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8题)
2.
高台跳水运动员在开始下落至入水前可近似看作自由落体运动,此过程中运动员
A.感觉到水面匀速上升 |
B.加速度越来越大 |
C.前一半时间通过的位移小,后一半时间通过的位移大 |
D.前一半位移的速度增加量小,后一半位移的速度增加量大 |
5.
关于互成角度的两个运动的合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个不等的匀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也是匀速直线运动 |
B.只要两个分运动是直线运动,合运动一定也是直线运动 |
C.合速度的大小一定比每个分速度的大小都大 |
D.合运动的时间等于两个分运动的时间之和 |
6.
如图甲和乙是汽车以一定速度通过凸形桥的最高处和通过凹形桥最低处的情景则


A.图甲时汽车对桥的压力等于重力 |
B.图乙时汽车对桥的压力等于重力 |
C.图甲时汽车对桥的压力小于重力 |
D.图乙时汽车对桥的压力小于重力 |
7.
如图所示,a、b、c是地球大气层外圆形轨道上运行的三颗人造地球卫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b、c的线速度大小相等,且大于a的线速度 |
B.b、c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且小于a的向心加速度 |
C.b、c的运行周期相同,且小于a的运行周期 |
D.若b速度增大,会与c相碰 |
8.
质量为m的跳水运动员进入水中后受到水的阻力而做减速运动,设水对他的阻力大小恒为F,那么在他减速下降高度为h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g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
A.他的动能减少了![]() | B.他的重力势能增加了![]() |
C.他的机械能减少了![]() | D.他的机械能减少了![]() |
2.选择题- (共9题)
3.多选题- (共2题)
18.
如图,光滑斜面的倾角为
,质量为m的物体在平行于斜面的轻质弹簧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则



A.弹簧的弹力大小为mgsin![]() |
B.弹簧的弹力大小为mg |
C.物体对斜面的压力大小为mgcos![]() |
D.物体对斜面的压力大小为mgtan![]() |
19.
如图所示,A、B、C三个物体放在水平旋转圆台上相对静止,它们跟圆台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均等于各自重力的k倍,A的质量为2m,B和C的质量均为m,A、B离轴的距离为R,C离轴的距离为2R,则当圆台旋转时


A.B所受的摩擦力最小 |
B.当圆台转速增大时,C比B先滑动 |
C.当圆台转速增大时,B比A先滑动 |
D.C的向心力最大 |
4.解答题- (共2题)
20.
如图,横截面半径为R的转筒,转筒顶端有一A点,其正下方有一小孔B,距顶端h=0.8m,开始时,转筒的轴线与A点、小孔B三者在同一竖直面内.现使一小球自A点以速度v=4m/s朝转筒轴线水平抛出,同时转筒立刻以某一角速度匀速转动起来,且小球最终正好穿出小孔. 不计空气阻力,g取l0m/s2,求:

(1)转筒半径R.
(2)转筒转动的角速度ω .

(1)转筒半径R.
(2)转筒转动的角速度ω .
21.
如图,半径为R的光滑圆形轨道安置在一竖直平面上,左侧连接一个光滑的弧形轨道,右侧连接动摩擦因数为μ的水平轨道CD.一小球自弧形轨道上端的A处由静止释放,通过圆轨道后,再滑上CD轨道.若在圆轨道最高点B处对轨道的压力恰好为零,到达D点时的速度为
。

求⑴小球经过B点时速度的大小
⑵小球释放时的高度h
⑶水平轨道CD段的长度l


求⑴小球经过B点时速度的大小
⑵小球释放时的高度h
⑶水平轨道CD段的长度l
5.实验题- (共1题)
22.
(1)如图是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装置,将一根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A上.第一次通过细线悬吊4个钩码时,橡皮筋的另一端被拉伸到O处(图甲);第二次在木板上固定了两个光滑小轮B和C,细线通过两轮分别悬挂2个和3个钩码,发现橡皮筋沿AO方向伸长但另一端O′与O还未重合(图乙).

①为了使O′与O点能够重合,他应该将小轮B、C适当向 (填“上方”或“下方”)移动;
②实验过程除记录橡皮筋与细线结点的位置O外,还需记录 和 .
(2)某学习小组做探究外力做功与物体动能变化的关系实验,在实验室组装了一套如图所示的装置,他们找到了打点计时器、学生电源、导线、复写纸、纸带、小木块、细沙、天平和刻度尺等。若你是小组中的一位成员,完成该项实验的两个步骤:

①当滑块连接上纸带,用细线通过滑轮挂上小沙桶时,先 ,再 (填“释放沙桶”或“接通电源”),使滑块带动纸带在木板上运动;
②实验时认为合外力与沙桶的总重力大小基本相等,用天平称量滑块的质量为M,往沙桶中装入适量的细沙,用天平称出此时沙和沙桶的总质量为m,让沙桶带动滑块加速运动。用打点计时器记录其运动情况,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上取两点,测出这两点的间距L和这两点的速度大小v1与v2(v1<v2)。则本实验最终要验证的数学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题中的字母表示实验中测量得到的物理量)

①为了使O′与O点能够重合,他应该将小轮B、C适当向 (填“上方”或“下方”)移动;
②实验过程除记录橡皮筋与细线结点的位置O外,还需记录 和 .
(2)某学习小组做探究外力做功与物体动能变化的关系实验,在实验室组装了一套如图所示的装置,他们找到了打点计时器、学生电源、导线、复写纸、纸带、小木块、细沙、天平和刻度尺等。若你是小组中的一位成员,完成该项实验的两个步骤:

①当滑块连接上纸带,用细线通过滑轮挂上小沙桶时,先 ,再 (填“释放沙桶”或“接通电源”),使滑块带动纸带在木板上运动;
②实验时认为合外力与沙桶的总重力大小基本相等,用天平称量滑块的质量为M,往沙桶中装入适量的细沙,用天平称出此时沙和沙桶的总质量为m,让沙桶带动滑块加速运动。用打点计时器记录其运动情况,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上取两点,测出这两点的间距L和这两点的速度大小v1与v2(v1<v2)。则本实验最终要验证的数学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题中的字母表示实验中测量得到的物理量)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8道)
选择题:(9道)
多选题:(2道)
解答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3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