器所用的电源频率为50Hz。则小车的加速度a=________m/s2;打点计时器打下计数点C时,小车的瞬时速度v=________m/s。(结果要求保留3位有效数字)
23.
关于“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小题1】所用的测量器材除三角板和刻度尺外,还必须有
【小题2】实验中,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用两个弹簧测力计把橡皮条的另一端拉到某一点O,则下列做法和分析正确的有    。(填选项前的代号)
A.两个弹簧测力计之间的夹角应取90°
B.橡皮条、细绳和弹簧测力计应与木板保持平行
C.当换用一个弹簧测力计拉橡皮条时,必须将橡皮条的另一端拉到相同的位置O
D.当换用一个弹簧测力计拉橡皮条时,必须向以两个分力为邻边作的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方向拉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7道)

    选择题:(10道)

    填空题:(2道)

    解答题:(2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13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