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8题)
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只要有加速度,物体的速度一定增大 |
B.物体的加速度为正,物体的速度一定增大 |
C.物体的加速度增大,物体的速度一定增大 |
D.物体的加速度减小,物体的速度和位移可能都在增大 |
2.
一质点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其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为v = 6-2t(各物理量均采用国际单位制电位),关于该质点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初速度为2m/s |
B.加速度为- 4m/s2 |
C.物体1s末的位移大小为5m |
D.在最初2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8m/s |
3.
关于摩揀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所受正压力增大时,它所受的摩擦力一定增大 |
B.物体受到摩擦力作用时,它一定受到弹力作用 |
C.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一定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
D.静止的物休不可能受到滑动摩擦力作用 |
7.
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汽车速度越大越难刹车,表明物体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
B.系好安全带可以防止因惯性而造成对人的伤害 |
C.在月球上举重比在地球上容易.所以质量相同的物体在月球上时惯性小 |
D.“神舟十号”飞船中的物体处于完全失甫状态,所以没有惯性 |
8.
如图,轻质弹簧下端固定在一光滑斜面体的底端,一小物块从斜面体顶端由静止开始沿斜面滑下,在小物块与弹簧接触并将弹簧压至最短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小物块刚接触弹簧瞬间速度最大 |
B.小物块接触弹簧后立即做减速运动 |
C.小物块接触弹簧后先加速后减速 |
D.当弹簧压缩量最大吋,小物块的加速度等于零 |
2.多选题- (共3题)
9.
下列说法屮正确的是
A.物体坚直向下的运动就是自由落体运动B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竖直向下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 B.不同的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其运动规律是相同的 |
C.质点做自由落体运动,在第1s内、第2s内、第3s内的位移之比为1:4:9 |
10.
(多选)小芳站在电梯中的体重计上,电梯静止时体重计示数如图(甲)所示,电梯运行经过5楼时体重计示数如图(乙)所示,则此时:( )


A.电梯可能在向上运动 | B.电梯一定在向下运动 |
C.电梯的加速度方向一定向下 | D.电梯的加速度方向可能向上 |
11.
如图所小,直角三角板紧贴在固定的刻度尺上方,使三角板沿刻度尺水平向右匀速运动的同时,一支铅笔沿着三角板直角边,从最下端由静止开始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关于铅笔笔尖的运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笔尖的轨迹是一条倾斜的直线 |
B.笔尖的轨迹是一条抛物线 |
C.在运动过程中,笔尖运动的速度方向始终保持不变 |
D.在运动过秤中,笔尖运动的加速度方向始终不变 |
3.解答题- (共2题)
13.
在某游乐场有一巨型娱乐器械,将座舱用升降机送到离地面75m的高处,然后让其自由落下.座舱落到离地面25 m高时,制动系统开始启动,座舱做匀减速运动,到达地面时刚好停止.若座舱中某人用手托料重50N的铅球,取g=10m/s2,不计空气阻力.求:
⑴座舱离地面35m时,手对球的支持力;
⑵从开始下落到着地经历的总时间;
⑶座舱离地面15m时,球对手的压力.
⑴座舱离地面35m时,手对球的支持力;
⑵从开始下落到着地经历的总时间;
⑶座舱离地面15m时,球对手的压力.
4.实验题- (共2题)
14.
在“探究求合力方法”实验中,装貿如图甲,其屮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 0 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位. OB和OC为细绳,图乙中F1和F2分別表示OB和OC绳中的力,F/表示由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的合力,F表示用一根弹会测力计拉橡皮条的力.
⑴图乙屮符合实验事实的是

⑵本实验采用的方法是 .
A.埋想实验法 B.等效替代法 C.控制变.址法 D.物理模型法
⑶关于此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弹簧秤的拉力一定比橡皮筋的拉力大
B.拉橡皮筋的绳细一些且长—些,实验效果较好
C.用弹簧测力计拉细绳袞时,应保持弹簧测力汁与木板平行
D.两次拉橡皮筋结点0的位置可以不同
⑴图乙屮符合实验事实的是

⑵本实验采用的方法是 .
A.埋想实验法 B.等效替代法 C.控制变.址法 D.物理模型法
⑶关于此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弹簧秤的拉力一定比橡皮筋的拉力大
B.拉橡皮筋的绳细一些且长—些,实验效果较好
C.用弹簧测力计拉细绳袞时,应保持弹簧测力汁与木板平行
D.两次拉橡皮筋结点0的位置可以不同
15.
如图所示,为某同学设计的“探究加速度与物体所受合力F及质量m 的关系”实验装置简图.

(1)本实验采用的实验方法是____。
A.控制变量法 B.假设法 C.理想实验法 D.等效替代法
(2)在保持小车受力相同时,探究加速度与质量关系的实验屮,以下故法正确的是______。
A.平衡摩擦力时,应将装有砝码的小桶用细绳通过定滑轮系在小车上
B.每次改变小车的质量时,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
C.实验时,先放开小车,再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
D.为得出加速度a与与质量m的关系而作出
图象
(3)下图是实验中获取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其中O、A、B、C、D是计数点,每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图中未标出),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打“B”计数点时小车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________m/s.由纸带求出小车的加速度的大小为_____________m/s2.(计算结果均保留2位有效数字)
(4)如图所示是某同学在探宄加速度与力的关系时,根据测量数据作出的a〜F图线.其中图线不过原点的原因是______,图线在末端弯曲的原因是______.

(1)本实验采用的实验方法是____。
A.控制变量法 B.假设法 C.理想实验法 D.等效替代法
(2)在保持小车受力相同时,探究加速度与质量关系的实验屮,以下故法正确的是______。
A.平衡摩擦力时,应将装有砝码的小桶用细绳通过定滑轮系在小车上
B.每次改变小车的质量时,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
C.实验时,先放开小车,再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
D.为得出加速度a与与质量m的关系而作出

(3)下图是实验中获取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其中O、A、B、C、D是计数点,每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图中未标出),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打“B”计数点时小车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________m/s.由纸带求出小车的加速度的大小为_____________m/s2.(计算结果均保留2位有效数字)
(4)如图所示是某同学在探宄加速度与力的关系时,根据测量数据作出的a〜F图线.其中图线不过原点的原因是______,图线在末端弯曲的原因是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8道)
多选题:(3道)
解答题:(2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1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