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8题)
3.
如图所示,与水平面夹角为30°的固定斜面上有一质量m=1.0kg的物体。细绳的一端摩擦不计的定滑轮与固定的弹簧秤相连。物体静止在斜面上,弹簧秤的示数为4.9N。关于物体受力的判断(取g=9.8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大小为零 |
B.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大小为4.9N,方向沿斜面向上 |
C.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大小为4.9![]() |
D.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大小为4.9N,方向垂直斜面向上 |
4.
如图所示,两车厢的质量相同,其中一个车厢内有一人拉动绳子使两车厢相互靠近,若不计绳子质量及车厢与轨道间的摩擦,下列对于哪个车厢里有人的判断是正确的( )


A.绳子的拉力较大的那一端车厢里有人 |
B.先开始运动的车厢里有人 |
C.后到达两车中点的车厢里有人 |
D.不去称量质量无法确定哪个车厢有人 |
5.
物体A、B、C均静止在同一水平面上,它们的质量分别为mA、mB、mC,与水平面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μA、μB、μC,用平行于水平面的拉力F分别拉物体A、B、C,所得加速度a与拉力F的关系如图所示,A、B两直线平行,则以下关系正确的是()

A. mA<mB<mC B. mA=mB<mC
C. μA=μB=μC D. μA<μB=μC

A. mA<mB<mC B. mA=mB<mC
C. μA=μB=μC D. μA<μB=μC
6.
如图所示,有两个相同材料物体组成的连接体在斜面上向上运动,当作用力F一定时,m2所受绳的拉力()


A.与θ有关 |
B.与斜面动摩擦因数有关 |
C.与系统运动状态有关 |
D.FT=![]() |
7.
细绳拴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小球用固定在墙上的水平弹簧支撑,小球与弹簧不粘连,平衡时细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53°,如图所示(已知cos 53°=0.6,sin 53°=0.8),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静止时弹簧的弹力大小为![]() |
B.小球静止时细绳的拉力大小为![]() |
C.细线烧断瞬间小球的加速度立即为g |
D.细线烧断瞬间小球的加速度立即为![]() |
8.
如图所示,物体A放在粗糙板上随板一起在竖直平面内沿逆时针方向做匀速圆周运动,且板始终保持水平,位置Ⅰ、Ⅱ在同一水平高度上,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在位置Ⅰ、Ⅱ受到的弹力都大于重力 |
B.物体在位置Ⅰ、Ⅱ受到的弹力都小于重力 |
C.物体在位置Ⅰ受到的弹力小于重力,位置Ⅱ时受到的弹力大于重力 |
D.物体在位置Ⅰ受到的弹力大于重力,位置Ⅱ时受到的弹力小于重力 |
2.选择题- (共6题)
10.一定量的混合气体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mA(g)+nB(g)⇌pC(g),在一定温度下反应达到平衡,将容器容积缩小到原来的 {#mathml#}{#/mathml#} ,当达到新的平衡时,C的浓度变为原平衡时的1.9倍.若压缩过程中温度恒定,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11.一定量的混合气体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mA(g)+nB(g)⇌pC(g),在一定温度下反应达到平衡,将容器容积缩小到原来的 {#mathml#}{#/mathml#} ,当达到新的平衡时,C的浓度变为原平衡时的1.9倍.若压缩过程中温度恒定,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12.一定量的混合气体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mA(g)+nB(g)⇌pC(g),在一定温度下反应达到平衡,将容器容积缩小到原来的 {#mathml#}{#/mathml#} ,当达到新的平衡时,C的浓度变为原平衡时的1.9倍.若压缩过程中温度恒定,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3.多选题- (共8题)
15.
物体沿一直线运动,在t1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为x,它中间位置
x处的速度为v1,在中间时刻
t1的速度为v2,则v1和v2的关系为()


