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诸暨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物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97571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8/12/11

1.单选题(共17题)

1.
一质点在半径为R的圆周上从A处沿顺时针运动到B处,则它通过的路程、位移大小分别是
A.
B.
C.
D.
2.
广州亚运会中,中国选手王涵和施廷懋夺得了跳水女子双人3米板比赛的冠军,如图所示某运动员正在进行10 m跳台训练。下列说法正确的
A.为了研究运动员的技术动作,可将正在比赛的运动员视为质点
B.选地面为参考系,运动员在下落过程中感觉水面在匀速上升
C.前一半时间内位移大,后一半时间内位移小
D.前一半位移用的时间长,后一半位移用的时间短
3.
在一次交通事故中,交通警察测量出肇事车辆的刹车痕迹是30米,该车辆最大刹车加速度是15 m/s2,该路段的限速60 km/h。则该车是否超速。
A.超速B.不超速C.刚好是60 km/hD.无法判断
4.
一观察者发现,每隔一定时间有一个水滴自3.2m高处的屋檐落下,而且看到第五滴水刚要离开屋檐时,第一滴水正好落到地面,那么这时第二滴水离地的高度是(g=10m/s2)()
A.0.8 mB.1.2 mC.1.4 mD.1.8 m
5.
已知一些材料间动摩擦因数如下:质量为1 kg的物块放置于水平面上,现用弹簧秤沿水平方向匀速拉动此物块时,读得弹簧秤的示数为3N,则关于两接触面的材料可能是(取g=10m/s2
材料
钢—钢
木—木
木—金属
木—冰
动摩擦因数
0.25
0.30
0.20
0.03
 
A.钢—钢B.木—木C.木—金属D.木—冰
6.
关于物体的重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任何物体的重心一定在这个物体上
B.在物体上只有重心受到的重力的作用
C.一个球体的重心一定在球心处
D.一辆空载的载重汽车装上货物后,重心会升高
7.
如图所示,物体静止于水平桌面上,则
A.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的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
B.物体所受的重力和桌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C.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就是物体的重力,这两个力是同一种力
D.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的力
8.
有种自动扶梯,无人乘行时运转很慢,有人站上扶梯时,它会先慢慢加速,再匀速运转.一顾客乘扶梯上楼,正好经历了这两个过程,则能正确反映该乘客在这两个过程中的受力示意图的是()
A.B.C.D.
9.
粗细均匀的电线架在A、B两根电线杆之间。由于热胀冷缩,电线在夏、冬两季呈现如图所示的两种形状,若电线杆始终处于竖直状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冬季,电线对电线杆的拉力较大
B. 夏季,电线对电线杆的拉力较大
C. 夏季与冬季,电线对电线杆的拉力一样大
D. 夏季,电线杆对地的压力较大
10.
如图用细绳悬挂一个小球,小球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从平衡位置P点缓慢地沿圆弧移动到Q点,在这个过程中,绳子拉力T和水平拉力F的大小变化情况是(   )
A.T不断增大,F不断减小B.T不断减小,F不断增大
C.T与F都不断增大D.T与F都不断减小
11.
一个质量为1 kg的小球竖直向上抛出,最终落回抛出点,运动过程中所受阻力大小恒定,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该过程的v-t图象如图所示,g取10 m/s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小球所受重力和阻力之比为10∶1
B.小球上升过程与下落过程所用时间之比为2∶3
C.小球落回到抛出点时的速度大小为
D.小球下落过程中,受到向上的空气阻力,处于超重状态
12.
如图所示,一只猫在桌边猛地将桌布从鱼缸下拉出,鱼缸最终没有滑出桌面.若鱼缸、桌布、桌面两两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相等,则在上述过程中
A.鱼缸对桌布摩擦力的方向向右
B.若猫增大拉力,鱼缸受到的摩擦力将增大
C.若猫增大拉力,鱼缸有可能滑出桌面
D.若猫减小拉力,鱼缸有可能滑出桌面
13.
在下面列举的物理量的单位中,不属于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的是(   )
A.千克(kg)B.米(m)C.秒(s)D.牛顿(N)
14.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滑块在水平面上撞向弹簧,当滑块将弹簧压缩了x0时速度减小为0,然后弹簧又将滑块向右推开。已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滑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整个过程弹簧未超过弹性限度,则正确的是
A.滑块向左运动过程中,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
B.滑块向右运动过程中,始终做加速运动
C.滑块与弹簧接触过程中,最大加速度为
D.滑块向右运动过程中,当滑块离开弹簧时,滑块的速度最大
15.
如图所示,一根轻质弹簧固定在天花板上,下端系着质量为 m 的物体 A,A 的下面再用细绳挂另一质量也为 m 的物体 B.平衡时将绳剪断,在此瞬时,A 和 B 的加速度大小分别等于(    )

