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浙江绍兴第一中学高三上期期中考试物理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97199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7/7/20

1.单选题(共6题)

1.
如图所示是一张小球做单向运动的频闪照片示意图,频闪周期,则小球在图中三个频闪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大小是  
A.B.C.D.
2.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静止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为了证明它对斜面的压力等于mgcosθ,必须用到下列哪些知识

①力的合成与分解 ②物体平衡条件 ③牛顿第三定律
A.只需要①②B.只需要①③C.只需要②③D.①②③全部需要
3.
小球A和B,质量分别为m、2m,用长度相同的两根细线悬挂在水平天花板上的同一点O,再用长度相同的细线连接A、B两小球,如图所示。然后用一水平向右的力F作用于小球A上,使三线均处于直线状态,此时OB线恰好位于竖直方向,且两小球都刚好静止。两小球均可视为质点,则力F的大小是

A. 3 mg    B.     C. mg    D.
4.
如图所示,一木块在垂直于倾斜天花板平面方向的推力F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天花板与木块间的弹力可能为零
B. 天花板对木块的摩擦力可能为零
C. 推力F逐渐增大的过程中,木块受天花板的摩擦力增大
D. 推力F逐渐增大的过程中,木块受天花板的摩擦力不变
5.
物理关系式不仅反映了物理量之间的关系,也确定了单位之间的关系。如关系式U=IR既反映了电压、电流和电阻之间的关系,也确定了V(伏)与A(安)和Ω(欧)的乘积等效。现有物理量单位:m(米)、s(秒)、N(牛)、W(瓦)、J(焦)、C(库)、F(法)、A(安)、Ω(欧)、T(特),由它们组合成的单位都与V(伏)等效的是
A.J/C和 N/C B.J/C 和 T.m2/S
C.W/A 和C.T.m/s D.W1/2Ω1/2 和 T.A.m
6.
一轻绳系住一质量为m的小球悬挂在O点,在最低点给小球一水平初速度,小球恰能在竖直平面内绕O点做圆周运动,若在水平半径OP的中点A处钉一枚光滑的钉子,仍在最低点给小球同样的初速度,则小球向上通过P点后将绕A点做圆周运动,则到达最高点N时,绳子的拉力大小为
A.mgB.2mgC.3mgD.4mg

2.选择题(共3题)

7.

横坐标是正数,纵坐标是负数的点在(    )

8.

横坐标是正数,纵坐标是负数的点在(    )

9.

横坐标是正数,纵坐标是负数的点在(    )

3.多选题(共3题)

10.
在高中物理学习中,我们会遇到多种不同的物理分析方法,这些方法对我们理解物理有很大的帮助,故在理解概念和规律的基础上,更要注意科学方法的积累与学习运动学中有人想引入“加速度的变化率”,关于“加速度的变化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从运动学角度的定义,“加速度的变化率”的单位应是
B.加速度的变化率为0的运动是匀速运动
C.若加速度与速度同方向,如图所示的图象,表示的是物体的速度在增加
D.若加速度与速度同方向,如图所示的图象,已知物体在时速度为,则2 s末的速度大小为
11.
如图甲,轻弹簧上端固定在升降机顶部,下端悬挂重为G的小球,小球随升降机在竖直方向上运动。t=0时,升降机突然停止,其后小球所受弹簧的弹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乙,取F竖直向上为正,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升降机停止前一定向上运动
B.时间内,小球先处于失重状态,后处于超重状态
C.时间内,小球向下运动,在两时刻加速度相同
D.时间内,弹簧弹力做的功大于小球动能的变化
12.
如图所示,工作人员将小车和冰球推进箱式吊车并运至大型冰雕顶部安装,先后经历了向右匀速、向右匀减速、向上匀加速、向上匀减速直线运动四个过程。冰球与水平底板和右侧斜挡板始终保持接触但摩擦不计。关于冰球的受力情况,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向右匀速过程,冰球一定受到三个力
B.向右匀减速过程,冰球可能受到二个力
C.向上匀加速过程,冰球一定受到二个力
D.向上匀减速过程,冰球可能受到一个力

4.解答题(共2题)

13.
质量为M,倾角为30°的光滑斜面静止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斜面上两个质量均为m的小球A、B,它们用劲度系数为k的轻质弹簧相连,现对小球B施加一水平向左的拉力F,使A、B及斜面一起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所示.已知弹簧的原长为l0,求:

(1)此时弹簧的长度l;
(2)水平拉力F的大小;
(3)粗糙地面与斜面体间的动摩擦因数μ.
14.
如图所示,在E=103 V/m的水平向左匀强电场中,有一光滑半圆形绝缘轨道竖直放置,轨道与一水平绝缘轨道MN连接,半圆轨道所在竖直平面与电场线平行,其半径R=40 cm,一带正电荷q=104 C的小滑块质量为m=40 g,与水平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取g=10 m/s2,问:
(1)要小滑块恰好运动到圆轨道的最高点C,滑块应在水平轨道上离N点多远处释放?
(2)这样释放的滑块通过P点时对轨道压力是多大?(P为半圆轨道中点)
(3)小滑块经过C点后最后落地,落地点离N点的距离多大?

5.实验题(共3题)

15.
如图是某同学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时获得的一条纸带.

(1)打点计时器电源频率为50Hz. A、B、C、D、E、F、G是纸带上7个连续的点,F点由于不清晰而未画出.试根据纸带上的数据,推测F点在刻度尺上的位置,其读数应记为______cm。算出F点对应的速度大小为vF=______m/s(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请根据纸带上的数据,作出的v-t图象

(3)根据图象,可得t=0时的速度vA="______" m/s,加速度a=______m/s2(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6.
小白用如图所示的装置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其部分实验操作如下,请完成下列相关内容:

a.在木板上记下悬挂两个钩码时弹簧末端的位置O;
b.卸下钩码然后将两绳套系在弹簧下端,用两弹簧称将弹簧末端拉到同一位置O,记录细绳套AO、BO的_______及两弹簧称相应的读数。图中B弹簧称的读数为________N;
c.小白在坐标纸上画出两弹簧拉力FA、FB的大小和方向如图所示,请你用作图工具在图中坐标纸上作出FA、FB的合力F′_____________;
d.已知钩码的重力,可得弹簧所受的拉力F如图所示,
e.最后观察比较F和F′,得出结论。
17.
如图所示的装置,可用于探究恒力做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水平轨道上安装两个光电门,小车上固定有力传感器和挡光板,细线一端与力传感器连接,另一端跨过定滑轮挂上砝码盘.实验首先保持轨道水平,通过调整砝码盘里砝码的质量让小车做匀速运动以实现平衡摩擦力,再进行后面的操作,并在实验中获得以下测量数据:小车、力传感器和挡光板的总质量M,平衡摩擦力时砝码和砝码盘的总质量m0,挡光板的宽度d,光电门1和2的中心距离s。

(1)实验需用螺旋测微器测量挡光板的宽度d,如图所示,d=________ mm
(2)某次实验过程:力传感器的读数为F,小车通过光电门1和2的挡光时间分别为t1、t2(小车通过光电门2后,砝码盘才落地),砝码盘和砝码的质量为,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则对该小车,实验要验证的表达式是_________
A.
B.
C.
D.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6道)

    选择题:(3道)

    多选题:(3道)

    解答题:(2道)

    实验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