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四川省眉山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97305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7/7/19

1.单选题(共8题)

1.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力、速度、加速度都是矢量
B.田径比赛中的400m比赛,“400m”指的是路程
C.物体的加速度逐渐减小,但它不一定做减速运动
D.平均速率是指平均速度的大小
2.
一辆公共汽车进站后开始刹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开始刹车后的第1 s内和第2 s内位移大小依次为9 m和7 m.则刹车后6 s内的位移是( )
A. 20 m
B. 24 m
C. 25 m
D. 75 m
3.
如图甲所示,火箭发射时,速度能在10 s内由0增加到100 m/s;如图乙所示,汽车以108 km/h的速度行驶,急刹车时能在2.5 s内停下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甲    乙
A.10 s内火箭的速度改变量为10 m/s
B.2.5 s内汽车的速度改变量为-30 m/s
C.火箭的速度变化比汽车快
D.火箭的加速度比汽车的加速度小
4.
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不考虑空气阻力的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
B.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
C.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处于超重状态
D.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质量越大,下落得越快
5.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证明了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B.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其几何中心
C.质量、长度和力的单位都是基本单位
D.速度大的物体不容易停下来,是因为物体的惯性大
6.
如图所示,台秤上放一个装有水的容器,有一个金属球挂在弹簧测力计下面,现将金属球浸没在水中,比较在金属球浸入水中前、后的情况
A.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减小,台秤的示数不变
B.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变,台秤的示数增加
C.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减小,台秤的示数增大,且减少的示数等于增加的示数
D.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增大,台秤的示数减小,且增加的示数等于减少的示数
7.
如图所示,用网兜把一个足球挂在光滑墙壁上的A点处,足球质量为m,网兜质量不计,现保持悬点A的位置不变,缓慢地使悬绳AB变短一些,关于悬绳的拉力T和墙壁的弹力N,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T增大,N减小B.T减小,N不变
C.T减小,N增大D.T增大,N增大
8.
如图所示,传送带与地面倾角为θ=37°,AB的长度为28m,传送带以8m/s的速度转动,在传送带上端A无初速度地放一个质量为1kg的物体,它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5,求物体从A运动到B所用的时间可能为(sin37°=0.6,cos37°=0.8,g=10m/s2).
A.B.2.0sC.3sD.4.0s

2.多选题(共3题)

9.
如图所示,把一本书放在水平桌面上保持静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书对桌面的压力是弹力,是由于桌面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B.书对桌面的压力在数值上等于书受到的重力
C.书保持静止是由于书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书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书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10.
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质量为1 kg 的物体,同时受到与水平面平行的两个力的作用,这两个力的大小分别为3 N 和8 N,当这两个力的方向在水平面内发生变化时,物体的加速度大小可能为
A.4m/s2 B.8 m/s2 C.10m/s2D.12 m/s2
11.
如图所示,两物体A、B的质量分别为M和m,用跨过定滑轮的轻绳相连,物体A静止在粗糙水平面上,细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B悬停于空中。若不计细线与滑轮间的摩擦,重力加速度为g。则
A.地面对物体A的支持力大小等于
B.物体A对地面的压力大小等于
C.物体A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等于
D.物体A所受摩擦力大小等于

3.填空题(共1题)

12.
在一次课外探究活动中,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量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木块A与长木板B间的动摩擦因数。已知木块A的质量m=0.8kg,长木板B的质量m′=1.6kg,用水平力F向右拉长木板B,使其向右运动,弹簧秤指针稳定时示数如图所示。则A、B间的摩擦力= N,A、B间的动摩擦因数= 。(取=10m/s2

4.解答题(共3题)

13.
如图所示,手拉着小车静止在倾角为30°的光滑斜面上,已知小车的质量为2.6kg,求:

(1)绳子对小车的拉力;
(2)如果绳子突然断开,求小车的加速度大小。
14.
如图所示,一足够长的平直木板C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现有两小物块A和B分别以2v0和v0的水平初速度从长木板C两端滑上长木板。已知物块A、B与长木板C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A、B、C三者质量相等,重力加速度为g。求:

(1)A、B刚滑上C时,A、B、C的加速度大小;
(2)物块B相对于木板C静止时,A的速度大小;
(3)物块A、B开始滑上C到A、B都静止在C上为止,经历的时间以及B通过的位移。
15.
如图所示,物体A、B用一根轻绳连接放在粗糙水平面上,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37°(始终保持不变)。某时刻A、B在水平外力F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2s内A、B前进的距离为12m。已知A的质量为m=1kg,它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素为=0.5,重力加速度=10m/s2。(sin37°=0.6,cos37°="0.8)" 求:

(1)A、B共同运动的加速度大小和绳的拉力大小;
(2)2s末将绳剪断,物块A还能滑行多远。

5.实验题(共1题)

16.
在做“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实验中:
(1)实验室提供了以下器材:打点计时器、一端附有滑轮的长木板、小车、纸带、细绳、钩码、刻度尺、交流电源、复写纸、弹簧测力计。其中在本实验中不需要的器材是_________。
(2)如图所示,是某同学用打点计时器得到的记录小车运动过程的一条清晰纸带,打点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T=0.02s,纸带上两相邻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没有画出。其中=2.80cm、=4.40cm、=5.95cm、=7.60cm、=9.10cm、=10.70cm.

可得:小车运动的加速度=__________m/s2,打点计时器打下E点时,小车的速度vE=_________m/s(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8道)

    多选题:(3道)

    填空题:(1道)

    解答题:(3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1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