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8题)
A.位移大小之比是12:22:32 |
B.中间时刻的速度之比是1:3:5 |
C.末速度之比是1:3:5 |
D.平均速度之比是1:2:3 |
A.猜想-问题-数学推理-实验验证-合理外推-得出结论 |
B.问题-猜想-实验验证-数学推理-合理外推-得出结论 |
C.问题-猜想-数学推理-实验验证-合理外推-得出结论 |
D.猜想-问题-实验论证-数学推理-合理外推-得出结论 |

A.如果驾驶员立即刹车制动,则t=2s时,汽车离停车线的距离为2m |
B.如果在距停车线6m处开始刹车制动,汽车能在停车线处停下 |
C.如果驾驶员的反应时间为0.4s,汽车刚好能在停车线处停下 |
D.如果驾驶员的反应时间为0.2s,汽车刚好能在停车线处停下 |
A.2 s | B.![]() |
C.1 s | D.(2-![]() |
A.拳击手一拳击出,没有击中对方,这时只有施力物体,没有受力物体 |
B.力离不开受力物体,但可以没有施力物体.例如:向上抛出的小球在上升过程中受到向上的力,但找不到施力物体 |
C.一个力必定联系着两个物体,其中任意一个物体既是受力物体,又是施力物体 |
D.只要两个力的大小相等,它们产生的效果一定相同 |
2.选择题- (共10题)
在如图所示的棱长为1的正方体中,A,B,C,D,E是正方体的顶点,M是棱CD的中点.动点P从点D出发,沿着D→A→B的路线在正方体的棱上运动,运动到点B停止运动.设点P运动的路程是x,y=PM+PE,则y关于x的函数图象大致为( )
常常把冬虫夏草与人参、鹿茸列为三大补品.它是由昆虫和真菌联合而生.虫草(一种真菌)于冬季前后侵入在土壤中越冬的虫草蝙蝠蛾的幼虫体内,吸收幼虫的养分而发展菌丝,待菌丝充满虫体时虫即僵死,此时虫体内部组织被破坏,仅残留外皮.到了夏季,从死虫的头顶或口中长出有柄的菌座,露出土面,似直立的小草,故名夏草.夏草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 )
常常把冬虫夏草与人参、鹿茸列为三大补品.它是由昆虫和真菌联合而生.虫草(一种真菌)于冬季前后侵入在土壤中越冬的虫草蝙蝠蛾的幼虫体内,吸收幼虫的养分而发展菌丝,待菌丝充满虫体时虫即僵死,此时虫体内部组织被破坏,仅残留外皮.到了夏季,从死虫的头顶或口中长出有柄的菌座,露出土面,似直立的小草,故名夏草.夏草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 )
常常把冬虫夏草与人参、鹿茸列为三大补品.它是由昆虫和真菌联合而生.虫草(一种真菌)于冬季前后侵入在土壤中越冬的虫草蝙蝠蛾的幼虫体内,吸收幼虫的养分而发展菌丝,待菌丝充满虫体时虫即僵死,此时虫体内部组织被破坏,仅残留外皮.到了夏季,从死虫的头顶或口中长出有柄的菌座,露出土面,似直立的小草,故名夏草.夏草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 )
常常把冬虫夏草与人参、鹿茸列为三大补品.它是由昆虫和真菌联合而生.虫草(一种真菌)于冬季前后侵入在土壤中越冬的虫草蝙蝠蛾的幼虫体内,吸收幼虫的养分而发展菌丝,待菌丝充满虫体时虫即僵死,此时虫体内部组织被破坏,仅残留外皮.到了夏季,从死虫的头顶或口中长出有柄的菌座,露出土面,似直立的小草,故名夏草.夏草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 )
3.多选题- (共6题)


A.物体运动的速度改变量越大,它的加速度一定越大 |
B.某时刻物体速度为零,其加速度不可能很大 |
C.速度很大的物体,其加速度可以很小,可以为零 |
D.加速度很大时,运动物体的速度一定变化的很快 |
A.这段运动的加速度是0.5 m/s2 |
B.这段运动所用时间是5 s |
C.自开始计时起,两秒末的速度是7 m/s |
D.从开始计时起,经过14 m处的速度是5![]() |
A.物体运动3 s后落地 |
B.物体落地时的速度大小为30 m/s |
C.物体在落地前最后1 s内的位移为25 m |
D.物体在整个下落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20 m/s |

A.A、B两物体同时自同一位置向同一方向运动 |
B.A、B两物体自同一位置向同一方向运动,B比A晚出发2 s |
C.A、B两物体速度大小均为10 m/s |
D.A、B两物体在A出发后4 s时距原点40 m处相遇 |

A.跳板发生形变,运动员的脚没有发生形变 |
B.跳板和运动员的脚都发生了形变 |
C.运动员受到的支持力是跳板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
D.跳板受到的压力是跳板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
4.填空题- (共1题)

(1)已知打点计时器电源频率为50 Hz,则纸带上打相邻两点的时间间隔为________.
(2)ABCD是纸带上四个计数点,每两个相邻计数点间有四个点没有画出,从图中读出A、B两点间距x=________;C点对应的速度是________(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5.解答题- (共3题)
(1)经多长时间两车相距最远?
(2)两车相距最远的距离是多少?
(3)经多长时间乙车追上甲车?

6.实验题- (共1题)
(1)除打点计时器(含纸带、复写纸)、小车、一端附有滑轮的长木板,细绳、钩码、导线及开关外,在下面的仪器和器材中,必须使用的有________(填选项代号).
A.电压合适的50Hz交流电源
B.电压可调的直流电源
C.刻度尺
D.秒表
E.天平
(2)实验过程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_________.
A.先接通电源,再使纸带运动
B.先使纸带运动,再接通电源
C.将接好纸带的小车停在靠近滑轮处
D.将接好纸带的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处
(3)如图所示为一次实验得到的一条纸带,纸带上每相邻的两计数点间都有四个点未画出,按时间顺序取0、1、2、3、4、5、6七个计数点,测出1、2、3、4、5、6点到O点的距离,如图所示(单位:cm)。由纸带数据计算可得计数点4所代表时刻的瞬时速度大小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8道)
选择题:(10道)
多选题:(6道)
填空题:(1道)
解答题:(3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