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97646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8/11/16

1.单选题(共6题)

1.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沿直线单方向运动时,通过的路程就是位移
B.路程为零时位移一定为零;位移为零时路程不一定为零
C.速度大小与位移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
D.速度大小不变的物体,其加速度必定不变
2.
某质量为m的物体受到三个共点力的作用,这三个力的大小和方向刚好构成如图所示的三角形,则这物体所受的合力是(   )
A.B.C.D.0
3.
下列关于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有当相互作用的两物体都处于静止时,它们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才相等
B.摩擦力的反作用力亦可能是弹力
C.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可以相互平衡
D.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对物体产生的作用效果可以不同
4.
在建筑工地上有时需要将一些建筑材料由高处送到低处,为此工人们设计了一种如图所示的简易滑轨:两根圆柱形木杆AB和CD相互平行,斜靠在竖直墙壁上,把一摞弧形瓦放在两木杆构成的滑轨上,瓦将沿滑轨滑到低处,在实际操作中发现瓦滑到底端时速度较大,有可能摔碎,为了防止瓦被损坏,下列措施中可行的是(  )
A.增多每次运送瓦的块数
B.减少每次运送瓦的块数
C.减小两杆之间的距离
D.增大两杆之间的距离
5.
如右图所示,质量m的球与弹簧Ⅰ和水平细线Ⅱ相连,Ⅰ、Ⅱ的另一端分别固定于 P、Q。球静止时,Ⅰ中拉力大小T1,Ⅱ中拉力大小T2,当仅剪断Ⅰ、Ⅱ中的一根的瞬间,球的加速度ɑ应是(   )
A.若断Ⅰ,则,方向水平向右
B.若断Ⅰ,则,方向水平向左
C.若断Ⅱ,则,方向水平向左
D.若断Ⅱ,则a=g,方向竖直向下
6.
如图所示是某商场安装的智能化电动扶梯,无人乘行时,扶梯运转得很慢;有人站上扶梯时,它会先慢慢加速,再匀速运转。一顾客乘扶梯上楼,恰好经历了这两个过程。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顾客始终受到静摩擦力的作用
B. 顾客受到的支持力总是大于重力
C. 扶梯对顾客作用力的方向先指向右上方,再竖直向上
D. 扶梯对顾客作用力的方向先指向左下方,再竖直向上

2.选择题(共1题)

7.

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对科举制中的八股取士这样评价:“八股之害,甚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但四百六十余人也。”由此可以推断“八股取士”(    )

①加强了对人们思想的控制            ②强化了封建的专制统治

③促进了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④削弱了儒家思想的影响

3.多选题(共3题)

8.
我国“蛟龙号”在某次试验时,深潜器内的显示屏上显示出了从水面开始下潜到最后返回水面的10 min 内全过程的深度曲线甲和速度图象乙,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全过程中最大加速度是0.025 m/s2
B.潜水员在0~1 min 和6~8 min 的时间段内感到超重
C.图中h3代表本次下潜最大深度,应为360 m
D.潜水员在8~10 min 的时间段内感到失重发生
9.
如图所示,重为G的物体系在OA、OB两根等长的细绳上,细绳的A端固定,B端沿半圆支架从水平位置逐渐移至竖直位置C的过程中( )

A. OB绳上的弹力先减小后增大
B. OB绳上的弹力先增大后减小
C. OA绳上的弹力先减小后增大
D. OA绳上的弹力逐渐减小
10.
放在光滑水平面上的物体,在水平方向的两个平衡力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若其中一个力逐渐减小到零后,又恢复到原值,则该物体的( )
A.速度先增大后减小
B.速度一直增大,直到某个定值
C.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到零
D.加速度一直增大到某个定值

4.解答题(共2题)

11.
质量为M、长为L的杆水平放置,杆两端A、B系着长为L的不可伸长且光滑的柔软轻绳,绳上套着一质量为m的小铁环. 一恒定外力作用于杆上,使杆与环一起在空中沿AB方向水平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此时环恰好悬于A端的正下方,如图所示.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忽略空气阻力影响.
 
【小题1】求此状态下杆的加速度大小a
【小题2】作用在杆上的外力的大小和方向
12.
如图所示,一长L=16m的水平传送带,以的速率匀速顺时针转动运动.将一质量为m=1kg的物块无初速度地轻放在传送带左端,物块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取)求
(1) 物块在传送带上运动的最大速度.
(2) 若该传送带装成与水平地面成倾角,以同样的速率顺时针转动.将该物块无初速度地放上传送带顶端,分析并求出物体在传送带上整个运动过程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3) 在第(2)中,若传送带的传送速度v大小和方向均不确定,将物块无初速度地放上传送带顶端,试分析计算物块到达底端的可能速度大小.(结果可以用含v的函数式表示)

5.实验题(共2题)

13.
在做“探究力的合成”的实验时,先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另一端系上带有绳套的两根细绳.实验时,需要两次拉伸橡皮条,一次是通过两细绳用两个弹簧秤互成角度的拉橡皮条,另一次是用一个弹簧秤通过细绳拉橡皮条.
(1) 对两次拉伸橡皮条的实验操作过程中,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________(填字母代号)
A.同一次实验中,O点位置不允许变动
B.实验中,只需记录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和O点的位置
C.实验中,把橡皮条的另一端拉到O点时,两个弹簧测力计之间的夹角必须取
D.实验中,要始终将其中一个弹簧测力计沿某一方向拉到最大量程,然后调节另一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大小和方向,把橡皮条另一端拉到O点
(2) 同学们在操作过程中有如下议论,其中对减小实验误差有益的说法是________(填字母代号)。
A.两细绳必须等长
B.弹簧秤、细绳、橡皮条都应与木板平行
C.拉橡皮条的细绳要适当长些,标记同一细绳方向的两点要适当远些
D.用两弹簧秤同时拉细绳时两弹簧秤示数之差应尽可能大
(3) 某次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其中,细绳BO对O点的拉力大小为_____N;
(4) 请将图甲中细绳CO和BO对O点两拉力的合力画在图乙上;_____

(5) 由图求出合力的大小=___________N(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4.
某同学用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牛顿第二定律:

(1) 该同学在平衡摩擦力后进行实验,实际小车在运动过程中所受的拉力______砝码和盘的总重力(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为了便于探究、减小误差,应使小车质量M与砝码和盘的总质量m满足________的条件。
(2) 他实验时将打点计时器接到频率为50Hz的交流电源上,得到一条纸带,打出的部分计数点如图乙所示(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图中未画出)..则小车的加速度a=__________ (要求充分利用测量的数据),打点计时器在打B点时小车的速度=_________.(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 通过实验得到如图丙所示的 a-F图象,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是:在平衡摩擦力时木板与水平桌面的夹角__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6道)

    选择题:(1道)

    多选题:(3道)

    解答题:(2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