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3题)
1.
某登山队成功登上珠峰的线路如图所示,根据此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起点到终点登山队所走线路的总长度等于位移 |
B.线路总长度与登山队所走时间的比值等于登山队的平均速度 |
C.在计算登山队的速度时不可以把登山队当作质点 |
D.线路总长度比登山队所走位移的大小大 |
2.
质量为m的物体在水平面上,在大小相等、互相垂直的水平力F1和F2的作用下,从静止开始沿水平面运动,如图所示,若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物体

A. 在F1的反方向上受到Ff1=μmg的摩擦力
B. 在F2的反方向上受到Ff2=μmg的摩擦力
C. 在F1、F2合力的反方向上受到的摩擦力为Ff=
μmg
D. 在F1、F2合力的反方向上受到的摩擦力为Ff=μmg

A. 在F1的反方向上受到Ff1=μmg的摩擦力
B. 在F2的反方向上受到Ff2=μmg的摩擦力
C. 在F1、F2合力的反方向上受到的摩擦力为Ff=

D. 在F1、F2合力的反方向上受到的摩擦力为Ff=μmg
3.
质量为50kg的一学生从1.8m高处跳下,双脚触地后,他紧接着弯曲双腿使重心下降用了0.2S静止。则着地过程中,地面对他的平均作用力为
A.500N | B.2000N | C.1500N | D.1000N |
2.选择题- (共6题)
3.多选题- (共1题)
10.
如图所示,在水平地面上放着A、B两个物体,质量分别为M、m,且M>m,它们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μA、μB,一细线连接A、B,细线与水平方向成θ角,在A物体上加一水平力F,使它们做匀速直线运动,则


A.若μA=μB,F与θ无关 | B.若μA=μB,θ越大,F越大 |
C.若μA<μB,θ越小,F越大 | D.若μA>μB,θ越大,F越大 |
4.填空题- (共2题)
11.
某同学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时,得到了几条较为理想的纸带,已知在每条纸带每5个计时点取好一个计数点,两个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1s,依打点时间顺序编号为0、1、2、3、4、5,由于不小心,纸带被撕断了,如图所示.请根据给出的A、B、C、D四段纸带回答:

(1)在B、C、D三段纸带中选出从纸带A上撕下的那段应是 .
(2)打A纸带时,物体的加速度大小是 m/s2.

(1)在B、C、D三段纸带中选出从纸带A上撕下的那段应是 .
(2)打A纸带时,物体的加速度大小是 m/s2.
12.
如图(a)所示,在水平光滑轨道上停着甲、乙两辆实验小车,甲车系一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当甲车受到水平向右的冲量后,随即启动打点计时器。甲车运动一段距离后,与静止的乙车正碰并黏在一起运动。纸带记录下碰撞前甲车和碰撞后两车运动情况如图(b)所示,电源频率为50Hz,则:碰撞前甲车的运动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_m/s,甲、乙两车的质量比m甲:m乙为_______。

5.解答题- (共3题)
13.
在某市区内,一辆小汽车在平直公路上以速度vA向东匀速行驶,一位观光游客正由南向北从斑马线上横过马路,汽车司机发现前方有危险(游客正在D处向北走)经0.7s作出反应,从A点开始紧急刹车,但仍将正步行至B处的游客撞伤,该汽车最终在C处停下.为了清晰了解事故现场,现以下图示之:为了判断汽车司机是否超速行驶,并测出肇事汽车速度vA,警方派一车胎磨损情况与肇事车相当的车以法定最高速度vm=14.0m/s行驶在同一马路的同一地段,在肇事汽车的出事点B急刹车,恰好也在C点停下来.在事故现场测得AB=17.5m、BC=14.0m、BD=2.6m,问:

(1)该肇事汽车的初速度vA是多大?
(2)游客横过马路的速度是多大?

(1)该肇事汽车的初速度vA是多大?
(2)游客横过马路的速度是多大?
14.
如图所示,一个人用与水平方向成θ=30°角的斜向下的推力F推一个重G=200N的箱子匀速前进,箱子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4,g取10m/s2。

1. 求推力F的大小;
2. 若人不改变推力F的大小,只把力的方向变为水平去推这个静止的箱子,推力作用时间t=3s后撤去,求撤去推力F后箱子还能滑行多远停下来?

1. 求推力F的大小;
2. 若人不改变推力F的大小,只把力的方向变为水平去推这个静止的箱子,推力作用时间t=3s后撤去,求撤去推力F后箱子还能滑行多远停下来?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3道)
选择题:(6道)
多选题:(1道)
填空题:(2道)
解答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