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南宁八中2016-2017学年高一(上)期末物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97315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8/3/8

1.单选题(共9题)

1.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速度越大,加速度一定越大
B.物体速度变化快,加速度一定大
C.物体加速度不断减小,速度一定越来越小
D.物体加速度不断增大,速度一定越来越大
2.
一物体在A、B两点的正中间由静止开始运动(设不会超越A、B),其加速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设向A的加速度方向为正方向,若从出发开始计时,则物体的运动情况不可能的是()

A. 先向A,后向B,再向A,又向B,4秒末在原位置速度为零
B. 先向A,后向B,再向A,又向B,4秒末在偏近A的某点且速度为零
C. 先向A,后向B,再向A,又向B,4秒末在偏近B的某点且速度为零
D. 一直向A运动,4秒末在偏近A的某点且速度为零
3.
做匀减速运动的物体经4s后停止,若在第1s内的位移是14m,则最后1s内的位移是( )
A.1mB.2mC.5mD.3m
4.
将某物体以30m/s的初速度竖直上抛,不计空气阻力,g取10m/s2,则5s内物体的()
A.路程为20mB.平均速度大小为5m/s,方向竖直向上
C.速度改变量的大小为10m/sD.位移大小为25m,方向竖直向上
5.
(2011·长沙模拟)在平直公路上,自行车与同方向行驶的一辆汽车在t=0时同时经过某一个路标,它们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为:汽车x=10t-t2,自行车x=5t,(x的单位为m,t的单位为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汽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自行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B.经过路标后的较短时间内自行车在前,汽车在后
C.在t="2.5" s时,自行车和汽车相距最远
D.当两者再次同时经过同一位置时,它们距路标12.5 m
6.
如图所示,用长为的轻绳悬挂一质量为的小球,对小球再施加一个力,使绳与竖直方向成角并绷紧,小球处于静止状态,此力最小为(    )
A.
B.
C.
D.
7.
如图甲、乙所示,物体AB在力F作用下一起以相同的速度沿F方向匀速运动,关于物体A所受的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中物体A不受摩擦力
B.两图中物体A均受摩擦力,且方向均与F相反
C.两图中物体A均不受摩擦力
D.图乙中物体A受摩擦力,方向和F相同
8.
一木箱放在水平地面上,并在水平拉力作用下匀速运动.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木箱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木箱的弹力是一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B.木箱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木箱的弹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C.地面对木箱的摩擦力和木箱对地面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D.水平拉力和地面对木箱的摩擦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9.
在电梯内的地板上,竖直放置一根轻质弹簧,弹簧上端固定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当电梯匀速运动时,弹簧被压缩了x,某时刻后观察到弹簧又被继续压缩了。则电梯在此时刻后的运动情况可能是(  )
A.以大小为g的加速度加速上升
B.以大小为g的加速度减速上升
C.以大小为的加速度加速下降
D.以大小为的加速度减速下降

2.选择题(共3题)

10.

已知直线y=kx+b(k≠0)与x轴的交点在x轴的正半轴,下列结论:①k>0,b>0;②k>0,b<0;③k<0,b>0;④k<0,b<0.其中正确的结论的个数是(  )

11.

某同学将标枪以速度v0斜向上投出,v0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则v0沿水平方向的分速度为(   )

12.

某同学将标枪以速度v0斜向上投出,v0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则v0沿水平方向的分速度为(   )

3.多选题(共2题)

13.
如图所示为一轻质弹簧弹力大小F和长度x的关系图象,根据图象判断,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弹簧的劲度系数为1N/m
B.弹簧的劲度系数为100N/m
C.弹簧的原长为6cm
D.弹力的大小为2N时,弹簧伸长了2cm
14.
如图所示,水平细杆上套一细环A,环A和球B间用一轻质绳相连,质量分别为mA、mB (mA>mB),由于B球受到水平风力作用,A环与B球一起向右匀速运动,已知细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风力增大时,轻质绳对B球的拉力保持不变
B.风力增大时,杆对A环的支持力保持不变
C.B球受到的风力F为mAgtan θ
D.A环与水平细杆间的滑动摩擦因数为

4.解答题(共4题)

15.
一滑块以初速度开始从斜面顶端匀加速下滑,第4s末的速度为6m/s,求:
(1)滑块下滑时的加速度;
(2)第3s末的速度;
(3)前3s内的位移。
16.
如图所示,小球的重力为12N,绳子OA与水平方向的角度为37°,OB水平(sin37°=0.6,cos37°=0.8,tan37°=,cot37°=);试求
(1)绳子OA受到的拉力.
(2)绳子OB受到的拉力.
17.
如图,用力F向上提通过细绳连在一起的A、B两物体,以5m/s2的加速度匀加速竖直上升,已知A、B的质量分别是1kg和2kg,绳子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是35N,取g=10m/s2则:

(1)力F的大小是多少?
(2)为使绳子不被拉断,加速上升的最大加速度是多少?
18.
如图所示,质量为1kg的物体放于倾角θ为37°的足够长的固定斜面底端,受到30N的水平拉力作用而由静止开始沿斜面向上运动,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2s后将水平拉力撤去.(sin 37°="0.6,cos" 37°=0.8).求:

(1)求物体能向上运动多远?
(2)水平拉力撤去后还要经过多少时间物体再次回到斜面底端?

5.实验题(共1题)

19.
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装置如图所示。带滑轮的长木板一端伸出桌面,另一端适当垫高,使木块连上纸带后恰好匀速下滑,细绳通过两滑轮分别与弹簧秤挂钩和沙桶连接,调节滑轮高度使细线恰好与木板平行。按住木块,缓慢向沙桶中添加细沙,释放木块,记下弹簧秤的示数F及并通过计算求出相应纸带的加速度a,再改变沙桶质量……获取多组F,a的数据。

(1)关于该实验的操作,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过程中,应先闭合打点计时器开关,再释放木块
B.添加细沙,比用钩码可以更方便地获取多组实验数据
C.每次添加细沙后,需测出沙及沙桶的质量
D.实验过程要确保沙及沙桶的质量远小于木块的质量
(2)某次打出的纸带如下图所示,选取A、B、C、D、E,5个计数点(每两个计数点间还的4个点未画出),则打B点时的速度大小为 m/s,木块的加速度大小为    m/s2。(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9道)

    选择题:(3道)

    多选题:(2道)

    解答题:(4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10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