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97215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8/7/21

1.单选题(共7题)

1.
一质点沿直线Ox方向做减速直线运动,它离开O点的距离x随时间变化的关系为x=6t-2t3(m),它的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为v=6-6t2(m/s),则该质点在t=2s时的瞬时速度和t=0到t=2s间的平均速度、平均速率分别为(  )
A.-18 m/s、-2 m/s、6 m/s
B.-18 m/s、-2 m/s、2 m/s
C.-2 m/s、-2 m/s、-18 m/s
D.-18 m/s、6 m/s、6 m/s
2.
甲、乙两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其v-t图象如图所示,则(  )
A.1 s末,甲和乙相遇
B.02 s内,甲、乙间的距离越来越大
C.2—6 s内,甲相对乙的速度大小恒为2 m/s
D.06 s内,4 s末甲、乙间的距离最大
3.
近年来,智能手机的普及使“低头族”应运而生。近日研究发现,玩手机时,就有可能让颈椎承受多达60磅(约270 N)的重力,相当于给颈椎挂两个大西瓜,比一个7岁小孩还重。不当的姿势与一系列健康问题存在关联,如背痛、体重增加、胃病、偏头痛和呼吸道疾病等。当人体直立时,颈椎所承受的压力等于头部的重力,但当低头时,颈椎受到的压力会随之变化。现将人体头颈部简化为如图的模型:重心在P点的头部,在可绕O转动的颈椎OP(轻杆)的支持力和沿PQ方向肌肉拉力的作用下处于静止。当低头时,颈椎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45°,PQ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60°,此时,颈椎受到的压力约为直立时颈椎受到的压力的(  )
A.3.3倍B.4.2倍C.2.8倍D.2.0倍
4.
[湖北黄冈2018调研]如图所示,将三个完全相同的光滑球用不可伸长的细线悬挂于点并处于静止状态.已知球的半径为,重为,线长均为.则每条细线上的张力大小为(    )
A.B.C.D.
5.
一静止的物体所受到的合外力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图中F1F2未知。已知物体从t=0时刻出发,在3t0时刻恰又返回到出发点,则(  )
A.0—t0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t03t0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B.物体在F1作用下的位移与在F2作用下的位移相等
C.t0时刻物体的速度与3t0时刻物体的速度大小之比为
D.F1F2大小之比为
6.
如图甲所示,一根质量分布均匀的粗绳AB长为l,在水平恒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面运动。绳上距Ax处的张力FTx的关系如图乙所示(Fl为已知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粗绳一定不受摩擦力作用
B.若只增大恒力F,则FTx直线斜率的绝对值变大
C.若已知粗绳的质量,则可求出粗绳运动的加速度
D.若已知粗绳运动的加速度,则可求出粗绳的质量
7.
以初速度v0竖直向上抛出一个小球,小球所受的空气阻力与速度大小成正比。将小球从抛出点上升至最高点的过程与小球从最高点落回至抛出点的过程作对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上升过程的加速度较大,故运动时间更长
B.小球下落过程的加速度较小,故运动时间更短
C.小球上升过程中的某时刻的合外力可能比下落过程中的某时刻的合外力小
D.小球落回抛出点时的速度一定比抛出时的速度小

2.选择题(共1题)

8.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3.多选题(共4题)

9.
将一物块分成相等的A、B两部分靠在一起,下端放置在地面上,上端用绳子拴在天花板,绳子处于竖直伸直状态,整个装置静止,则()
A.绳子上拉力可能为零
B.地面受的压力可能为零
C.地面与物体间可能存在摩擦力
D.AB之间一定存在摩擦力
10.
如图所示,两根轻绳一端系于结点O,另一端分别系于固定圆环上的A、B两点,O为圆心。O点下面悬挂一物体M,绳OA水平,拉力大小为F1,绳OB与绳OA成α=120°,拉力大小为F2。将两绳同时缓慢顺时针转过75°,并保持两绳之间的夹角α始终不变,物体始终保持静止状态。则在旋转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F1逐渐增大B.F1先增大后减小
C.F2逐渐减小D.F2先减小后增大
11.
如图所示,光滑斜面体固定在水平面上,倾角为30°,轻弹簧下端固定A物体,A物体质量为m,上表面水平且粗糙,弹簧劲度系数为k,重力加速度为g,初始时A保持静止状态,在A的上表面轻轻放一个与A质量相等的B物体,随后两物体一起运动,则(  )
A.当B放在A上的瞬间,AB的加速度为
B.当B放在A上的瞬间,AB的摩擦力为零
C.AB一起下滑距离时,AB的速度达到最大
D.当B放在A上的瞬间,AB的支持力大于mg
12.
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放置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在与水平方向成θ角、斜向右上方的拉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地面运动。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重力加速度为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物体在拉力F的作用下能始终沿水平面向右运动,拉力F的大小范围为
B.若物体在拉力F的作用下能始终沿水平面向右运动,拉力F的大小范围为
C.若m=10 kg、μ=0.5,g取10 m/s2,当物体在水平面上匀速直线运动时,拉力F的最小值为
D.若m=10 kg、μ=0.5,g取10 m/s2,当物体以恒定加速度a=5 m/s2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维持这一加速度的拉力F的最小值为

