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上海市同洲模范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98104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1/1/15

1.选择题(共11题)

1.

如图,边长为(m+3)的正方形纸片剪出一个边长为m的正方形之后,剩余部分可剪拼成一个矩形(不重叠无缝隙),若拼成的矩形一边长为3,则另一边长是(   )

2.图是某地区人口数量变化图。读图回答12~13题。

【小题1】该地区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
A.人口素质低B.人口老龄化C.就业压力大D.人口增长快
【小题2】该种问题带来的不利影响是:
3.图是某地区人口数量变化图。读图回答12~13题。

【小题1】该地区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
A.人口素质低B.人口老龄化C.就业压力大D.人口增长快
【小题2】该种问题带来的不利影响是:
4.读图甲“我国某地降水量(实线)与蒸发量(虚线)的季节变化曲线示意图”,完成29—30题。

【小题1】当该地正值图甲中阴影部分对应的月份时,比较稳定地影响当地的天气系统是图乙中的

【小题2】当该地正值图甲中阴影部分对应的月份时,图乙中的天气系统持续稳定在该地区较长时间时,我国将出现
5.在下列各组离子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大量共存的是                      
6.人口年龄系数指不同年龄段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读“不同类型国家人口年龄系数曲线图”,回答17~18题。

【小题1】图中四条曲线表示内容正确的是
A.曲线A为发达国家老年人口年龄系数
B.曲线B为发达国家少年儿童人口系数
C.曲线C为发展中国家老年人口年龄系数
D.曲线D为发展中国家少年儿童人口系数
【小题2】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老年人口系数超过少年儿童人口系数的时间依次是
7.图为四地等高线图,读图回答第3题。

仅根据气温和流向判断,下列河段中容易发生凌汛的是
8.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
9.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
10.二战后,下列地区为由人口迁入地区变为人口迁出地区的是
11.海南的毒豇豆、毒黄瓜等毒蔬菜中含有禁用农药水胺硫磷,水胺硫磷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对该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

2.单选题(共7题)

12.
汽车从立交桥顶上向下做变速直线运动.已知第1s内通过2m、第2s内通过4m、第3s内通过7m,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第2s内的平均速度是4m/s
B.第2s内的平均速度是2m/s
C.第2s末的瞬时速度是2m/s
D.第2s末的瞬时速度是4m/s
13.
将互成角度的两个力F1、F2合成,得合力F;关于F1、F2和它们合力F关系,下列说
法中正确的是(  )
A.F1、F2中一个力增大,合力一定增大B.F1、F2中一个力减小,合力一定减小
C.F1、F2都增大,合力一定增大D.F1、F2都增大,合力可能不变
14.
(题文)已知两个力的合力大小是10N,其中一个分力与合力间的夹角为30°,则另一个分力的最小值是(  )
A.10NB.7NC.5ND.3N
15.
关于惯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只有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才有惯性
B.宇宙飞船在太空中飞行时也具有惯性
C.力是改变物体惯性的原因
D.物体只有受外力作用时才有惯性
16.
在公路上发生了一起交通事故,一辆汽车与行人相撞,结果行人受重伤,而汽车几乎没有任何损伤,对此现象以下解释正确的是(    )
A.由于汽车的质量比行人的质量大,所以汽车对行人的作用力大于行人对汽车的作用力
B.由于汽车的速度比行人的速度大,所以汽车对行人的作用力大于行人对汽车的作用力
C.汽车的表面坚硬,所以汽车对行人的作用力大于行人对汽车的作用力
D.汽车对行人的作用力与行人对汽车的作用力大小是相等的,此作用力足以使行人受伤
17.
关于牛顿定律的建立,以下说法中符合物理学发展史实的是(   )
A.牛顿定律是牛顿在伽利略等科学家的研究基础上总结出来的
B.牛顿定律是牛顿在亚里士多德的研究基础上总结出来的
C.牛顿定律是牛顿在胡克的研究基础上总结出来的
D.牛顿定律是牛顿在爱因斯坦的研究基础上总结出来的
18.
如图所示,甲、乙两人同时从圆形轨道的A点出发,以相同的速率分别沿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行走,在C点两人相遇,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人从出发到第一次相遇,位移相同,路程不相同
B.两人从出发到第一次相遇,路程相同,位移不相同
C.甲在D点、乙在B点时两人速度相同
D.两人在C点相遇时速度相同

3.填空题(共8题)

19.
一辆汽车沿平直公路运动,以速度v1=6m/s通过前一半路程,以速度v2=8m/s通过后一半路程,则汽车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是______m/s.若汽车在前一半时间内以6m/s的速度运动,后一半时间内以8m/s的速度运动,则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20.
已知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约为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的1/6,一根在地球上能悬吊600N重物的绳子,在月球上能悬吊____________N重的物体。用此绳牵引放置在光滑水平地面上质量为600千克的物体可使物体获得______________m/s2的最大加速度。
21.
一根绳子受200N的拉力就会被拉断,如果两人沿反方向同时拉绳,则每人用力为________N时绳子就会被拉断;如果将绳的一端固定在墙上,一个人用力拉绳子另一端,则这人用________N的力时,绳子会被拉断。
22.

如果只将其中一个向北的20N的力撤去,其余的力不变,则物体所受到的合力为 N;如果只将向北的20N的力向东转90°,其余的力不变,则这时物体受到的合力为    N。
23.
如图所示,G为光滑圆柱,置于光滑斜面上,挡板AB可
绕B点转动。挡板与斜面间的夹角θ<90°,当转动挡板使θ逐渐变大直至AB板水平的过程中,AB板受到的压力大小将________________,斜面受到的压力大小将_____________。
24.
1960年第11届国际计量大会通过了国际通用的国际单位制,规定了7个基本物理量的单位,力学中有三个基本物理量,除了时间的单位是秒(s)以外,请你写出另外两个基本物理量的单位,它们分别是 。1N=______________。在国际单位制(SI)中,物理量的单位分为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力的单位N是___________单位。
25.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作用在不同物体上的一对_______________(填“相同”或“不相同”)性质的力。力的作用效果使是物体的__________________发生改变,或者使物体的形状、体积发生改变,
26.
牛顿力学认为,无论静止还是运动,一只钟“滴答”一次的时间间隔、一把尺的长度(即空间间隔)以及一个物体的质量,总是不变的;而在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中,与静止时相比,运动的钟变慢、运动的尺_____________、运动物体的质量______________。因此说,时间、空间和质量(即惯性)这三个基本的物理量,在牛顿力学中都是“绝对的”,但是在相对论中则都是“相对的”。

4.解答题(共1题)

27.
如图所示,光滑斜面高h=9m,图中 AB=9m,BC =6m,一质量m=2kg的物块在平行于斜面向上、大小为21N的外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从A运动到B。当物块运动到B点时,将外力大小改为12N,方向不变,物块继续沿斜面向上运动到C。求:
(1)物块从A运动到C的总时间;
(2)选择合适的标度,画出物块A→C过程中的速度—时间图线(v—t图);
(3)如果在B点时撤去F,物块B→C过程中的加速度。物体作何种性质的运动。

5.作图题(共1题)

28.
(1)小球静止于水平面和斜挡板之间,接触面光滑,画出小球的受力图

(2)物块A沿斜面匀速下滑,画出A的受力图

(3)物块A随小车一起在水平路面上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画出物块A的受力图

(4)如图,三根绳子连接后悬挂小球,小球所受重力为G,画出结点O的受力图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1道)

    单选题:(7道)

    填空题:(8道)

    解答题:(1道)

    作图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17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