A. aA=g,aB=0    B. aA=g,aB=g    C. aA=g,aB=2g    D. aA=0,aB=g.
16.
我们乘电梯上高层楼房时,从起动到停下来,我们分别所处的状态是( )
A.先失重,正常,后超重B.先超重,正常,后失重
C.先超重,失重,后正常D.先正常,超重,失重
17.
物体在与其初速度始终共线的合力F的作用下运动.取v0方向为正,合力F随时间t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则在0~t1这段时间内(   )
A.物体的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速度也是先减小后增大
B.物体的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速度也是先增大后减小
C.物体的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速度一直在增大
D.物体的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速度一直在减小

2.选择题(共5题)

18.

一只花盆从离地面20m高的地方自由落下,经过多长时间花盆落到地面?花盆到达地面时的速度有多大?(取g=10m/s2

19.

This is a painting I         in art class.

20.

This is a painting I         in art class.

21.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英语。

22.

从法律意义上讲,下列行为中属于消费者“消费”行为的是 (   )​

3.多选题(共1题)

2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研究自行车后轮的转动情况时可以将自行车后轮看作质点
B.电台报时说:“现在是北京时间8点整”,这里的“时间”实际上指的是时刻
C.质量和速度都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
D.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时,若加速度减小,速度也减小

4.解答题(共3题)

24.
如图所示,倾角θ=30°的光滑斜面与粗糙的水平面平滑连接.现将一小滑块(可视为质点)从斜面上的A点由静止释放,最终停在水平面上的C点.已知A点距离水平面的高度h=0.8 m,B点距离C点的距离L=2. m.(假设滑块经过B点时没有任何能量损失,g取10 m/s2).求:

(1)滑块在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
(2)滑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3)滑块从A点释放后,写出经过时间t,速度大小 V的表达式.
25.
跳伞运动员做低空跳伞表演,他离开飞机后先做自由落体运动,当距离地面125m时打开降落伞,伞张开后运动员就以9.9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到达地面时速度为5m/s,(g=10m/s2)问:
(1)运动员离开飞机时距地面的高度为多少?
(2)离开飞机后,运动员经过多少时间才能到达地面?
26.
(10分)如图所示,用不可伸长的轻绳AC和BC吊起一质量不计的沙袋,绳AC和BC与天花板的夹角分别为60°和30°。现缓慢往沙袋中注入沙子。重力加速度g取10m/s2

(1)当注入沙袋中沙子的质量m=10kg时,求绳AC和BC上的拉力大小FAC和FBC
(2)若AC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150N,BC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100N,为使绳子不断
裂,求注入沙袋中沙子质量的最大值M。

5.实验题(共2题)

27.
某同学做“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6甲所示,其中两个主要步骤如下:

①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分别钩住细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橡皮条伸长,结点到达某一位置O,记下O点的位置,读出并记录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②只用一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套拉橡皮条使其伸长,读出并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记下细绳的方向,按同一标度作出这三个力的图示,并求出F1F2的合力,如图乙所示.
(1)以上两步骤均有疏漏:
在①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②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乙所示的FF′两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________.
28.
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
(1)某同学在接通电源进行实验之前,将实验器材组装如图所示。请你指出该装置中的两处错误或不妥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想用砂桶的重力表示小车受到的合外力,为了减小这种做法带来的实验误差,你认为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__________)
A.要平衡摩擦力
B.实验时不需要平衡摩擦力
C.砂桶的重力要远小于小车的总重力 
D.实验进行时应先释放小车再接通电源
(3)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条纸带,ABCDE为我们在纸带上所选的记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1s,各点间的距离如图下所示,则在打D点时,小车的速度为___________m/s,并可求得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m/s2,若当交流电的实际频率小于50Hz时,仍按50Hz计算,则测量的加速度值比真实的加速度值_________(填“偏大”“偏小”“不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17道)

    选择题:(5道)

    多选题:(1道)

    解答题:(3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12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