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4题)
1.
物体在水平面上作直线运动,对物体在某一段时间内运动的描述,不可能存在的是:
A.物体的加速度很小,速度却很大 |
B.物体的加速度变大,而速度在减小 |
C.物体的位移等于路程 |
D.物体的速度变大,而位移在减小 |
2.
把一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保持静止,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A.桌面对木块的支持力是因为桌面发生了向下的弹性形变引起的 |
B.木块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木块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
C.木块对桌面的压力就是木块的重力 |
D.木块的重力和桌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
3.
关于实验误差,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测量值与被测物理量的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 |
B.偶然误差是由于实验仪器缺陷而造成的误差 |
C.实验时可以采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来减小系统误差 |
D.在相同的条件下为了提高测量的准确度,应考虑尽量减小绝对误差 |
4.
如图所示,两物块A、B套在水平粗糙的CD杆上,并用不可伸长的轻绳连接,整个装置能绕过CD中点的轴OO'转动,已知两物块质量相等,杆CD对物块A、B的最大静摩擦力大小相等,开始时绳子处于自然长度(绳子恰好伸直但无弹力),物块A到OO'轴的距离为物块B到OO'轴距离的两倍,现让该装置从静止开始转动,使转速逐渐增大,从绳子处于自然长度到两物块A、B即将滑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B受到的静摩擦力一直增大
B. B受到的静摩擦力是先增大后减小
C. A受到的静摩擦力是先增大后减小
D. A受到的合外力一直在增大

A. B受到的静摩擦力一直增大
B. B受到的静摩擦力是先增大后减小
C. A受到的静摩擦力是先增大后减小
D. A受到的合外力一直在增大
2.选择题- (共8题)
3.多选题- (共4题)
1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坐地日行八万里”的地球可以视作质点。 |
B.建立质点概念的物理方法是等效替代的方法。 |
C.古代“刻舟求剑”故事中,刻舟求剑者的错误在于错选了参照系。 |
D.第4 s末和第5 s初指同一时刻,在时间轴上二者对应同一点 |
14.
两个力F1和F2间的夹角为θ,两力的合力为F,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若F1和F2大小不变,θ角越小,合力F就越大 |
B.合力F总比分力F1和F2中的任何一个力都大 |
C.如果夹角θ不变,F1大小不变,只要F2增大,合力F就必然增大 |
D.合力F可能比分力F1和F2中的任何一个力都小 |
15.
“蹦极”是一项刺激的体育运动。某人身系弹性绳自高空P点自由下落,图中a点是弹性绳的原长位置,c是人所到达的最低点,b是人静止悬吊着时的平衡位置,人在从P点下落到最低点c点的过程中( )


A.在b点时人的速度最大 |
B.在ab段绳的拉力小于人的重力,人处于失重状态 |
C.在a、b、c三点中,人在a点时加速度最大 |
D.在c点,人的速度为零,处于平衡状态 |
16.
如图所示是自行车传动结构的示意图,其中Ⅰ是大齿轮,齿数为
,Ⅱ是小齿轮,齿数为
,Ⅲ 是后车轮,半径为R,设脚踏板的转速为n r/s,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自行车前进的速度为![]() |
B.自行车前进的速度为![]() |
C.大齿轮、小齿轮、后车轮的角速度之比为![]() |
D.大齿轮、小齿轮、后车轮的线速度之比为![]() |
4.解答题- (共2题)
17.
(15分)汽车从静止开始以a=1 m/s2的加速度前进,某人在车后s0=25 m处同时开始以6 m/s的速度匀速追汽车.
(1)经过多长时间汽车的速度达到6 m/s;
(2)试通过计算判断人能否追上车;
(3)若人能追上车,则求经过多长时间人才追上车;若人不能追上车,求人、车间的最小距离.
(1)经过多长时间汽车的速度达到6 m/s;
(2)试通过计算判断人能否追上车;
(3)若人能追上车,则求经过多长时间人才追上车;若人不能追上车,求人、车间的最小距离.
18.
一内壁光滑的半环形细圆管竖直地固定在水平桌面上,其直径AB与桌面垂直,环的半径为R(比细管的半径大得多)。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小球直径略小于细管直径且可视为质点)从管口A射入管中,从管口B射出时对管口壁的压力为mg/3。求小球在桌面上的落点到管口A的距离。

5.实验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4道)
选择题:(8道)
多选题:(4道)
解答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