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4题)
1.
关于平均速度,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由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随时间是均匀改变的,因而它在时间t内的平均速度就等于这段时间t内的初速度和末速度的平均值,即![]() |
B.对于加速度发生变化的直线运动,仍然可用![]() |
C.对于任何直线运动都可用公式![]() |
D.对于曲线运动,也可用![]() |
2.
在下列与运动学相关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公交车通过某站台过程中的速度是表示瞬时速度 |
B.时间有方向,所以时间是矢量 |
C.在描述运动时,参考系的选择是任意的,并假定它不动 |
D.路程和位移是两个不同的物理量,在数值上不可能相等 |
3.
一质点沿x轴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其位移—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质点的加速度大小为2 m/s2 |
B.该质点在t=1s时的速度大小为2m/s |
C.该质点在t=0到t=2s时间内的位移大小为6m |
D.该质点在t=0时速度为零 |
4.
如图所示,将一小球从竖直砖墙的某位置由静止释放。用频闪照相机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得到了图中1、2、3……所示的小球运动过程中每次曝光的位置。已知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均为T,每块砖的厚度均为d。根据图中的信息,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位置1是小球释放的初始位置 |
B.小球下落的加速度为![]() |
C.小球在位置3的速度为![]() |
D.能判定小球的下落运动是否匀变速 |
2.多选题- (共2题)
5.
奥运会比赛项目中,跳水是我国的传统优势项目。某运动员进行10m 跳台比赛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不计空气阻力)
A.为了研究运动员的技术动作,可将正在比赛的运动员视为质点 |
B.运动员在下落过程中,感觉水面在上升 |
C.前一半位移用的时间长,后一半位移用的时间短 |
D.前一半时间内位移大,后一半时间内位移小 |
6.
一颗子弹垂直穿过紧挨在一起的三块固定木板后速度刚好为零,设子弹在各木板中运动的加速度大小恒定,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子弹穿过每块木板时间相等,则三木板厚度之比为3∶2∶1 |
B.若子弹穿过每块木板时间相等,则三木板厚度之比为5∶3∶1 |
C.若三块木板厚度相等,则子弹穿过木板时间之比为1∶1∶1 |
D.若三块木板厚度相等,则子弹穿过木板时间之比为(![]() ![]() ![]() |
3.填空题- (共1题)
7.
电火花计时器正常工作时:
打点的时间间隔取决于______
A.交流电压的高低
B.交流电的频率
C.纸带的长度
D.墨粉纸盘的大小
工作时的基本步骤中,正确的排列顺序为______
A.把电火花计时器固定在长木板上
B.安装好纸带
C.松开纸带让物体带着纸带运动
D.接通220V交流电源
E.按下脉冲输出开关,进行打点.

A.交流电压的高低
B.交流电的频率
C.纸带的长度
D.墨粉纸盘的大小

A.把电火花计时器固定在长木板上
B.安装好纸带
C.松开纸带让物体带着纸带运动
D.接通220V交流电源
E.按下脉冲输出开关,进行打点.
4.解答题- (共3题)
8.
(12分)小球A从离地45m高处从静止开始自由下落,同时B球以初速度v0=20m/s从地面竖直向上抛出,A和B不在同一竖直线上运动,A和B落地后都不反弹,不计空气阻力,g取10m/s2,求:
(1)从A开始下落到A和B在空中处于同一水平高度所需的时间;
(2)当A落地时,B离地高度和速度;
(3)若要使两球在B球下降过程中相遇(即处于同一水平高度),则v0应满足什么条件?
(1)从A开始下落到A和B在空中处于同一水平高度所需的时间;
(2)当A落地时,B离地高度和速度;
(3)若要使两球在B球下降过程中相遇(即处于同一水平高度),则v0应满足什么条件?
9.
甲、乙两车均沿同一平直公路同向行驶,初始时刻,甲车在乙车前方s0=75 m处。甲车始终以v1=10 m/s 的速度匀速运动。乙车作初速度为零,加速度a=2 m/s2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求:
(1)乙车追上甲车之前,两车之间的最大距离sm;
(2)经过多少时间t,乙车追上甲车;
(3)乙车一追上甲车,乙车就立即刹车,减速过程加速度大小a′=6 m/s2,则再经过多少时间t′,甲、乙两车再次相遇。
(1)乙车追上甲车之前,两车之间的最大距离sm;
(2)经过多少时间t,乙车追上甲车;
(3)乙车一追上甲车,乙车就立即刹车,减速过程加速度大小a′=6 m/s2,则再经过多少时间t′,甲、乙两车再次相遇。
10.
如图所示,小球在较长的斜面顶端,以初速度v0=2m/s,加速度a=2m/s2向下滑,在到达底端的前1s内,所滑过的距离为
,其中L为斜面长,则

(1)小球在斜面上滑行的时间为多少?
(2)斜面的长度L是多少?


(1)小球在斜面上滑行的时间为多少?
(2)斜面的长度L是多少?
5.实验题- (共1题)
11.
某同学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记录了被小车拖动的纸带的运动情况,在纸带上确定出0、1、2、3、4、5、6共7个测量点。其相邻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每两个相邻的测量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10,试完成下面问题。

(1)根据纸带上各个测量点间的距离,某同学已将1、2、3、5点对应的时刻的瞬时速度进行计算并填入表中,请你将4点对应的时刻的瞬时速度填入表中。(要求保留3位有效数字)
(2)在图中所示的直角坐标系中画出小车的瞬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线________。

(3)由图象求出小车的加速度a=________ m/s2。

(1)根据纸带上各个测量点间的距离,某同学已将1、2、3、5点对应的时刻的瞬时速度进行计算并填入表中,请你将4点对应的时刻的瞬时速度填入表中。(要求保留3位有效数字)
瞬时速度 | v1 | v2 | v3 | v4 | v5 |
数值(m·s-1) | 0.165 | 0.214 | 0.263 | ________ | 0.363 |
(2)在图中所示的直角坐标系中画出小车的瞬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线________。

(3)由图象求出小车的加速度a=________ m/s2。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4道)
多选题:(2道)
填空题:(1道)
解答题:(3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