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5题)
1.
关于速度和加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时,速度的方向一定发生了变化 |
B.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时,加速度一定发生了变化 |
C.速度变化量越大,加速度就越大 |
D.速度变化得越快,加速度就越大 |
3.
如图所示,小孩用水平力推静止在地面上的木箱,但未推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小孩未把木箱推动是因为木箱所受摩擦力大于小孩的水平推力 |
B.小孩未把木箱推动是因为木箱给小孩的反作用推力大于小孩给木箱的推力 |
C.木箱受到的摩擦力与小孩给木箱的水平推力大小相等,方向水平向左 |
D.木箱所受摩擦力与木箱和地面间的正压力成正比 |
4.
如图所示,倾角
的等腰三角形斜面固定在水平面上,质量分别为2m和m的A、B 两个滑块用不可伸长的轻绳通过滑轮连接(不计滑轮质量和摩擦)。已知A滑块和左侧斜面的动摩擦因数
,B与右侧斜面间光滑接触。且A、B均处于静止状态,则A与斜面间的摩擦力
的大小和方向为( )

A.
,沿斜面向上
B.
,沿斜面向下
C.
,沿斜面向上
D.
,沿斜面向上




A.

B.

C.

D.

5.
如图所示,固定的光滑竖直杆上套一个滑块,用轻绳系着滑块绕过光滑的定滑轮,用力F拉绳,使滑块从A点沿杆缓慢上滑至B点,在此过程中拉力F和杆对滑块的弹力N的变化情况是( )


A.![]() |
B.![]() |
C.![]() |
D.![]() |
2.选择题- (共9题)
12.现有反应:A+3B═2C+3D,已知A,B,C,D四种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1、M2、M3、M4,恰好完全反应时,参加反应的A,B,C,D之间的质量比为m1:m2:m3:m4.现给出下列六个关系式,肯定成立的关系式为( )
①m1:m2=m3:m4;②m1+m2=m3+m4;③M1+M2=M3+M4;
④M1+3M2=2M3+3M4;⑤m1:m2=M1:M2;⑥m1:m2=M1:3M2.
14.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X、Y、Z、Q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物质 | X | Y | Z | Q |
反应前质量/g | 4 | 10 | 1 | 25 |
反应后质量/g | 未测 | 21 | 10 | 9 |
( )
3.多选题- (共2题)
15.
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共点力
和
大小不同,它们的合力大小为F,保持
和
方向不变
的情况下( )




的情况下( )
A.![]() ![]() |
B.![]() ![]() |
C.![]() ![]() |
D.![]() ![]() |
16.
2012年11月,“歼15”舰载机在“辽宁号”航空母舰上着舰成功。图(a)为利用阻拦系统让舰载机在飞行甲板上快速停止的原理示意图。飞机着舰并成功钩住阻拦索后,飞机的动力系统立即关闭,阻拦系统通过阻拦索对飞机施加一作用力,使飞机在甲板上短距离滑行后停止。某次降落,以飞机着舰为计时零点,飞机在
时恰好钩住阻拦索中间位置.其着舰到停止的度一时间图线如图(b)所示。假如无阻拦索,飞机从着舰到停止需要的滑行距离约为1000m。已知航母始终静止.重力加速度的大小为g,则()



A.在0.4s~2.5s时间内,阻拦索的张力几乎不随时间变化 |
B.在0.4s~2.5s时间内,阻拦索的张力逐渐减小 |
C.在2.5s~3.0s时间内,飞机所受合外力逐渐增大 |
D.从着舰到停止,飞机在甲板上滑行的距离约为无阻拦索时的1/10 |
4.解答题- (共3题)
17.
某人从一竖直枯井的井口处静止释放一石头并开始计时,经2.5s听到石头落底声。不计空气阻力及声音传播的时间,重力加速度g=10m/s2。求:
(1)枯井的深度H;
(2)石头落底前瞬间的速度v;
(3)石头在落底前最后1s内下落的高度h.
(1)枯井的深度H;
(2)石头落底前瞬间的速度v;
(3)石头在落底前最后1s内下落的高度h.
18.
一个质量为2kg的物体静止在足够大的水平地面上,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从t=0开始,物体受到一个大小和方向呈周期性变化的水平力F的作用,力F 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如图9所示。重力加速度
, 求:

