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3题)
2.
竖直升空的火箭,其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由图可知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火箭在40s时速度方向发生变化 |
B.火箭经过40s到达最高点 |
C.火箭经过120s落回地面 |
D.火箭上升的最大高度为48000m |
2.选择题- (共1题)
4.
25℃时,有100mL 0.1mol/LNaHB溶液pH=1
(1)若向该溶液中加V1 mL水,使溶液pH变为2,则V1={#blank#}1{#/blank#} mL (设溶液体积无变化).
(2)25℃时此溶液和某浓度氨水pH之和为14,二者等体积混合后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blank#}2{#/blank#} .
3.多选题- (共2题)
5.
甲、乙两车在公路上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它们的 v-t图象如图所示.两图象在t=
时相交于P点,P在横轴上的投影为Q,△OPQ的面积为S.在t=0时刻,乙车在甲车前面,相距为d.已知此后两车相遇两次,且相遇的时刻为
,则下面四组
和d的组合可能的是( )





A.![]() | B.![]() |
C.![]() | D.![]() |
6.
有关弹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木块放在桌面上要受到一个向上的弹力,是由于木块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 |
B.拿一根细竹竿拨动水中木头,木头受到竹竿的弹力,是由于木头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
C.绳对物体的拉力的方向总是沿着绳而指向绳收缩的方向 |
D.挂在电线下面的电灯受到向上的拉力,是因为电线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 |
4.填空题- (共1题)
5.解答题- (共2题)
9.
(11分)一个物体从空中A点做自由落体运动,经过空中B点时速度为
,物体落到地面C点时速度为v。已知B点离地面的高度h=15m,g取10m/s2,求:

(1)物体落到地面C点时的速度v的大小;
(2)物体在空中运动的时间t;
(3)A点与地面C点的高度H。


(1)物体落到地面C点时的速度v的大小;
(2)物体在空中运动的时间t;
(3)A点与地面C点的高度H。
6.实验题- (共2题)
10.
(6分)在用接在50Hz交流电源上的打点计时器测定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实验中,得到如图甲所示的一条纸带,从比较清晰的点开始标计数点0、1、2、3、4…,其中每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量得0与1两计数点间的距离x1=20mm,3与4两计数点间的距离x4=50mm,则小车在3与4两计数点间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m/s,小车的加速度为______m/s2。

11.
在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时,其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图。

(1)本实验主要采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__)
A.理想实验法 B.等效替代法 C.控制变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
(2)在本实验的操作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
A.同一次实验中,O点位置不允许变动
B.实验中,只需记录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和O点的位置
C.实验中,把橡皮条的另一端拉到O点时,两个弹簧测力计之间的夹角必须取90°
D.实验中,要始终将其中一个弹簧测力计沿某一方向拉到最大量程,然后调节另一弹簧测
(3)图乙做出的F与F′两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_________.

(1)本实验主要采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__)
A.理想实验法 B.等效替代法 C.控制变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
(2)在本实验的操作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
A.同一次实验中,O点位置不允许变动
B.实验中,只需记录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和O点的位置
C.实验中,把橡皮条的另一端拉到O点时,两个弹簧测力计之间的夹角必须取90°
D.实验中,要始终将其中一个弹簧测力计沿某一方向拉到最大量程,然后调节另一弹簧测
(3)图乙做出的F与F′两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3道)
选择题:(1道)
多选题:(2道)
填空题:(1道)
解答题:(2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