4.解答题(共3题)

13.
图示为仓库中常用的皮带传输装置示意图,它由两台皮带传送机组成,一台水平传送,AB两端相距3m,另一台倾斜,传送带与地面的倾角θ=" 37°,"CD两端相距4.45m ,BC相距很近.水平部分AB以5m/s的速率顺时针转动.将质量为10 kg的一袋大米放在A 端,到达B端后,速度大小不变地传到倾斜的CD部分,米袋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5.试求:

【小题1】若CD部分传送带不运转,求米袋沿传送带所能上升的最大距离.
【小题2】若要米袋能被送到D端,求CD部分顺时针运转的速度应满足的条件及米袋从C端到D端所用时间的取值范围.
14.
某同学表演魔术时,将一小型条形磁铁藏在自己的袖子里,然后对着一悬挂的金属小球指手画脚,结果小球在他神奇的功力下飘动起来.假设当隐藏的小磁铁位于小球Q的左上方某一位置C(CQ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时,金属小球偏离竖直方向的夹角也是θ,如图所示.已知小球的质量为m,该同学(含磁铁)的质量为M,重力加速度为g.求此时:

(1)悬挂小球的细线的拉力大小为多少?
(2)该同学受到地面的支持力和摩擦力大小各为多少?
15.
我国不少省市ETC联网正式启动运行,ETC是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的简称.汽车分别通过ETC通道和人工收费通道的流程如图所示.假设汽车以正常行驶速度v1=16 m/s朝收费站沿直线行驶,如果过ETC通道,需要在距收费站中心线前d=8 m处正好匀减速至v2=4 m/s,匀速通过中心线后,再匀加速至v1正常行驶;如果过人工收费通道,需要恰好在中心线处匀减速至零,经过t0=25 s缴费成功后,再启动汽车匀加速至v1正常行驶.设汽车在减速和加速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1=2m/s2a2=1m/s2.求:

(1)汽车过ETC通道时,从开始减速到恢复正常行驶过程中的位移大小;
(2)汽车通过ETC通道比通过人工收费通道速度再达到v1时节约的时间Δt是多少?

5.实验题(共1题)

16.
物理小组在一次探究活动中测量滑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一表面粗糙的木板固定在水平桌面上,一端装有定滑轮;木板上有一滑块,其一端与电磁打点计时器的纸带相连,另一端通过跨过定滑轮的细线与托盘连接。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源的频率为50 Hz。开始实验时,在托盘中放入适量砝码,滑块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小点。


(1)上图给出的是实验中获取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0、1、2、3、4、5、6、7是计数点,每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图中未标出),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可以测出1~6每个点的瞬时速度,画出v-t图象,进而得到a,其中3号点的瞬时速度的大小v3=________ m/s2(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也可以去除一个数据,利用逐差法处理数据,如果去除的是2.88cm这一数据,计算出滑块的加速度a=________ m/s2(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为测量动摩擦因数,下列物理量中还应测量的有________(填入所选物理量前的字母,完全选对才得分):还需要使用的仪器是
A.木板的长度l
B.木板的质量m1
C.滑块的质量m2
D.托盘和砝码的总质量m3
 
E.利用秒表测量滑块运动的时间t
(4)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________(用被测物理量的字母表示,重力加速度为g)。与真实值相比,测量的动摩擦因数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7道)

    选择题:(1道)

    多选题:(4道)

    解答题:(3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5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