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黑龙江省哈师大附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97455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7/7/19

1.选择题(共3题)

1.某旅游景点门票价格规定如下:

某校七年级组织甲、乙两个班共92人去该景点游玩,其中甲班人数多余乙班人数且甲班人数不够90人,如果两个班单独购买门票,一共应付7760元.

2.某旅游景点门票价格规定如下:

某校七年级组织甲、乙两个班共92人去该景点游玩,其中甲班人数多余乙班人数且甲班人数不够90人,如果两个班单独购买门票,一共应付7760元.

3.将足量的稀盐酸加入一定量的铁、铜混合物中,写出其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blank#}1{#/blank#}.图7是实验过程生成气体或剩余固体的质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关系,其中表示正确的是{#blank#}2{#/blank#}(填标号).

2.单选题(共3题)

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书放在桌面上,书会受到的支持力的直接原因是桌面产生了形变
B.书放在桌面上,书会受到的支持力的直接原因是书产生了形变
C.有规则形状的物体,其重心必在物体的几何中心。
D.竖直向上抛出的物体,物体竖直上升,是因为受到一个竖直向上的升力
5.
一根轻质弹簧一端固定,用大小为F1的力压弹簧的另一端,平衡时长度为l1;改用大小为F2的力拉弹簧,平衡时长度为l2.弹簧的拉伸或压缩均在弹性限度内,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
A.B.C.D.
6.
关于摩擦力,有如下几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A.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
B.只有静止的物体才可能受到静摩擦力,只有运动的物体才有可能受到滑动摩擦力;
C.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总是在同一直线上;
D.物体与支持面间的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

3.多选题(共2题)

7.
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第1 s末的速度是6 m/s,第2 s末的速度是8 m/s,则下面结论正确的是(    )
A.物体零时刻的速度是3 m/s
B.物体的加速度是2 m/s2
C.任何1 s内的速度变化都是2 m/s
D.第1 s内的平均速度是6 m/s
8.
在平直的轨道上,甲、乙两车相距为s,同向同时开始运动.甲在后以初速度,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乙在前作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的匀加速运动.假定甲能从乙的旁边通过而互不影响,下列情况可能发生的是
A.=时,甲、乙只能相遇一次
B.>时,甲、乙可能相遇二次
C.>时,甲、乙只能相遇一次
D.<时,甲、乙可能相遇二次

4.实验题(共2题)

9.
用打点计时器可测纸带运动的时间和位移.下面是没有按操作顺序写的不完整的实验步骤,按照你对实验的理解,在各步骤空白处填上适当的内容,然后按实际操作的合理步骤,将各步骤的字母代号顺序写在空白处. 
A.在电磁打点计时器的两接线柱上分别接上导线,导线的另一端分别接在电源的两个接线柱上。把电磁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桌子上,让纸带穿过___________,并压在__________下面。
B.用刻度尺测量从计时开始点到最后一个点间的距离Δx。
C.切断电源,取下纸带,如果共有 n 个清晰的点,则这段纸带记录的时间Δt=_______。
D.打开电源开关,再用手水平地拉动纸带,纸带上打下一系列小点。
E.利用公式 计算纸带运动的平均速度。
实验步骤的合理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电磁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低压______(填“交”或“直”)流电源的计时仪器。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条纸带.A、B、C、D、E为我们在纸带上所选的记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1s,各点间的距离如下图所示,则纸带的___(填“左”或“右”)端与小车相连,打D点时小车的速度为________m/s.并可求得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m/s2.若当交流电的实际频率小于50Hz时,仍按50Hz计算,则测量的加速度值比真实的加速度值______(填“偏大”“偏小”“不变”) (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3道)

    单选题:(3道)

    多选题:(2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