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4题)
1.
A、B两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A的加速度
,B的加速度
,
根据这些条件做出的以下判断,其中正确的是( )
A.A做的是匀加速运动,B做的是匀减速运动
B.运动1s的时间A的速度增加3
,而B的速度减少5
C.B的加速度大于A的加速度
D.两个物体的运动方向一定相反


根据这些条件做出的以下判断,其中正确的是( )
A.A做的是匀加速运动,B做的是匀减速运动
B.运动1s的时间A的速度增加3


C.B的加速度大于A的加速度
D.两个物体的运动方向一定相反
2.
在“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用A、B两个弹簧秤拉橡皮条的结点,使其位于O处,如图所示,此时,
,现在保持A读数不变,减小
角,要使结点仍在O处,可采用的办法是( )

A.增大B的读数,同时减小
角
B.减小B的读数,同时减小
角
C.增大B的读数,同时增大
角
D.保持B的读数不变,同时增大
角



A.增大B的读数,同时减小

B.减小B的读数,同时减小

C.增大B的读数,同时增大

D.保持B的读数不变,同时增大

3.
如图所示,重为20N的木块放在倾角为θ=300的斜面上受到F =
N的水平恒力的作用做匀速直线运动(F的方向与斜面平行),则木块与斜面的滑动摩擦系数为( )



A.0.6 | B.![]() | C.![]() | D.无法确定 |
4.
如图所示,长为5m的细绳的两端分别系于竖立在地面上相距为4m的两杆顶端A、B,绳上挂一个光滑的轻质挂钩,它钩着一个重为12N的物体。平衡时绳中张力为( )

A. 8N B. 9N C. 10N D. 11N

A. 8N B. 9N C. 10N D. 11N
2.选择题- (共3题)
5.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标志着我国的法制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以下关于这部宪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制定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②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
③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④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
6.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标志着我国的法制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以下关于这部宪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制定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②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
③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④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
3.多选题- (共1题)
8.
一只气球以10 m/s的速度匀速上升,某时刻在气球正下方距气球6 m处有一小石子以20 m/s的初速度竖直上抛,若g取10 m/s2,不计空气阻力,则以下说法正确的( )
A.石子一定追不上气球 |
B.石子一定能追上气球 |
C.若气球上升速度等于7 m/s,其余条件不变,则石子在到达最高点时追上气球 |
D.若气球上升速度等于9 m/s,其余条件不变,则石子在抛出后1 s末追上气球 |
4.实验题- (共1题)
9.
(8分)(1)如图所示为用打点计时器记录小车运动情况的装置,开始时小车在水平玻璃板上匀速运动,后来在薄布面上做匀减速运动,所打出的纸带如图所示(附有刻度尺),纸带上相邻两点对应的时间间隔为0.02 s.

从纸带上记录的点迹情况可知,小车在玻璃板上做匀速运动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小车在布面上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2。

(2)在某次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实验时,某同学得到了几条较为理想的纸带,他已在每条纸带上按每5个点取好一个计数点,依打点的先后次序编为0、1、2、3、4、5。由于不小心,几条纸带都被撕断了。请根据给出的A、B、C、D四段纸带回答问题。
①在B、C、D三段纸带中选出从纸带A上撕下的那段应该是 。
②打A纸带时,物体的加速度大小是___________ m/s2。

从纸带上记录的点迹情况可知,小车在玻璃板上做匀速运动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小车在布面上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2。

(2)在某次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实验时,某同学得到了几条较为理想的纸带,他已在每条纸带上按每5个点取好一个计数点,依打点的先后次序编为0、1、2、3、4、5。由于不小心,几条纸带都被撕断了。请根据给出的A、B、C、D四段纸带回答问题。
①在B、C、D三段纸带中选出从纸带A上撕下的那段应该是 。
②打A纸带时,物体的加速度大小是___________ m/s2。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4道)
选择题:(3道)
多选题:(1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