(1)0~2s时间内物块运动的加速度
的大小和方向;
(2)
时物块运动的瞬时速度
的大小和方向;
(3)0~6s时间内物块运动的位移的大小和方向。



(1)0~2s时间内物块运动的加速度

(2)


(3)0~6s时间内物块运动的位移的大小和方向。
19.
每年全国由于行人不遵守交通规则而引发的交通事故上万起,死亡上千人。只有科学设置交通管制,人人遵守交通规则,才能保证行人的生命安全。如图8所示,停车线AB与前方斑马线边界CD间的距离为29m。质量
、车长7m的卡车以
的速度向北匀速行驶,当卡车前端刚驶过停车线AB,该车前方的机动车交通信号灯由绿灯变黄灯。

(1)若此时前方C处人行横道路边等待的行人就抢先过马路,卡车司机发现行人,立即制动,卡车受到阻力做匀减速直线运动,阻力大小为
。求卡车的制动距离;
(2)若人人遵守交通规则,该车将不受影响地驶过前方斑马线边界 CD。为确保行人安全,D处人行横道信号灯应该在南北向机动车信号灯变黄灯后至少多久变为绿灯?



(1)若此时前方C处人行横道路边等待的行人就抢先过马路,卡车司机发现行人,立即制动,卡车受到阻力做匀减速直线运动,阻力大小为

(2)若人人遵守交通规则,该车将不受影响地驶过前方斑马线边界 CD。为确保行人安全,D处人行横道信号灯应该在南北向机动车信号灯变黄灯后至少多久变为绿灯?
5.实验题- (共2题)
20.
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实验中,某同学得到一条理想的纸带,按每打5个点(时间间隔T=0.1s)取一个计数点的方法标出计数点.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测得的数据可以计算出纸带的加速度大小为 m/s2,打计数点3时纸带的速度大小为 m/s。

21.
(1)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实验中,其中的三个实验步骤:①在水平放置的木板上垫一张白纸,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板上,另一端拴两根细线,通过细线同时用两个测力计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它与细线的结点到达某一位置O点,在白纸上记下O点和两测力计的读数F1和F2.
②在纸上根据F1和F2的大小,应用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图求出合力F.
③只用一只测力计通过细绳拉橡皮条,使它的伸长量与两测力计拉时相同,记下此时测
力计的读数F′和细绳的方向.
以上三个步骤中均有错误或疏漏,请指出错在哪里?
①中是
②中是
③中是
(2) 某同学在家中尝试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他找到三条相同的橡皮筋(遵循胡克定律)和若干小重物,以及刻度尺、三角板、铅笔、细绳、白纸、钉子,设计了如下实验:将两条橡皮筋的一端分别挂在墙上的两个钉子A、B上,另一端与第三条橡皮筋连接,结点为O,将第三条橡皮筋的另一端通过细绳挂一重物,如图7所示。

①为完成实验,下述操作中必需的是 。
E.测量悬挂重物后像皮筋的长度
②欲利用现有器材,改变条件再次验证,可采用的方法是 。
②在纸上根据F1和F2的大小,应用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图求出合力F.
③只用一只测力计通过细绳拉橡皮条,使它的伸长量与两测力计拉时相同,记下此时测
力计的读数F′和细绳的方向.
以上三个步骤中均有错误或疏漏,请指出错在哪里?
①中是
②中是
③中是
(2) 某同学在家中尝试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他找到三条相同的橡皮筋(遵循胡克定律)和若干小重物,以及刻度尺、三角板、铅笔、细绳、白纸、钉子,设计了如下实验:将两条橡皮筋的一端分别挂在墙上的两个钉子A、B上,另一端与第三条橡皮筋连接,结点为O,将第三条橡皮筋的另一端通过细绳挂一重物,如图7所示。

①为完成实验,下述操作中必需的是 。
A.钉子A、B必须在同一水平高度 |
B.记录悬挂重物后结点O的位置 |
C.测量细绳的长度 |
D.测量橡皮筋的原长 |
②欲利用现有器材,改变条件再次验证,可采用的方法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5道)
选择题:(9道)
多选题:(2道)
解答题:(3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