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一物理必修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单元测试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97838

试卷类型:单元测试
试卷考试时间:2018/8/5

1.选择题(共1题)

1.分类方法在化学学科的发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下列分类标准合理的是(   )

2.单选题(共9题)

2.
已知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初速度为4m/s,加速度为4m/s2,则质点的速度时间关系式、和位移时间关系式正确的是(  )
A.v=4+4t s=4t+4t2B.v=4+2t  s=4t+2t2
C.v=4+4t  s=4t+2t2D.v=4t+2t2 s=4+4t
3.
物体由静止开始运动,加速度恒定,在第7s内的初速度是4.2m/s,则物体的加速度是(  )
A.0.6m/s2B.0.36m/s2C.0.7m/s2D.0.43m/s2
4.
如图所示,国产某品牌汽车装备了具有“全力自动刹车”功能的城市安全系统,系统以50Hz的频率监视前方的交通状况.当车速v≤10m/s且与前方静止的障碍物之间的距离接近安全距离时,如果司机未采取制动措施,系统就会立即启动“全力自动刹车”,加速度大小约为5m/s2,使汽车避免与障碍物相撞.则“全力自动刹车”系统设置的安全距离约为(  )
A.50mB.20mC.10mD.1m
5.
竖直向上抛出一只小球,落回抛出点,不计空气阻力,则球的初速度是(   )
A.B.C.D.
6.
质点从光滑水平面上的P 点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质点到达M 点时的速率为4v,到达N 点时的速率为5v.则P、M 两点之间的距离与M、N 两点间的距离之比为(  )
A.4:1B.2:1C.4:3D.16:9
7.
物体沿着一条直线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先后经过直线上的AB两点。已知AB间的距离为4 m,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2 m/s2。则物体到达B点的速度可能等于(  )
A.2 m/sB.3 m/sC.4 m/sD.5 m/s
8.
2015年1月14日,“蛟龙”号在西南印度洋龙旂热液区执行印度洋科考首航段的最后一次下潜,这也是“蛟龙”号在这个航段的第9次下潜。假设在某次实验时,“蛟龙”号深潜器内的显示屏上显示出了从水面开始下潜到最后返回水面10 min内速度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本次下潜的最大深度为360m
B.全过程中最大加速度是0.025m/s2
C.0~4min内平均速度为1m/s
D.0~1min和8~10min的时间内潜水员处于超重状态
9.
物体从离地面45 m高处开始做自由落运动(g取10 m/s2),则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物体运动4s后落地
B.物体落地时的速度大小为30 m/s
C.物体在落地前最后1 s内的位移为15 m
D.物体在整个下落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20 m/s
10.
斜面实验频闪照片如图所示,设计这一实验的物理学家是(  )
A.笛卡儿B.伽利略C.牛顿D.爱因斯坦

3.多选题(共5题)

11.
(多选)一质点做直线运动,零时刻在坐标原点,初速度v0>0,其加速度a>0,此后a逐渐减小至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速度的变化越来越慢B.速度逐渐变小
C.位移逐渐变小D.位移、速度始终为正值
12.
甲、乙两车在平直公路上同向行驶,其vt图像如图所示。已知两车在t=3 s时并排行驶,则(    )
A.在t=1 s时,甲车在乙车后面某一位置
B.在t=0时,甲车在乙车前7.5 m
C.两车另一次并排行驶的时刻是t=2 s
D.甲、乙两车两次并排行驶的位置之间沿公路方向的距离为40 m
13.
一小球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第15s内的位移比第14s内的位移多0.2m,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前15s内的平均速度为1.5m/s
B.小球加速度为0.2m/s2
C.小球第14s的初速度为2.8m/s
D.第15s内的平均速度为0.2m/s
14.
ABC三点在同一直线上,一个物体自A点从静止开始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B点时的速度为v,到C点时的速度为2v,则(  )
A.AB间与BC间的运动时间之比是1:1
B.AB间与BC间的运动时间之比是1:2
C.AB间与BC间的距离之比是1:2
D.AB间与BC间的距离之比是1:3
15.
小钢球在真空中从A点自由下落先后通过BC两点,下列正确的是(  )
A.从AB的过程是自由落体运动B.从BC的过程是自由落体运动
C.从AC的过程是自由落体运动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4.解答题(共2题)

16.
汽车A在红灯前停住,当绿灯亮时汽车Aa="1" m/s2的加速度启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12s后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在绿灯亮的同时,汽车BvB="8" m/s的速度从A车旁边驶过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运动方向与A车相同.则从绿灯亮时开始计时,多长时间后汽车A可以追上汽车B
17.
一个物体从20m高处自由下落。g取10m/s²求下列问题。
(1)该物体达到地面时的速度是多大?
(2)该物体下落过程中所用时间是多少?

5.实验题(共1题)

18.
电磁打点计时器是中学研究物体运动时常用的实验器材,某同学用如下图所示装置测量自由落体加速度g,得到如图所示的一段纸带,他每5个计时点取一个计数点,分别记为A、B、C……,测得AB=9.17cm,BC=18.77cm,已知交流电频率为50Hz,则利用所给数据测得打B点时重物的瞬时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测得自由落体加速度g=_______m/s2,它比公认的g值__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结果要求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道)

    单选题:(9道)

    多选题:(5道)

    解答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