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5题)
1.
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加速度为
,则




A.物体在某秒末的速度一定是该秒初的速度的3倍 |
B.物体在某秒初的速度一定比前秒末的速度大![]() |
C.物体在某秒末的速度一定比该秒初的速度大![]() |
D.物体在某秒末的速度一定比前秒初的速度大![]() |
2.
下列关于重心、弹力和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的几何中心上 |
B.劲度系数越大的弹簧,产生的弹力越大 |
C.动摩擦因数与物体之间的压力成反比,与滑动摩擦力成正比 |
D.静摩擦力的大小是在零和最大静摩擦力之间发生变化 |
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木块放在桌面上所受到的向上的弹力是由于木块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
B. 木块放在桌面上对桌面的压力是由于木块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
C. 用细竹竿拨动水中的木头,木头受到的竹竿的弹力是由于木头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D. 挂在电线下面的电灯对电线的拉力,是因为电线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
A. 木块放在桌面上所受到的向上的弹力是由于木块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
B. 木块放在桌面上对桌面的压力是由于木块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
C. 用细竹竿拨动水中的木头,木头受到的竹竿的弹力是由于木头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D. 挂在电线下面的电灯对电线的拉力,是因为电线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
4.
实验室常用的弹簧测力计如图所示,弹簧的一端与连接有挂钩的拉杆相连,另一端固定在外壳上的O点,外壳上固定一个圆环,整个外壳重为G,弹簧和拉杆的质量忽略不计.现将该弹簧测力计以如图(乙)和(丙)的两种方式固定在地面上,并分别用同样的力F0(F0>G)竖直向上拉弹簧测力计,则稳定后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分别为( )


A.乙图读数为F0-G,丙图读数为F0 |
B.乙图读数为F0+G,丙图读数为F0-G |
C.乙图读数为F0,丙图读数为F0-G |
D.乙图读数为F0-G,丙图读数为F0+G |
5.
质量分别为2Kg、1Kg、1Kg的三个木块a、b、c和两个劲度系数均为500N/m的相同轻弹簧p、q用轻绳连接如图,其中a放在光滑水平桌面上。开始时p弹簧处于原长,木块都处于静止。现用水平力缓慢地向左拉p弹簧的左端,直到c木块刚好离开水平地面为止,g取10m/s2。该过程p弹簧的左端向左移动的距离是( )


A.4cm | B.6cm | C.8cm | D.10cm |
2.选择题- (共7题)
3.多选题- (共4题)
13.
若汽车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一致,当加速度减小时,则()
A. 汽车的速度也减小
B. 汽车的速度仍在增大
C. 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汽车静止
D. 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汽车的速度达到最大
A. 汽车的速度也减小
B. 汽车的速度仍在增大
C. 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汽车静止
D. 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汽车的速度达到最大
14.
对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1s内、2s内、3s内的位移之比是1∶3∶5 |
B.在1s末、2s末、3s末的速度之比是1∶2∶3 |
C.在相邻两个1s内的位移之差都是9.8 m |
D.在第1s内、第2s内、第3s内的平均速度之比是1∶4∶9 |
15.
甲、乙两物体所受的重力之比为1∶2,甲、乙两物体所在的位置高度之比为2∶1,它们各自做自由落体运动,则两物体( ).
A.落地时的速度之比是![]() |
B.落地时的速度之比是1∶1 |
C.下落过程中的加速度之比是1∶2 |
D.下落过程中的加速度之比是1∶1 |
16.
如图所示,一木板B放在水平地面上,木块A放在木板B的上面,木块A的右端通过轻质弹簧固定在竖直墙壁上.用力F向左拉木板B,使B以速度v运动,稳定后,弹簧的拉力为T.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木板B受到A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T |
B.地面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F |
C.若木板B以2v的速度运动,木块A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2T |
D.若用力2F拉木板B,木块A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仍等于T |
4.解答题- (共3题)
18.
如图所示,原长分别为L1和L2、劲度系数分别为k1和k2的轻质弹簧竖直地悬挂在天花板下.两弹簧之间有一个质量为m1的物体,最下端挂着质量为m2的另一物体.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这时两个弹簧长度为__________________.用一个质量为m的平板把下面的物体竖直地缓慢地向上托起,直到两个弹簧的总长度等于两弹簧的原长之和,这时平板受到下面物体的压力大小等于_________ .

19.
要将重300 N的木箱在水平地面上推动,至少需要150 N的水平推力,但在推动以后只需120 N的水平推力就能使它匀速运动,求:
(1)木箱所受最大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2)在木箱静止时用100 N的水平力推和木箱在滑动过程中用100 N的水平力推,这两种情况下木箱所受的摩擦力各为多大?
(1)木箱所受最大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2)在木箱静止时用100 N的水平力推和木箱在滑动过程中用100 N的水平力推,这两种情况下木箱所受的摩擦力各为多大?
5.实验题- (共2题)
20.
(1)利用图中所示的装置可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实验中需要调整好仪器,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打点稳定后,松开纸带,使重物下落。打点计时器会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小点。

①为了测试重物下落的加速度,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________。(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天平 B.秒表 C.米尺
②若实验中所得到的重物下落的加速度值小于当地的重物加速度值,而实验操作与数据处理均无错误,写出一个你认为可能引起此误差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所示,某同学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由打点计时器得到表示小车运动过程的一条清晰纸带,纸带上相邻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0.10s,其中S1=7.05cm、S2=7.68cm、S3=8.33cm、S4=8.95cm、S5=9.61cm、S6=10.26cm,则A点处瞬时速度的大小vA=_______m/s,小车加速度的计算表达式为a=_____________,加速度的大小为a=___________m/s2。(计算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①为了测试重物下落的加速度,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________。(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天平 B.秒表 C.米尺
②若实验中所得到的重物下落的加速度值小于当地的重物加速度值,而实验操作与数据处理均无错误,写出一个你认为可能引起此误差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所示,某同学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由打点计时器得到表示小车运动过程的一条清晰纸带,纸带上相邻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0.10s,其中S1=7.05cm、S2=7.68cm、S3=8.33cm、S4=8.95cm、S5=9.61cm、S6=10.26cm,则A点处瞬时速度的大小vA=_______m/s,小车加速度的计算表达式为a=_____________,加速度的大小为a=___________m/s2。(计算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5道)
选择题:(7道)
多选题:(4道)
解答题:(3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