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4题)
2.
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竖直向下的运动就是自由落体运动 |
B.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的运动就是自由落体运动 |
C.在自由落体运动过程中,不同质量物体的运动规律相同 |
D.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位移与时间成反比 |
2.选择题- (共1题)
3.多选题- (共3题)
6.
(多选)关于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沿直线向某一方向运动,通过的路程就是位移 |
B.物体沿直线运动,通过的路程等于位移的大小 |
C.物体通过一段路程,其位移可能为零 |
D.两物体的路程不等,位移可能相同 |
7.
(多选)下面描述的几个速度中,属于瞬时速度的是( )
A.子弹以790 m/s的速度击中目标 |
B.电信号沿动物神经传播的速度大约为10 m/s |
C.汽车上速度计的示数为80 km/h |
D.台风以360 m/s的速度向东北方向移动 |
8.
用水平力 F 将木块压在竖直墙上,如图所示,已知木块重G=6N,木块与墙壁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5,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当F=25N 时,木块没有动,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 6.25N |
B.当F=10N 时,木块沿墙面下滑,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 2.5N |
C.当F 一直变大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也会一直变大 |
D.当F 始终为 0 时,物体将向下做自由落体运动 |
4.解答题- (共2题)
9.
甲乙两车在同一轨道上同向行驶,甲车在前以20m/s的速度匀速行驶,乙车在后以10m/s的速度匀速行驶。当两车相距24m时,甲车开始刹车,加速度大小为2m/s2。问经多少时间乙车可追上甲车?
10.
2010年4月15日,奥地利施第里尔州高空2000m处进行了极其危险的特技表演项目,场面震撼和令人揪心。如右图所示,若跳伞运动员做低空跳伞表演,他在离地面224m高处,由静止开始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一段时间后,立即打开降落伞,以12.5m/s2的平均加速度匀减速下降,为了运动员的安全,要求运动员落地速度最大不得超过5m/s。求运动员展开伞时,离地面高度至少为多少?着地时相当于从多高处自由落下?(g取10m/s2)


5.实验题- (共2题)
11.
在“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的实验中:
(1)除打点计时器(含纸带、复写纸)、小车、一端附有滑轮的长木板、细绳、钩码、导线及开关外,在下面的仪器和器材中,必须使用的有(______)(填选项代号)
A.电压合适的50Hz交流电源
B.电压可调的直流电源
C.刻度尺
D.秒表
E.天平
(2)实验过程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______)
A.先接通电源,再使纸带运动
B.先使纸带运动,再接通电源
C.将接好纸带的小车停在靠近滑轮处
D.将接好纸带的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处
(3)图示为一次实验得到的一条纸带,纸带上每相邻的两计数点间都有四个点未画出,按时间顺序取0-5六个点,测出1-5各点到0点的距离如图所示。

①由纸带可判定小车做____________ 运动
②若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那么当打计数点3时小车的速度为_______ m/s;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 m/s2。(计算结果均保留3位有效数字)
(1)除打点计时器(含纸带、复写纸)、小车、一端附有滑轮的长木板、细绳、钩码、导线及开关外,在下面的仪器和器材中,必须使用的有(______)(填选项代号)
A.电压合适的50Hz交流电源
B.电压可调的直流电源
C.刻度尺
D.秒表
E.天平
(2)实验过程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______)
A.先接通电源,再使纸带运动
B.先使纸带运动,再接通电源
C.将接好纸带的小车停在靠近滑轮处
D.将接好纸带的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处
(3)图示为一次实验得到的一条纸带,纸带上每相邻的两计数点间都有四个点未画出,按时间顺序取0-5六个点,测出1-5各点到0点的距离如图所示。

①由纸带可判定小车做____________ 运动
②若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那么当打计数点3时小车的速度为_______ m/s;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 m/s2。(计算结果均保留3位有效数字)
12.
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的实验中
(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弹簧被拉伸时,不能超出它的弹性限度
B.用悬挂砝码的方法给弹簧施加拉力,应保持弹簧位于竖直位置且处于平衡状态
C.用直尺测得弹簧的长度即为弹簧的伸长量
D.用几个不同的弹簧,分别测出几组拉力与伸长量,得出拉力与伸长量之比相等
(2)若某同学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所用的每个钩码的重力相当于对弹簧提供了向右恒定的拉力,实验时先测出不挂钩码时弹簧的自然长度,再将5个钩码逐个挂在绳子的下端,每次测出相应的弹簧的总长度。
①有一个同学通过以上实验测量后把6组数据描点在坐标图中,请做出F–L图线________ ;

②由此图线可得出该弹簧的原长
=__________cm,劲度系数k=__________N/m(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3)若某同学把弹簧平放在桌面上使其自然伸长,用直尺测出弹簧的原长
,再把弹簧竖直悬挂起来,挂上钩码后测出弹簧伸长后的长度L,把
作为弹簧的伸长量x,这样操作,由于弹簧自身重力的影响,最后画出的图线可能是下图中的________。
A.
B.
C.
D.
(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弹簧被拉伸时,不能超出它的弹性限度
B.用悬挂砝码的方法给弹簧施加拉力,应保持弹簧位于竖直位置且处于平衡状态
C.用直尺测得弹簧的长度即为弹簧的伸长量
D.用几个不同的弹簧,分别测出几组拉力与伸长量,得出拉力与伸长量之比相等
(2)若某同学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所用的每个钩码的重力相当于对弹簧提供了向右恒定的拉力,实验时先测出不挂钩码时弹簧的自然长度,再将5个钩码逐个挂在绳子的下端,每次测出相应的弹簧的总长度。
①有一个同学通过以上实验测量后把6组数据描点在坐标图中,请做出F–L图线________ ;

②由此图线可得出该弹簧的原长

(3)若某同学把弹簧平放在桌面上使其自然伸长,用直尺测出弹簧的原长


A.

B.

C.

D.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4道)
选择题:(1道)
多选题:(3道)
解答题:(2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0