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度广东省清远市高一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检物理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97494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7/7/19

1.选择题(共5题)

1.

Jim wanted to go to the concert,        he didn't get a ticket.

2.

口技是我国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同学们在学完本课后,对这门艺术非常感兴趣,所以学校准备举办“关注民间艺术”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也来参加。

3.

— Must I wash my skirt tonight?

— No, you       . You can wash it tomorrow.

4.

— Must I wash my skirt tonight?

— No, you       . You can wash it tomorrow.

5.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①没有意识到错过,或许能产生一种自足感,但那意味着灵魂堕入了颟顸的渊薮。
       ②能意识到自己错过了什么,在追悔中产生出一种真切而细微、深入而丰厚的情愫,则意味着灵魂具备了升腾的能力。
       ③有的所错过的,还有机会再次相遇,正因为对错过有了痛切的感受,当机遇再次呈现时,你便会有高度的应变力与把握力,也许,那最后的结果,是与其在上次侥幸抓获,不如这回你冷静而成熟地驾驭……恰恰是因为你上次的错过,才导致了你这次的获得硕果!
       ④有的所错过的,时不复返,机不再来,属于永远的错过,但因为你善于细细咀嚼这错过的苦果,竟能从惆怅中升华出憬悟,乃至于酿出诗意与哲理……你的生命,或许反更有厚度;你的心灵,或许反更有虹彩。
       ⑤一念之差中,失之交臂了吗?有时我们虽然错过,只要我们立刻意识到了,并立刻追上前去,力挽狂澜于既倒,我们多半也还可以使错过转化为掌握;问题是我们往往在立即意识到了以后,竞滞涩、凝结住了我们的行动;这样的错过,则几近于过错。
       ⑥错过,即“有所失”,我们要习惯它。
       ⑦错过,也往往构成另一种得,我们要品味它。
       ⑧固人生如奔驰的列车,车窗外不断闪动着变幻不定的景色,错过观览窗外的美景、奇景并不是多么不得了的事,关键是我们不能错过预定的到站。
       ⑨我们预定的到站并不等于人生的终点。但在人生的终点上,我们最好能含笑地说:我虽然错过的很多很多,却毕竟把握住了最关键最美好的,这样,“错过”便仿佛是碧绿的叶片,把一生中“收获”的七彩鲜花映衬得格外明艳!

2.单选题(共6题)

6.
运动员参加110米栏比赛,11秒末到达终点的速度为12m/s,则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
A.10 m/sB.11 m/sC.6 m/sD.12 m/s
7.
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自由落体运动是物体不受任何作用力的运动
B.从静止开始出发的运动就是自由落体运动
C.重力加速度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D.自由落体运动的速度和加速度均逐渐增大
8.
如图所示的水平面上,橡皮绳一端固定,另一端连接两根弹簧,连接点P在F1、F2和F3三力作用下保持静止。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F1> F2>F3B.F2>F3> F1
C.F3>F1> F2D.F3>F2> F1
9.
关于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静止的物体没有惯性,运动的物体才有惯性
B.物体的质量越大,惯性越大
C.正在行驶的两辆汽车,行驶快的不易停下来,所以速度大的物体惯性大
D.自由下落的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物体的惯性消失
10.
一物体受到4N的力,获得2m/s2的加速度,要使物体获得4m/s2的加速度,需要施加的力是
A.2 NB.6 N C.8 ND.12 N
11.
人站在电梯内的体重计上,当体重计示数增大时,可能的原因是(  )
A.电梯匀速上升B.电梯匀减速上升C.电梯匀减速下降D.电梯匀加速下降

3.多选题(共2题)

12.
以下对加速度的理解正确的是
A.加速度是增加的速度
B.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C.-8m/s2比5m/s2
D.加速度方向可与初速度方向相同,也可相反
13.
如图所示,轻弹簧的两端各受10N拉力F的作用,弹簧伸长了10cm(在弹性限度内)。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弹簧所受的合力为零
B.弹簧所受的合力为20N
C.该弹簧的劲度系数k为100N/m
D.该弹簧的劲度系数k为200N/m

4.解答题(共2题)

14.
(6分)一个物体从离地面125m高处自由下落,g取10 m/s2,求:
(1)物体落地的时间; (2)最后1s下落的高度。
15.
如图所示,质量为4 kg的小球用轻质细绳拴着吊在行驶的汽车后壁上.细绳的延长线通过小球的球心O,且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37°.已知g=10 m/s2,sin 37°=0.6,cos 37°=0.8.

(1)求汽车匀速运动时,细线对小球的拉力和车后壁对小球的压力;
(2)若要始终保持θ=37°,则汽车刹车时的加速度最大不能超过多少?

5.实验题(共2题)

16.
如图所示是某同学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获得的一条纸带。

(1)已知打点计时器电源频率为50Hz,则纸带上打相邻两点的时间间隔为________。
(2)A、B、C、D是纸带上四个计数点,每两个相邻计数点间有四个点没有画出。从图中求出C点对应的速度是______m/s,运动的加速度是___m/s2。(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17.
“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如图(a)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图(b)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

(1)图(b)中的________是力的合力的理论值;________是力的合力的实际测量值。
(2)在实验中,如果将细绳也换成橡皮筋,那么实验结果是否会发生变化?答:____________(选填“变”或“不变”)
(3)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___.
A.理想实验法
B.等效替代法
C.控制变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5道)

    单选题:(6道)

    多选题:(2道)

    解答题:(2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