A.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v1>v2 |
B.物体做匀减速运动,v1>v2 |
C.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v1=v2 |
D.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v1<v2 |
16.
甲、乙两物体由同一位置出发沿同一直线运动,其速度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做匀速直线运动,乙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
B.两物体两次相遇的时刻分别为2 s末和6 s 末 |
C.2 s后甲、乙两物体的速度方向相反 |
D.乙在前4 s内的平均速度大于甲的平均速度 |
17.
光滑斜面AE被分为四个相等的部分,一物体从A点由静止释放,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物体到达各点的速率vB∶vC∶vD∶vE=1∶![]() ![]() |
B.物体从A到E的平均速度![]() |
C.物体到达各点所经历的时间tE=2tB=![]() ![]() |
D.物体通过每一部分时,其速度增量vB-vA=vC-vD=vD-vC=vE-vD |
18.
某物体沿一直线运动,其v-t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第2s内和第3s内物体的速度方向相反 |
B.第2s内和第3s内物体的加速度方向相反 |
C.第3s内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反 |
D.第2s内加速度大小大于第3s内加速度的大小 |
19.
下列关于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作用在物体上的滑动摩擦力只能使物体减速,不可能使物体加速 |
B.作用在物体上的静摩擦力只能使物体加速,不可能使物体减速 |
C.作用在物体上的滑动摩擦力既可能使物体减速,也可能使物体加速 |
D.作用在物体上的静摩擦力既可能使物体加速,也可能使物体减速 |
20.
一物体放置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斜面固定于加速上升的电梯中,加速度为a,如图6所示,在物体始终相对于斜面静止的条件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当θ一定时,a越大,斜面对物体的正压力越小 |
B.当θ一定时,a越大,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越大 |
C.当a一定时,θ越大,斜面对物体的正压力越小 |
D.当a一定时,θ越大,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越小 |
21.
如图(a)所示,用一水平外力F推着一个静止在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上的物体,逐渐增大F,物体做变加速运动,其加速度a随外力F变化的图象如图(b)所示,若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根据图(b)中所提供的信息计算出( )


A.物体的质量 |
B.斜面的倾角 |
C.物体能静止在斜面上所施加的最小外力 |
D.加速度为6 m/s2时物体的速度 |
22.
“蹦极”是一项非常刺激的运动,某人身系弹性绳由高空P点自由下落,图中A点是弹性绳的原长位置,C点是人所能到达的最低点,B点是人静止悬吊着时的平衡位置,人从P点落下到最低点C的过程中


A.人在PA段做自由落体运动,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
B.在AB段绳的拉力小于人的重力,人处于失重状态 |
C.在BC段绳的拉力小于人的重力,人处于失重状态 |
D.在C点,人的速度为0,其加速度为0 |
4.解答题- (共2题)
23.
如图所示,斜面倾角为37°,物体A的质量为2kg,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4。若要使A在斜面上静止,物体B质量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是多少?(g取10m/s2,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24.
(如图所示,传送带与地面夹角θ=37°,从A→B长度为29 m,传送带以10 m/s的速率逆时针转动.在传送带上端A无初速度地放一个质量为0.5 kg的物体,它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求物体从A运动到B所需时间是多少?(sin37°=0.6,cos37°=0.8)

5.实验题- (共2题)
25.
“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

(1)部分实验步骤如下,请完成有关内容:
A.将一根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贴有白纸的竖直平整木板上,另一端绑上两根细线.
B.在其中一根细线挂上5个质量相等的钩码,使橡皮筋拉伸,如图甲所示,记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将步骤B中的钩码取下,分别在两根细线上挂上4个和3个质量相等的钩码,用两光滑硬棒B、C使两细线互成角度,如图乙所示,小心调整B、C的位置,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记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得到验证,那么图乙中
=________.

(1)部分实验步骤如下,请完成有关内容:
A.将一根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贴有白纸的竖直平整木板上,另一端绑上两根细线.
B.在其中一根细线挂上5个质量相等的钩码,使橡皮筋拉伸,如图甲所示,记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将步骤B中的钩码取下,分别在两根细线上挂上4个和3个质量相等的钩码,用两光滑硬棒B、C使两细线互成角度,如图乙所示,小心调整B、C的位置,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记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得到验证,那么图乙中

26.
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某同学使用了如图所示的装置,打点计时器的打点频率为50
。

(1)该同学得到一条纸带,在纸带上取连续的六个点,如图所示,相邻两点间的距离分别为10.0
、12.0
、14.0
、16.0
、18.0
,则打
点时小车的速度为__________
, 打
、
两点的过程中小车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__
,小车的加速度为__________
。

(2)该同学要探究小车的加速度
和质量
的关系,应该保持拉力不变;得到多组数据后他应描给的图象是__________(填
还是
)

(3)该同学通过数据的处理作出了
图象,如图所示,则
①图中的直线不过原点的原因是__________。
②此图中直线发生弯曲的原因是__________。


(1)该同学得到一条纸带,在纸带上取连续的六个点,如图所示,相邻两点间的距离分别为10.0












(2)该同学要探究小车的加速度





(3)该同学通过数据的处理作出了

①图中的直线不过原点的原因是__________。
②此图中直线发生弯曲的原因是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8道)
选择题:(6道)
多选题:(8道)
解答题:(2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