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5题)

A.Fsinθ | B.Fcosθ | C.μ(Fsinθ-mg) | D.μ(mg-Fsinθ) |
A.F1=7N, F2=4N | B.F1=3N, F2=8N |
C.F1=2N, F2="4N" | D.F1=2N, F2=1N |
A.高速行驶的公共汽车紧急刹车时,乘客都要向前倾倒,说明乘客受到惯性力的作用 |
B.短跑运动员最后冲刺时,速度很大,很难停下来,说明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
C.惯性的大小仅与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 |
D.把手中的球由静止释放后,球能竖直下落,是由于球具有惯性的缘故 |

A.0 | B.2m/s2,水平向右 |
C.4m/s2,水平向右 | D.2m/s2,水平向左 |
2.选择题- (共7题)
常常把冬虫夏草与人参、鹿茸列为三大补品.它是由昆虫和真菌联合而生.虫草(一种真菌)于冬季前后侵入在土壤中越冬的虫草蝙蝠蛾的幼虫体内,吸收幼虫的养分而发展菌丝,待菌丝充满虫体时虫即僵死,此时虫体内部组织被破坏,仅残留外皮.到了夏季,从死虫的头顶或口中长出有柄的菌座,露出土面,似直立的小草,故名夏草.夏草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 )
常常把冬虫夏草与人参、鹿茸列为三大补品.它是由昆虫和真菌联合而生.虫草(一种真菌)于冬季前后侵入在土壤中越冬的虫草蝙蝠蛾的幼虫体内,吸收幼虫的养分而发展菌丝,待菌丝充满虫体时虫即僵死,此时虫体内部组织被破坏,仅残留外皮.到了夏季,从死虫的头顶或口中长出有柄的菌座,露出土面,似直立的小草,故名夏草.夏草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 )
常常把冬虫夏草与人参、鹿茸列为三大补品.它是由昆虫和真菌联合而生.虫草(一种真菌)于冬季前后侵入在土壤中越冬的虫草蝙蝠蛾的幼虫体内,吸收幼虫的养分而发展菌丝,待菌丝充满虫体时虫即僵死,此时虫体内部组织被破坏,仅残留外皮.到了夏季,从死虫的头顶或口中长出有柄的菌座,露出土面,似直立的小草,故名夏草.夏草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 )
常常把冬虫夏草与人参、鹿茸列为三大补品.它是由昆虫和真菌联合而生.虫草(一种真菌)于冬季前后侵入在土壤中越冬的虫草蝙蝠蛾的幼虫体内,吸收幼虫的养分而发展菌丝,待菌丝充满虫体时虫即僵死,此时虫体内部组织被破坏,仅残留外皮.到了夏季,从死虫的头顶或口中长出有柄的菌座,露出土面,似直立的小草,故名夏草.夏草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 )
“等你考上大学,妈妈就享福了;等你毕业工作了,妈妈就享福了;等你结完婚,有了孩子,妈妈就享福了……”“妈妈,等我长大了,就让你享福啊!……”央视公益广告《别让等待成为遗憾》给我们的启示是( )
“等你考上大学,妈妈就享福了;等你毕业工作了,妈妈就享福了;等你结完婚,有了孩子,妈妈就享福了……”“妈妈,等我长大了,就让你享福啊!……”央视公益广告《别让等待成为遗憾》给我们的启示是( )
3.多选题- (共6题)

A.a物体的初速度为5m/s,b物体的初速度为零 |
B.a物体运动的速度始终比b的速度大 |
C.a、b两物体的加速度方向相反 |
D.在第3s末,a、b两物体的速度相等 |
A.物体运动3 s后落地 |
B.物体落地时的速度大小为30 m/s |
C.物体在落地前最后1 s内的位移为25 m |
D.物体在整个下落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20 m/s |

A.三条绳中的张力都不相等 |
B.绳子拉力的合力与杆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
C.绳子对杆的拉力在水平方向的合力为零 |
D.杆对地面的压力大于自身重力 |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相互作用,所以力总是成对出现的 |
B.两物体间相互作用不一定要直接接触 |
C.直接接触的物体间一定有力的作用 |
D.由有一定距离的磁铁间有相互作用力可知,力可以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 |

A.F1是斜面作用在物体上使物体下滑的力,F2是物体对斜面的压力 |
B.物体受到mg、FN 、F1、F2四个力作用 |
C.物体受到的合力为mgsin θ,方向沿斜面向下 |
D.力FN、F1、F2三个力的作用效果和mg与FN两个力的作用效果相同 |

A.以1m/s2的加速度加速下降 | B.以4.9m/s2的加速度减速上升 |
C.以1m/s2的加速度加速上升 | D.以4.9m/s2的加速度加速下降 |
4.解答题- (共3题)

(1)泥石流到达坡底后的速率是多少?到达坡底需要多长时间?
(2)从汽车启动开始,经过多长时间才能加速到泥石流达坡底后的速率?
(3)汽车司机能否安全逃离泥石流灾害?

(1)轻绳PA和轻绳PB拉力的大小;
(2)木块M与水平桌面之间的摩擦力.

(1)小物块刚放上小车时,小物块及小车的加速度各为多大?
(2)经多长时间两者达到相同的速度?共同速度是多大?
(3)从小物块放上小车开始,经过t=1.5s小物块通过的位移大小为多少?(取g=l0m/s2).
5.实验题- (共1题)
(1)打出纸带,选取纸带的一部分如下图所示,纸带上按时间顺序每隔5个点取一计数点,每两个计数点之间时间间隔是______s。
(2)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S1=1.17cm, S2=1.82cm, S3=2.47cm, S4=3.12cm, S5=3.77cm, S6=4.42cm。则可计算出小车的加速度a=__________m/s2。打点计时器记录D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是______m/s。(小数点后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改变砂和砂桶的重力,多次重复测量。在某次实验中根据测得的多组数据可画出a-F关系图线(如图所示)。

①此图线的AB段明显偏离直线,造成此误差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
A.小车与轨道之间存在摩擦 |
B.导轨保持了水平状态 |
C.砂和砂桶的总质量太大 |
D.所用小车的质量太大 |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5道)
选择题:(7道)
多选题:(6道)
解答题:(3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